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俄罗斯第一支国家级援军,可能来自朝鲜,朝鲜有动机有能力这么干
俄乌战争打了快一年,目前公开支持俄罗斯且有一定实力的国家主要有三个:白俄罗斯,伊朗,朝鲜,而敢公开在军事上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基本没有。
此前西方媒体曾披露,俄罗斯向伊朗采购了一批无人机,向朝鲜采购了百万枚炮弹和火箭弹。但伊朗和朝鲜都公开否认了这一消息。
不过结合外媒披露的一些细节来看,这个消息未必不是真的。否则的话,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卡拉辛就不会在俄罗斯《真理报》公开称“通过俄乌战争,让俄罗斯人彻底知道,在世界上俄罗斯只有两个朋友——朝鲜和伊朗。”
格里戈里不提白俄罗斯、叙利亚,也不提中国、委内瑞拉等国,而只提到朝鲜和伊朗,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给俄罗斯提供了实际帮助,尤其在军事方面。
伊朗和朝鲜的确有实力在军事上支持俄罗斯。特别是朝鲜,不仅有实力,而且动机也非常大。
朝鲜是全球少数几个公开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公开承认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两个“共和国”的国家。
去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不承认俄罗斯在乌克兰“四洲”进行的公投,当时有143个国投票赞成,而支持俄罗斯投反对票的只有5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叙利亚、朝鲜、尼加拉瓜,而中国、伊朗等35国则投了弃权票。
由此可以看出,朝鲜对俄罗斯的支持力度显然比伊朗的支持力度更大。也就是说,现在最支持俄罗斯也是最有实力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就只有朝鲜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目前朝鲜不仅可能已向俄罗斯提供了武器支援,将来还可能会派兵对俄罗斯进行直接军事援助。
去年8月,俄罗斯媒体曾披露了一条劲爆消息,称10万朝鲜“志愿兵”正准备援俄。
这里所说的“志愿兵”实际上指的是朝鲜劳工,据称平壤已有计划派劳工去乌克兰俄军掌控的地区参与城市重建工作。
朝鲜劳工比俄罗斯人能干,而且效率高、要求又少,一直备受俄罗斯青睐。不过,此次俄罗斯邀请朝鲜劳工显然不只是为了重建顿巴斯等地区,而是希望他们到前线去支持俄军作战。
正如俄《国防》杂志总编辑科罗琴科所说,“如果朝鲜表示愿意履行其打击乌克兰纳粹主义的国际义务,我们应该让他们来。”由此可见,俄罗斯是极其希望朝鲜直接派兵入乌参战的。
不管是为俄罗斯支援炮弹等装备,还是直接派兵参战,朝鲜都是有这个实力的。
朝鲜的总兵力约有120万人,后备力量可达七八百万。因为先军政治的特殊体制,一旦进入战时状态,朝鲜随时可以实现全民皆兵,即使动员上千万人上战场也没多大问题。
最关键的是,现在俄乌战争主要以陆战为主,而朝鲜的陆军恰恰是它的强项。
有数据显示,朝鲜陆军约有92万人,编有20个军,包括1个装甲军、4个机械化军、12个步兵军、1个特种作战军等,以及若干个导弹与火炮旅。
在装备方面,朝鲜陆军主战坦克约有3500辆,型号主要有T—54/—55型、 T—62型、59式、“天马虎”式等,轻型坦克约有560辆,装甲输送车约有2500辆。另有各类型火炮约数万门,SA—7/—16等型号的地空导弹约有1万余枚,反坦克导弹若干。
除了装备落后一点,其实朝鲜陆军的战斗力丝毫不在俄罗斯陆军之下。因为在战争中,装备优势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军队的战斗意志和指挥艺术,都可以弥补装备的不足。
不管是在冷战期间暴击美国战机,还是在和平年代与韩军对战延坪岛,朝鲜军队都表现出了敢碰硬、不怕事儿的特点。
具体到战场上,朝鲜军人应该会比俄罗斯军人更敢玩命,更不怕牺牲,像之前俄军中出现的大规模投降和无序撤退事件,在朝鲜军队中基本上就不可能发生。
而且,朝鲜军援俄罗斯还有两个非常便利的条件:一是朝鲜与俄罗斯接壤,两国之间有铁路运输。这条铁路此前因为疫情原因关闭了几年,去年已经恢复通行。
一旦需要,朝鲜完全可以借助这条铁路向俄罗斯运输部队和战略物资。铁路在朝鲜和俄罗斯境内,即使美西方侦察到,也不大可能对其进行直接的军事打击,因为这无异于对两国直接开战。
二是朝鲜军队装备训练的多是苏联时期的武器装备,对俄式武器比较熟悉。入乌参战,朝鲜军人不管是自带武器还是用俄式武器,都不需要太长时间去适应。
相比之下,乌克兰现在改用北约制式的武器装备,却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期。
另一方面,朝鲜和俄罗斯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懂俄语的朝鲜人也不少,所以两军在语言交流上也不存在太大障碍。
