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历史课火了!给更多网友“上名校”的机会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古人上学也修“双学位”、周代贵族怎么“吃瓜”、商周时代音乐才是学校里的“主科”……这些丰富有趣的课程让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视频号火了。据报道,今年9月,北大历史系正式入驻抖音,阎步克、张帆、赵冬梅等名师的精品课程随之上线。截至10月21日,北大历史系云端更新了24堂历史课,吸引了超32万名“走读生”追课催更。

  

  名校与短视频平台的碰撞的确让人又惊又喜。一直以来,高等学府对不少人来说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存在,而高校老师因其权威性和专业性,也容易给人距离感。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代表,在公众心里更是有着独特位置。能够在短视频平台上“上北大”,对于“旁听生”们来说是一次共享名校良师的难得机会。

  在网络上看到名校课程,其实不算新鲜事儿。从线上课程、慕课平台到博主分享,都可以获取到部分名校课程的资源。但是名校主动“下沉”,分享自己精品课程的还不多见。据“北大历史”的账号负责人介绍,创立初衷是传播正确的历史文化知识。当前网络上鱼龙混杂的科普和文化账号,给了大众了解历史的契机,也可能误导大众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去伪存真的责任,的确应当由高等学府来担当。北大历史系的诸位老师在学界享有盛名,此番课程上线,名师可以更好地传播人文历史精神,让更多网友感受到北大的魅力、历史的魅力、文化的魅力。

  不仅北大,今年开学季,多所知名高校在抖音上推出公开课。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丘成桐教授一场名为《学“问”》的讲座,吸引了1459万人次在线观看;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的公开课也都受到网友追捧。高校公开课火爆的背后,是网友对知识的渴望、对名师的崇敬、对大学的信任,也是知识魅力、思想魅力、教育魅力的展示。在名师身上,网友学到的不仅是学科知识,更是人格精神与人生态度。同时,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课,对高校教授来说也是一次考验,观众的接受度、提出的观点,都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乃至高校的进步与发展。

  名师成“顶流”,呼应的是全民学习的热情。对于那些求知心切的网友来说,打破知识的边界,是给了他们一次“上名校”的机会。“大师课”成网红课,也让人看到,短视频平台除了娱乐,也可以是文化的殿堂。名校的“组团营业”,展示出大学的社会功能,让知识不再有壁垒,还原了知识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展现了学术的开放包容。知识不只属于象牙塔,更属于每一个热爱知识的人,期待更多名校良师助力知识共享。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程沛

  本文作者:北京晚报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全国理工类大学排名前30强:中国科大排第一,考上“前途无量”
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