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哈工大(深圳)2021级1396名研究生新生报到!
8月26日,哈工大(深圳)校园内热闹非凡、温情满满,2021级177名博士研究生与1219名硕士研究生来校报到。即日起,他们将与踏上新百年新征程的哈工大、41周年的深圳经济特区一道逐梦远航。
疫情防控显规格:多次模拟,“大考”不慌
“因为爱你,不靠近你。”为了不让人员聚集,做到分散报到,学校根据新生人数在平山一路、平山二路校门口设置了两个报到点。在行李消毒后,新生们按照引导标识分通道排队进入候检区进行体温检测,工作人员逐一检查健康绿码、行程码、录取通知书、身份证件等材料,确认符合入校条件后,同学们才能前往各自学院的迎新展位。
新生报到对校园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为确保“大考”不出错,哈工大(深圳)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学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多场模拟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各项防疫措施畅通有效,确保校园安全。
学生入学后,哈工大(深圳)也将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食堂里的一米线与隔餐板、教室里每个座位上的行踪登记二维码、每日健康信息上报……学校将以实际行动筑牢校园防疫屏障。
动漫 学校领导迎新生:既是“远行”更是“回家”
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哈工大(深圳)校长助理马广富、梁大鹏等校领导来到新生报到现场,了解新生报到情况、迎新举措与服务保障工作。
“你从哪里来?刚到深圳还习惯吗?”“学习生活遇到困难一定要及时和老师反映。”“校园卡办理顺不顺利?”在报到现场,校领导与新生亲切交流,勉励他们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在学习科研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拼搏与奋斗中努力实现青春梦想。
“新生们离家求学,这是‘远行’;来到哈工大(深圳)大家庭,便是‘回家’。”校领导对各学院、各部门迎新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表示肯定,并要求大家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认真细致的态度高质量完成有温度的迎新工作,为初到的新生们营造“回家”般的温暖。
初次见面有温度:花式迎新“各显神通
“刚下地铁站就看到了学校的志愿者,非常暖心!”报到现场不少新生惊喜地表示,还没来到学校,就已经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据了解,今天共有近500名学生及物业工作人员身穿红马甲,在地铁站、校门口、宿舍楼等地为新生提供信息咨询、行李搬运、路线引导等服务。学校在地铁站至校门口、校门口至宿舍楼间安排了摆渡车,让新生们享受十足便利。
“乘风破浪、筑梦远航”“很高兴遇‘建’你”“Pick Me!”……在各学院的迎新展位上,励志、温馨的欢迎标语随处可见。为了让“初见”有温度,各学院推出了贴心细致、创意十足的迎新举措,努力带给研究生新生美好的初印象。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展位上,每一位新生都可以在专属摄影区拍摄一张入学照片,成为自己入学第一天的独家记忆。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设置了霸气十足的“迎新锣”,让新生们在办妥入学手续后以敲锣的形式为自己的全新征途加油鼓劲。
8月26日,恰逢深圳经济特区41岁生日,建筑学院精心绘制了深圳的城市肌理,将其作为主视觉设计了T恤、本子、布袋、徽章等系列周边产品作为新生“建面礼”,让同学们瞬间归属感满满。经济管理学院用2021级全体新生的名字拼成了学院英文简称“SEM”字样,欢迎全体新同学加入这个大家庭,同时还有学姐学长亲笔书写的祝福锦囊,每一名新生都可以收到独一无二的暖心祝福。
萌新哈深初印象:“年轻”“活力”“有温度”是关键词
温暖的师长关怀、细致的防疫措施、创意十足的迎新氛围让新生们对即将开启的哈深生活充满了期待。“年轻”“活力”“有温度”成为了新生们在报到第一天给哈工大(深圳)贴上的“标签”。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马凯本科在合肥就读,他对在深圳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他说,哈工大科研底蕴深厚,深圳创新发展活力十足,这两者的结合让自己心向往之,期待在哈工大(深圳)开启一场精彩旅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张弛本科也就读于哈工大(深圳)。“时隔4年再次成为哈深新生,我依旧很激动,今天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1周年的日子,我希望未来能够留在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发展。”
“我非常喜欢这里的科研和生活环境,同学和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支持。”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博士生陈雅岚希望在科研领域做出更大的突破,以实际行动为哈工大、为深圳的发展发光发热。
在今年的研究生新生阵营中出现了不少“00后”。建筑学院硕士生刘佳慧出生于2000年1月,“学校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年轻,迎新也太会‘玩’了。”她希望自己能够在这里学有所成、不忘初心、保持热爱。
(原标题《哈工大(深圳)2021级1396名研究生新生报到》)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上一篇:原创烟台市同城高校,华山论道,鲁东大学和烟台大学
下一篇:原创女人过了60岁,还会想找老伴吗?过来人说的话,既现实又无奈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