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全国超200家企业来了!恒兴、国联、强竞…一场年鱼盛宴即将开启
特区之城踔厉奋发,百岛之市勇拼经济。12月28-30日,辞旧迎新之际,广东珠海,一场“年鱼”盛会即将上演,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将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创建年鱼品牌、打造年鱼经济,产业振兴的脉搏在南海之滨跃动。
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中,“鱼”的形象随处可见,鱼是吉祥、丰收、喜庆的象征。 年鱼,提出于广东,是中国人与春节共同谋划的美食,是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扩大内需战略的创新手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打造“年鱼经济”是广东水产“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新尝试,以产业链创新做强水产业,让广大父老乡亲生活步步高、喜洋洋、年年有余。
珠海是一座美丽、浪漫、休闲之城,更是青春、活力、梦想之都。作为“年鱼经济”策源地,珠海抢抓先机,在全国首创举办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这是珠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千方百计抓经济重大举措之一。乘着“年鱼”的春风,珠海扬起“产业第一”的风帆,以昂扬姿态踏上打造“中国年鱼之都”新征程。
业兴地利
开创“年鱼经济” 抢占产业高地
今年9月,广东省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珠海斗门举行,八大菜系八位名厨同台烹饪八道白蕉海鲈硬菜,白蕉海鲈火出圈。“丰收节经济”下,珠海斗门一时车马疾,成为广东乡村振兴的“渔乐圈”。珠海斗门立足产业优势,探路“丰收节经济”模式,做好 “一条鱼”文章,结合即将到来的春节,首创提出“年鱼经济”。
从“丰收节经济”到“年鱼经济”,特区之城珠海创新产业振兴模式不止步。
看产业——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珠海渔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21年,珠海市渔业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6.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1.76%,渔业从业者9.2万人,水产养殖面积33.18万亩,拥有“中国海鲈之都”“中国黄立鱼之乡”“中国桂虾之乡”“中国沙蚬之乡”等美誉,辖区内的万山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之一。
作为珠海水产重镇,斗门实力雄厚。全区水产养殖面积17.73万亩,总产量达25.92万吨,白蕉海鲈养殖面积3.9万亩,养殖产量15.6万吨,占全省产量70%,占全国产量50%。斗门被誉为“中国海鲈之乡”,是全球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最大的交易集散中心,“白蕉海鲈”也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广东水产业第一个全国地理标志产品。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海鲈养殖基地
世界海鲈看中国,中国海鲈看白蕉。经过多年发展,白蕉海鲈产业已形成集种苗、繁育、养殖、生产、加工、仓储、冷链、运输及贸易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白蕉海鲈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加工企业29家,构建了遍及全国乃至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的完整销售网络,全区海鲈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0亿元。
看区位——
位踞南海之滨,地领珠江之浦。珠海,坐落于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海域面积9348平方公里、大小岛屿262个,山水相间,陆岛相望。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交通发达,拥有10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陆运口岸与水运口岸各5个,是我国仅次于深圳的第二大口岸城市,也是内地唯一与港澳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
四十二年前的春天,珠海被赋予“全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时代使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一路乘风破浪。如今,珠海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广东自由贸易区横琴片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四区”叠加重大机遇,迸发出全新的经济活力,是珠海聚力发展“年鱼经济”有力支撑。
看政策——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海鲈产业链,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今年1月,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打造全国海鲈交易平台”。
作为珠海市乡村振兴主战场,斗门区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度做好“一条鱼”文章,做活“一条鱼”经济。围绕“白蕉海鲈”这一核心,斗门区以预制菜产业园为载体,以农业工业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立足“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理念和出发点,让村集体、养殖户、农民嫁接到新的产业赛道。通过做“活”这条鱼、做好“年鱼”,让白蕉海鲈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鱼”、乡村振兴的“希望鱼”,打造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珠海,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建设年鱼产业高地。
积极谋划
呈现一场年鱼饕餮盛宴
乘着“年鱼经济”东风,珠海一招接一招:设计高端大气且中国元素浓郁的国鲈LOGO,举办白蕉海鲈“鲜”亮全国系列活动,全国垂钓大咖亮相“白蕉海鲈杯”2022年中国斗门垂钓大赛......“年鱼经济”红红火火。
“白蕉海鲈杯”2022年中国斗门垂钓大赛
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把“年鱼经济”推向高潮。博览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博览会以“中华好年鱼,幸福中国年”为主题,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珠海市人民政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南方农村报社承办。
作为全国首个以“年鱼”为主题的博览会,本次博览会看点十足:采取“会+展+鉴+联”形式,通过成立中国年鱼联盟、揭牌中国年鱼交易中心、举办首届中国年鱼经济研讨会暨2022白蕉海鲈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展寻找“中华好年鱼”活动、举办年鱼展销会、搭建中国年鱼线上交易平台等系列活动,汇集企业、政府、媒体、协会等多方资源,集合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年鱼经济”。