放眼全球,有实力支持俄罗斯的国家有不少,但为什么偏偏只有朝鲜敢这么做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支援俄罗斯可获得丰厚的回报。
朝鲜大约有数万劳工在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常年做工,每年可为朝鲜带来5亿美元外汇,这是朝鲜外汇的重要来源。如果朝鲜军队进入俄罗斯,其实也相当于“出国打工赚钱”,同样会赚取一笔丰厚的外汇。
即使现在俄罗斯因为经济问题没有美元支付朝鲜,俄罗斯也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粮食,这些都是朝鲜紧缺的战略物资。
对于朝鲜来说,不管是获得外汇收入还是战略物资,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第二,支援俄罗斯也是另一种保家卫国。
目前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决心已不可能改变,朝核问题已经进入死局。这意味着未来半岛局势还会进一步恶化,美韩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可能性也会与日俱增。
所以现在朝鲜更需要一个靠山。对于朝鲜来说,虽然中国与俄罗斯都是其主要靠山,但相比之下朝鲜会更加信任俄罗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一直是朝鲜的老大哥。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实施亲西方政策,导致双方关系出现裂痕。但普京上台后重新收拢了这个东北亚小弟,两国于2000年签订了新的《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
随后,俄罗斯不仅免除了朝鲜的大额债务,还对朝鲜的能源、铁路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并且还与朝鲜举行过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军事演习。如今朝鲜与俄罗斯关系的亲密程度丝毫不亚于中朝关系。
而且,眼下能够帮助朝鲜对抗美国的也只有俄罗斯。正在遭遇制裁的俄罗斯,已经与美西方彻底割裂,很难再转向,这意味着未来朝鲜和俄罗斯已经踏上了对抗美西方的同一条船。
而中国则不同,中国与美西方的经贸关系很密切,不大可能为朝鲜而损伤本国经济利益。所以,在朝鲜感受到外部威胁的时候,紧靠俄罗斯就是最现实的选择。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朝鲜支持俄罗斯就是另一种方式的保家卫国。
因为一旦俄罗斯战败,朝鲜所受的战略压力和安全威胁,将会大大增加。所以朝鲜才更可能义无反顾地支援俄罗斯。
第三,朝鲜不怕美国制裁和报复。
按照最坏的情况分析,即使朝鲜军援俄罗斯会遭遇美西方的疯狂报复,其实朝鲜也未必会害怕。
首先,朝鲜一直在被美西方制裁,与美西方也没什么经济来往,即使升级对朝鲜的制裁,也是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其次,朝鲜手里攥着大杀器,这让美韩等国非常忌惮。
朝鲜能够威慑美国的武器装备主要是导弹和核武器。按照韩国军方2010年的数据,朝鲜弹道导弹的数量已超过1000余枚,包括“飞毛腿”“劳动号”“KN-02”“舞水端”“大浦洞号”“火星号”等系列导弹。其中,最让美国害怕的是“火星”洲际弹道导弹。
“火星-14”射程达1万公里,“火星-15”射程达1.3万公里,“火星-17”射程达1.5万公里,这3款洲际弹道导弹都能打到美国本土,搭上核弹头就可对美国本土构成战略威胁。
在拥有了这些大杀器之后,朝鲜对抗美国的底气也确实硬了很多。再加上朝鲜一直抱着一种随时与美国同归于尽的心态,让美国还真不敢轻易对朝鲜动手。
对于中国来说,朝鲜支持俄罗斯对当前反击美国霸权的大局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朝鲜派兵助战却未必是好事。
因为这意味着朝鲜与俄罗斯的关系会进一步捆绑,甚至可能走向结盟。而一旦朝俄结盟,则会加剧朝鲜军事扩张的野心以及与美韩的对抗,甚至让东北亚地区重新陷入战火。
对于韩国和美国来说,如果不想坐视朝鲜军力的肆意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彻底摧毁其武装能力和将来发动统一战争的能力。
届时中国该怎么办?中国目前最大的目标是复兴和统一,应该不会再因朝鲜问题耽误解决台湾问题。但同时,要是朝鲜遭受打击,不管从感情上还是战略安全上,中国也很难无动于衷。
所以,一旦半岛再次陷入战火,不管是美韩对朝鲜的先发制人打击,还是朝鲜对韩国的统一战争,其实都将陷中国于进退两难的窘境。
而要避免这种窘境的出现,中国自然不希望朝鲜与俄罗斯结盟,不希望俄乌战争升级和扩大范围。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飞院2023年度四川省(达州、巴中、广元、绵阳)、云南省(昆明、曲靖)招飞初检
下一篇:传说中的上海卢湾高级中学BC中加国际课程班咋样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