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大新品种大豆亩产突破500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许天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润文)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在三亚进行的大豆南繁育种试验取得初步成功,试验亩产超500斤(市斤,下同),远超国内平均亩产270.5斤的水平。
受海南去冬今春持续低温天气影响,大豆南繁育种生长不尽理想。今年3月,依托学校三亚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热带大豆选育团队进入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基地,首次尝试在春季进行大豆南繁育种。
由于试验基地前茬为瓜菜,虫害严重影响了大豆的苗期生长。团队通过多种农药配伍交替使用,有效抑制虫害,使试验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4份大豆品种的亩产超过500斤,其中桂豆105亩产达到649斤。
“南繁”即利用海南冬季特殊的光温条件,加快育种进度、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的育种手段。大豆南繁育种专家每年11月在三亚种植大豆,次年2月便能收获,长成的种子经过筛选用于继续加代。
据悉,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在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种植大豆15亩,包含1356份大豆种质资源。
带领该研究团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介绍道,今年冬天团队将会于三亚和广西同时进行第二季试种,如果成功,将继续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推广种植,这将在提高大豆单产和品质、优化大豆品种结构、保障大豆产业安全的同时,有效减少我国对美洲进口大豆的依赖。
“‘种业’是三农的基础,只有种业振兴了,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即用少量的土地生产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据盖钧镒院士介绍,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从1984年起,便开始了我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的搜集、保存和研究,目前共搜集研究了大豆地方品种7000余份,在大豆主产区东北、黄淮和南方地区选育新品种30个,致力于推动大豆的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创新和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这三大专业就业工资过万元,可年年招不够人,2022年高考生可报考
下一篇:原创2020年高校排名新鲜出炉,北京协和令人惊喜,几所高校成为黑马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