![](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少年说》哥哥请父母把幼儿园的弟弟接走,还给孩子有陪伴的童年
在《少年说》的一期节目中,有一位少年向爸爸说起小时候的经历,因为爸爸妈妈要出外工作赚钱,他被寄养在姨妈家。
姨妈家还有两个哥哥,经常会欺负他、打他。那时候,他特别盼望爸爸妈妈能够打电话来,他可以诉诉苦。
可是,爸爸妈妈偶尔打来的电话,也是问几句情况就挂了。后来,他再受了欺负之后,也不会再想着给爸爸妈妈讲了。
他就这么长大了,原本以为生活也就这样了。
可是当他看到年幼的弟弟身上也有伤痕,但就是不肯说出原因,而且性格越来越懦弱的时候,他觉得不能让弟弟像他一样受苦。于是,他在《少年说》中,请求爸爸把读幼儿园的弟弟带到身边去,他希望弟弟变得乐观开朗。
在台下听着儿子讲话的爸爸,眼泪纵横,哽咽着向儿子道歉,并承诺会把弟弟带到身边去。
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但是,对很多留守儿童来讲,能三个月见到一次父母,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豆妈见过一个女孩,已经两年多没有见过父母。即使有机会给父母打电话,她都不愿意再跟父母讲话。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6100万农村留守儿童。但因为收集数据的标准等各方面因素,这个数据远远低于实际留守儿童的数量。
现在留守儿童主要面对的心理问题有: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为何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多?
1、缺乏关爱
因为留守儿童,主要是由长期的单亲或者隔代监护,甚至有些孩子没有人监护,或者由他人进行监护,就像《少年说》中的那位少年家的状况。
虽然,大多数留守儿童可能吃饭穿衣不是问题,但是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成长阶段,每一天都可能有不同的心情,遭遇不同的事情,家长需要及时地跟孩子交流沟通,帮助孩子梳理。但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把握孩子心理和思想等状况的变化,错失了很多帮孩子解决问题的时机。
贵州毕节市就有四兄妹,大的13岁,最小的5岁。他们在爸爸妈妈感情不和,各自外出打工后,互相照顾着生活。
虽然家里有3层楼房,也不愁吃穿,但是4个孩子很少与外界交流,性格越来越孤僻。到后来,三个较大的孩子开始厌学,在老师和政府领导劝他们上学后的晚上,这4个孩子竟然服下农药,自杀身亡了。
这样的悲剧并不是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而是孩子们太缺少关爱了。
2、外在环境的压力
有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并不是悲情的表达,而是现实的写照。
没有自己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常常会被周边的孩子或者大人取笑乃至欺负,校园霸凌、猥亵性侵以及黑帮犯罪,这些魔爪也特别爱伸向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
四川心理学家游德良曾对近400名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调查,其中有106名有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于易怒性格。更触目惊心的是,有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
3、成长期的负面能量
从两岁出现第1个叛逆期,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多个负面能量充斥的阶段,特别是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格外需要家长的理解、宽容和陪伴。可是,留守儿童恰恰没有这方面的支持。他们经常要靠自己扛过成长时期的负面感受,要保护自己的内心,他们可能转向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
有些孩子变得自卑内向,而有些孩子,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暴躁残忍。甚至有些孩子不仅仅是埋怨父母,而是仇恨父母。
这些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都让留守儿童承受着痛苦。
毕节市自杀的4个孩子,最大的哥哥13岁的小刚,在临死前留下了一封遗书: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是我该走了。我曾发誓活不过15岁,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把这厌世的情绪,无尽的烦恼,投向了自己,也带给了自己的弟弟妹妹。
生存与陪伴,父母应如何选择?
没有多少父母,就是狠心地想离开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情况是,父母因为工作不易,在城市里生活艰难,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
父母的艰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而言,父母的艰难远远抵不上缺乏陪伴对孩子终身造成的伤害。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做选择题的过程。你拼了事业,却少了时间陪伴孩子。为了赚钱远走他乡,可是孩子缺失的童年,花再多的钱又买不回来。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时,就要学会抓住关键。
1、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孩子3岁前,刚入小学的头2年以及青春期,都算得人生成长中重要的不容错失的时期,父母就算再忙再累,想办法要把这些时间陪伴好。
2、任何时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监管人
如果父母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由爷爷奶奶、长辈或者是亲人帮忙带孩子时,千万不要以为,这个监护的职责已经移交出去了。
父母一定要经常性地跟孩子本人沟通,而不仅仅是询问一下大人,要跟孩子谈心,聊生活,聊学习,得给时间让孩子表达自己。
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不正常的现象,也才能够更好地维系亲子关系。
3、要定期地跟孩子见面
过段时间回趟家,或者寒假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要创造一切机会,跟孩子面对面地接触。
这个是电话和视频无法替代的。人是有温度的,是活生生的,是全方位立体的。人跟人之间的肢体接触是可以产生幸福的生物电的。
孩子们需要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爸爸妈妈,而不是一段声音或者影像。
4、利用好国家免费资源
在每一个城市都有针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学校,强烈建议必须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将孩子带到身边接受教育。
也许在老家,孩子的学校在当地还是不错的。可是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更何况,在大城市中,哪怕是针对农民子弟工子女的学校,老师的教育水准和教育资源都还是比较高。让孩子在大城市中接受一般的学校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差。
豆妈逗娃寄语:
“陪伴”看似是简单的两个字,做起来,对很多人却是不容易的。但是人生就是有舍才有得,抓住关键期,陪伴好孩子,获益的不仅仅是孩子,也是父母。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谢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多平台签约作者。一个走过南闯过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烟火气的俩娃妈。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