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们了解范仲淹不朽名篇《渔家傲》,里面的故事也让人泪声俱下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2-22
手机版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是范仲淹守卫西北边疆时的作品。表达了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邦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上阕描绘边塞风光。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塞下秋来的风景是有其特色的,一个“异”字领起了全词。次句“衡阳雁去”承接首句的“异”。大雁不能在北方苦寒之地过冬,秋天到了它就得飞向南方;也不能在南方过夏,春天到了它又要飞向北方。所以人们习惯地以雁过作为春秋的特征。

  

  例如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就曾用“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来抒写秋日的情怀。范仲淹戍守边疆,身在西北,所以他用“雁去”来描写秋景,这就显出了塞下风物和南方不同的特异之处了。接着描写声音,悲凉的角声带起了边声。在重重叠叠犹如屏障的山中耸立着一座城,而,这是一座冷清清的孤城,太阳刚落就关闭了城门。这一切都是边塞特异的光景,它给人的印象是荒凉的,但也是雄浑的。下阕抒写征人思乡的感情。浊酒一杯,家乡万里,真是“何人不起故园情”呵!但是边疆未靖,燕然未勒,又怎么能就回去呢?听着悠悠羌管,看到满地清霜,军中的人们都难以入梦,将军愁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

  

  “将军白发征夫泪”反映边塞征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将军和征夫是同样具有、同样深切的。词人写出了自己也写出了在他统帅下的征夫们所共同的怀乡之情,它给人的感受是愁苦的,但却是悲壮的。对这首词的评价,《东轩笔录》有如下一段记载: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词以送之,其断章曰:“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顾谓王曰:“此真元帅之事也。”

  

  在这段记载中说明范仲淹用《渔家傲》这词调所写的边塞词,原来本有一组,现在只流传一首,其余的都失传了,真是可惜。而这段记载中欧阳修的半首词,在欧阳修的《六词》中却没有,因而有人怀疑这段记载的真实性。但《东轩笔录》作者魏泰是宋朝人,距离范仲淹生活的年代,前后只有几十年,他的记载不一定会毫无根据。退一步说“穷塞主之词”的评论,就算不是出之欧阳修之口,总也有人曾经这样认为过。应该感谢这位不知道是不是欧阳修的评论者,他很中肯地从反面评出了《渔家傲》的特色。《渔家傲》既不是绮罗香泽的脂粉气的词,也不是玉阶献捷那样的歌功颂德的词,它就是这样一首独具风格的边塞词。

  

  它描绘了绮罗中人所难以想象的塞外风貌,它抒写了赏心乐事的人们所无从体验的愁苦心情,不是对边塞生活有深切感受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的。近代还有人认为:这首词的末句“直道将军与三军之愁苦,大笔凝重而沉痛。惟士气如此,何以克敌制胜?故欧公讥为穷塞主也。”这种看法是把词的意境理解得太片面了,把人的感情看得太简单化了。“浊酒一杯家万里”表达了深切怀念家乡的感情,“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保卫国家的责任感和决心,这两种感情在“将军”和“征夫”的身上同样是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因此末句把它汇合为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就说明《渔家傲》所反映的不只是作者个人的感情,而是反映了一位和士卒共命运的“将军”以及他所统率卜广大“征夫”所共有的复杂心情,这和那种士气低沉的厌战情绪有明显区别,怎么会影响到“克敌制胜”呢?范仲淹《渔家傲》所表现的主题,所抒发的感情,在唐代边塞诗中是经常看到的。例如“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崔融《关山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闻笛》)之类,只是范仲淹能把它们带进新的文学样式词的领域中来,摆脱“词为艳科"的束缚,这是范仲淹在词的创作上的突出成就。

  举报/反馈

上一篇:山东大学“神仙情侣”,双双保研北京大学,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下一篇:广东大中小学寒假时间公布,较往年有所调整,部分学校元旦不放假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