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科技奖获奖者名单公布——Metals期刊编委及客座编辑荣获多项殊荣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Metals 期刊编委及客座编辑荣获多项殊荣。Metals 期刊办公室代表全体学术编辑向获奖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者介绍
Metals期刊编委
戴兰宏 博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力学进展》主编。主要从事冲击动力学、新型材料力学、结构安全评估、材料加工制造和工艺力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系统地建立了非晶合金 (金属玻璃) 剪切带理论,揭示了非晶合金剪切带形成的自由体积软化主控、热软化辅助协同促进的新机制与演化动力学规律,得到了剪切带失稳判据、剪切带厚度、剪切带韧性、剪切带间距等理论表达;提出了非晶合金一种新的基本变形单元——“拉伸转变区”(TTZ),建立了统一断裂准则。系统阐明了应变梯度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剪切带形成影响的物理机制。建立了金属高速切削力学理论和广义自洽Mori-Tanaka方法等细观复合材料力学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项目等科技任务,在多个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
获奖项目:考虑非均匀结构效应的金属材料剪切带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Metals期刊编委
张荻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1985、1988年分别获日本大阪大学材料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研究方向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基础应用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500余篇,SCI他引1.7万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第一完成人)。
获奖项目:秉承自然生物精细构型的遗态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Metals客座编辑
张跃飞 教授
主持特刊:Advanced In-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Additive Manufactured Alloys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北京工业大学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学位,师从中国科学院张泽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2014-2015),香港城市大学高级研究员 (2013)。曾经获得2020年度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排名第四),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排名第三),北京市科技新星 (2010) 等。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3项,实现专利成果转化6项。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973、863和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技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项目。长期从事原位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和仪器开发,开发的扫描电镜原位高温力学测试新仪器,突破了高温纳米分辨成像难题,形成了接近材料服役条件下跨尺度、多层次研究材料高温力学性能、弹塑性变形、断裂失效与显微结构间关系一体化分析测试的能力,应用到我国高温合金等战略性关键材料检测评价领域,为高温材料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获奖项目:面心立方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及原子层次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获奖者介绍
Metals客座编辑
郎利辉 教授
主持特刊:Advanced Flexible Forming Technologies
199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简称:北航)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航引进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领头人、万人领军人物,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锻压技术》和《塑性工程学报》的杂志编委,锻压手册冲压卷第四版主编,工信部指定锻压协会装备信息化指数评估技术组组长。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多项。研究内容主要针对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如薄壁结构 (钣金) 柔性成形技术与装备;多功能超融合叠层复合结构材料设计及成形技术;高超飞行器超融合叠层多功能蒙皮薄壁结构设计、制备、成形制造一体化技术;薄壁和超薄壁钣金精密成形及控性技术;异质材料高温高压连接技术;液固高压成形技术;超高压高温成形技术与装备;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数字化制造及知识系统。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各为70余篇,技术专著1部,英国机械工程学会Thomas Stephen Prize奖获得者,丹麦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专利50余项。
获奖项目:难变形合金异形整体薄壳双调热介质压力成形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Metals客座编辑
张卫红 教授
教育部长江计划第二批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十三、十四届会评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1985-1999年先后在比利时、法国学习任教,1991年获比利时列日大学应用科学博士学位,曾师从航空教育家杨彭基教授,比利时列日大学Pierre Beckers教授和Claude Fleury教授。目前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航宇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装备技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负责人,陕西省空天结构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金属高性能增材制造与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仿真与多学科优化学会 (ASMDO) 副主席等。
获奖项目:大型复杂薄壁结构的多柔性匹配切削制造技术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Metals客座编辑
杨志南 教授
主持特刊:High Performance Bainitic Steels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金属结构材料及制备关键技术,主要针对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关键零部件制备技术开发。
获奖项目:铁路轨道用高锰钢抗超高应力疲劳和磨损技术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者介绍
Metals期刊编委
刘振宇 教授
轧制技术及连扎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863和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纵向项目、重大企业技术开发横向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发表论文400余篇,SCI论文约150篇,获批发明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7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国际国内特邀报告30余次;任中国工程院“海洋材料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涂镀分会学术委员会,Metals编辑委员等学术任职。
获奖项目: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上一篇:云宝宝低代码平台发布
下一篇:二零一九年高考数学全国一卷题目详细分析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