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管理学者高端论坛举行 顶尖学者共探数字化与战略创新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2021年6月4-5日,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战略前沿 思维盛宴”——第八届中国战略管理学者高端论坛在杭州举行。

  国内知名高校的顶尖战略研究学者、专家出席论坛,围绕“数字化与战略创新”的主题,从不同视角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下战略研究的新议题、新方法和新趋势。

  与会学者合影华盛顿大学教授赵敏渊(线上出席)、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家涛(线上出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永贵、同济大学教授李垣、山东大学教授武常岐、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朱方伟出席6月4日上午举行的“再聚求是园”论坛并作专题报告。当日下午,与会学者们赴良渚学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并研讨新时代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战略。

  论坛现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徐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戚聿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徐二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苏敬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陈威如、东北大学教授蒋忠中、上海大学教授于晓宇、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铁男等出席6月5日上午的论坛,并围绕“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战略创新”分享深刻洞见。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治、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邬爱其等各位与会学者围绕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吉林大学教授蔡莉主持6月4日上午论坛与会学者们认为,相比挑战与机遇,我们更应该关注数字经济带来的范式转变和管理转变,以及数字带来的价值创造的改变,这些改变使得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不断被颠覆。同时,数字正在引发一种新型态,用旧世界的视角看新世界很可能出现偏差,只有将数字经济、数字平台企业的结构解构清楚,才能以更加准确的视角看待新世界。他们还指出,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数字化浪潮时,学者不能仅通过现象说明问题,而是要理性地思考,帮助企业家解决数字化转型的焦虑,脚踏实地地解决问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01观点分享

  (以下为非闭门会议——6月4日上午“再聚求是园”专场观点分享)

  赵敏渊

  数字平台内部组织战略才是数字平台情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

  (图注:赵敏渊以线上形式出席并作分享,上图屏幕中显示嘉宾为赵敏渊)

  赵敏渊指出,平台企业专利诉讼少的原因在于,数字经济时代从技术中获益更依赖于平台内部互补性,使得平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关注点由注重外部制度转向内部组织战略。数字平台情境中,传统基于单个技术的竞争已经开始转变为平台间的竞争。她认为,平台企业通过内部组织战略实现从创新中获益,是未来知识产权研究应当关注的重点。

  李家涛

  从新视角出发将中国故事、中国话题带入国际学术平台

  (图注:李家涛以线上形式出席并作分享,上图屏幕中显示嘉宾为李家涛)

  李家涛认为,评价数字“一带一路”成功的因素应该包含有公认的价值、有机会参与、有利益收获等几个方面。同时,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商务研究机会应该存在于: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达成同层次博弈的条件限制,以及在具体“一带一路”项目中评价这些条件的影响程度,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议价博弈动态性及其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参与过程中的分歧及其整合策略,跨国企业应对地缘政治压力的动态能力构建,地缘政治与国际商务领域的实证分析等。

  王永贵

  君子还是小人?合同不完备性是一种常态

  王永贵指出,现实情境中,合同不完备性是一种常态,尽管合同柔性有利于不确定性处理,但同时也增加了机会主义行为风险。考虑合同的跨文化情境时,这个过程还会受到买方政治关系和供应商方权力的影响。故而,结合国家情境因素考究合同柔性对机会主义行为和不确定性处理之间的权衡,是影响企业间成功合作的关键。

  李垣

  决定企业是否采用AI技术的关键在于AI技术的管理能力

  李垣认为,诸多中国企业所谓的人工智能其实只是一般机器人的概念,甚至没有涉及人工智能的设备和算法。企业数字战略的构建与实施需要有专业的领导、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以及正确的战略选择。他认为,AI技术在嵌入企业过程中确实能降低部分原有的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成本,决定企业是否采用AI技术的关键在于AI技术的管理能力,如果企业不具备驾驭AI技术的管理能力,就不应该急于跟风,盲目引入AI技术并加以运用。

  武常岐

  当今大国博弈、大国竞争的根本是知识产权之争

  武常岐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制裁名单上,满篇写的都是知识产权,和贸易本身关系不大。即便是近期大家关注的疫苗开发问题中国与国的对抗、“一带一路”倡议下国与国的对抗,其实都在反映一个尤为现实且重要的问题,即大国博弈情境下基于知识产权的竞争。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对没有硝烟的知识产权战争,中国企业该如何行动?这是中国管理学者需要回答的问题。

  朱方伟

  将数字化的属性和功能赋予模块,在网络的逻辑上实现规模效应扩张

  朱方伟认为,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企业战略的调整最终都要落脚到效率与个性化之上,而效率一定来自于简单重复,具体要在什么层面、什么范围内实现效率,这是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他指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数字化的属性和功能赋予模块,最终实现数字化与科学化的有机融合,在网络的逻辑上实现规模效应的扩张。

  02大会总结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魏江作总结发言论坛最后,院长魏江代表论坛主办方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国战略管理学者高端论坛发展至今,历经九年至第八届,始终保持三大特色:一是“神仙会”模式,论坛定位“战略前沿·思维盛宴”,不是学术汇报会,而是打开思维的探讨会;二是对话式交互,论坛要求报告的时间短,讨论的时间长,只有批判,没有夸赞;三是思想性输出,不输出一篇文章或者一篇报告,而是要输出更多的思想。

  本次论坛结合开放会议、参观学习和闭门会议等形式展开数字化情境下的战略创新前沿探讨,内容涵盖管理范式、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在数字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魏江感谢与会学者的尽情分享,在打造一场精彩的战略管理思维盛宴的同时,也为助推中国战略管理学科与实践的发展碰撞出了新火花、新思考。

  “社会是演化的,无所谓好坏,我们需要更加包容的胸怀”,魏江呼吁管理学者们用历史观的视角看待时代变迁,看待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历来以培养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为己任,多年来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始终致力于创造管理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为人类贡献管理思想与智慧。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浙大的综合学科优势,携手各界知名学者,共同推动中国战略管理学科与实践的繁荣发展。

  举报/反馈

上一篇:加油!我的许昌学院
下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去年卷,周末练手熟悉考题题型和考点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