大会从无到有、从构想到落地实施,是珠海主动作为、积极谋划的结果,是奋力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一次总动员,为广东乃至中国水产业注入新理念,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恒兴、国联、强竞、集元、祺海水产等一大批珠海水产企业相继推出金鲈满堂、开肚海鲈、鱼片、鱼扒等多款年鱼新品。随着一款款国鲈年鱼爆品上市,一波融入了珠海渔女、日月贝、如意、诗句等文化元素的包装也竞相亮相,实现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白蕉海鲈的完美结合。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联席主席、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认为,“年鱼经济”是预制菜营销创新模式,以小切口促进产业振兴,让“年鱼”走进千家万户,游上全球餐桌,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年鱼经济概念非常好,非常接地气,今年国联要推年鱼,明年也要推,坚持十年,将年鱼变成一种消费文化。”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忠说。
广东省海鲈协会会长、广东强竞农业集团董事长刘强表示,举办年鱼博览会是打造千亿海鲈产业的重要举措。
珠海集元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祖铭表示,珠海以打造年鱼为抓手,以举办博览会为契机,提升水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做大做强“国鲈”品牌。
斗门预制菜产业园
雄心壮志
打造“中国年鱼之都”
在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加工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在流水线上熟练作业,将一条条活鱼制作成一份份预制菜产品,冷链运输车辆把“白蕉海鲈”运往全国各地,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顺势而为,珠海提出打造“中国年鱼之都”,通过形成以白蕉海鲈为龙头的水产品集群集聚区,建设集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中心,建成年鱼交易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成为全国年鱼交易价格风向标,推动珠海乃至广东渔业、预制菜产业链的创新升级。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表示,推动年鱼经济、打造打造“中国年鱼之都”,是水产养殖业从一产游向二产、游向三产的实体经济发展之路,也是新形势下蓝色粮仓、食品安全赋予珠海的新使命。
在新理念、新模式的推动下,珠海加快年鱼产业发展,让渔业产业借势腾飞,实现产业链的互联互通,打造以年鱼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年鱼产业生态圈。
珠海市斗门区委书记苏虎表示,斗门以年鱼为抓手,突出县域振兴,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纲举而目张。打造“中国年鱼之都”的号角,迅速在珠海吹响。全市上下开足马力,发展“年鱼经济”。
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效果图
——建设中国年鱼交易中心。聚集全产业链资源,培树专业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造“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交易平台。
——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成立中国年鱼联盟,培育年鱼先锋人物,着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形成“中国国际年鱼经济之都”产业集群效应。
——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湾区标准”对接港澳的优势,建立年鱼行业标准体系、水产品生产溯源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体系,推进年鱼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休闲渔业,创建国际垂钓之都。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与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已就钓鱼运动项目的合作事宜,签订有效期为五年的合作备忘录,将斗门区打造成为全国性钓鱼主题休闲旅游目的地,赋能当地旅游产业及城乡经济发展。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年鱼产业之路越来越广阔。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ncbd0000),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 叶香玲 马俊敏
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2022中国牛蛙美食文化节暨
第三届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
时间:2022年12月29-30日
地点:广东汕头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
承办单位: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
战略合作单位、联合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直播/晚宴等系列冠名单位等,火热招商中,欢迎优秀企业合作
支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农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媒体
二、活动主题
·食尚牛蛙·千亿产业·
三、活动亮点
产业化。这是一场牛蛙全产业链大阅兵,汇集种苗、饲料、动保、养殖、加工、消费等产业链条的企业,充分展现完备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标准化。这是一场关于牛蛙绿色养殖标准化大讨论,产、学、研、政、媒齐聚一堂,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牛蛙养殖生态化改革,引领牛蛙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品牌化。这是一场牛蛙市场品牌大营销。牛蛙成为当代人餐桌上的“新宠”,快速发展的牛蛙餐饮市场吸引了众多品牌入局。牛蛙餐饮品牌纷纷在品牌故事与特色元素上发力,依靠品牌文化内核引发消费者的认同感。
食品化。这是一场牛蛙预制菜大汇演。牛蛙精深加工不断发展。站在预制菜的风口,随着无损冻蛙等技术的迭代更新,牛蛙预制菜工艺的不断提升,精深加工将成为牛蛙产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四、主要内容
采用“1+1+N”的活动形式,一场主论坛+1大展览(牛蛙全产业链、美食展览)+多项细分活动的形式,参会人数超1000人,参展企业超50家。
1
一场主论坛:牛蛙产业高峰论坛
邀请政府、专家、企业等,围绕牛蛙绿色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开展讨论,输出智慧与力量。
主要议题方向:
1. 《2022中国牛蛙产业调研报告》
2. 牛蛙养殖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探索与实践
3. 牛蛙养殖标准化分析
4. 牛蛙养殖投入品市场分析
5. 牛蛙主要病害分析
6. 牛蛙预制菜前景分析
7. 发布牛蛙十大预制菜品
8. 发布牛蛙绿色养殖技术规范
9. 发布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共识
2
一大展览:牛蛙全产业链展览展示
1、全国牛蛙餐饮文化展与美食推介会
2、发布一批牛蛙预制菜(包括现场展示、烹饪)
3、网红/美食家直播牛蛙美食展与现场烹饪(邀请网红/美食家直播)
4、牛蛙全产业链产品展示(苗种、饲料、动保、食品等)
3
N场活动
1.牛蛙健康中国行大调研。
2.2022中国牛蛙产业风云榜评选。
3.发布《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4.中国牛蛙厨王争霸赛。
5.召开广东省牛蛙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联盟年会。
6.中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联盟成立大会。
7.美味牛蛙云展会。
8.牛蛙短视频大赛。
9.牛蛙美食带货直播。
10.牛蛙绿色生态养殖现场考察。
往届回顾
扫码购票
会议详情可咨询蔡记者
13414952984(微信同号)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