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广州白云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3-23
手机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答案】D

  【解析】   年   月   日,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所以这里描述的历史人物是林则徐,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D项正确;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李秀成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排除B项;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牺牲,排除C项。故选D项。

  2.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所学和材料“把中国拖入世界、百般蹂躏、百般苦难”可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护国战争是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史称天京变乱,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事件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

  4.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闯入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在这次大抢劫中,大量的中国文物被掠走,流失海外。图片是圆明园的遗址,B项正确;ACD项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5.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B符合题意;英国、美国和法国都曾经割占过中国的领土,但不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AC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6.

  【答案】C

  【解析】由图片可以看出,   年后,棉花、棉纱、头等白洋布等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结合所学可知,   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可知,造成的原因是《南京条约》的“协定关税”,C项正确;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是   年签订的《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A项;BD项与进口货物关税税率下降没有直接原因,排除BD项。故选C项。

  7.

  【答案】B

  【解析】三军败绩是   年甲午海战输给日本,割地求和是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B项主权;   年鸦片战争,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不符合“   世纪末”,排除AD项;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排除C项。故选B项。

  8.

  【答案】C

  【解析】   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牛庄、淡水、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   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选C。

  9.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八国联军侵华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   年签订的《天津条约》中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排除B项;《马关条约》规定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排除C项。故选D项。

  10.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民国纪元,规定   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为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因此民国   年为   年,所以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本题答案为A。

  11.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政变,是指   年   月至   月   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皇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C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举子要求拒绝签约、迁都、变法等,排除A项;严复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从而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排除B项;戊戌变法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取得显著成果,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上产生广泛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2.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年   月,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表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这个角度上讲,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故B正确。ACD项是辛亥革命失败或不彻底的表现,故排除ACD项。故选B。

  13.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康有为联合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存,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意味着维新派由原来的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发展到政治运动,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序幕,A项正确;强学会是宣传维新变法的政治团体,排除B项;《马关条约》签订是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排除C项;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排除D项。故选A项。

  14.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内容“   年……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可知此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朝统治,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排除B项;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C项。

  15.

  【答案】D

  【解析】   年   月   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6.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结合课本所学,孙中山把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水利工程”是公共工程,解决民生问题,使四万万人都丰衣足食。反映了孙中山关注民生。C项符合题意;民主主义不是孙中山提出的思想,A项不合题意;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B项不合题意;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7.

  【答案】B

  【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辛丑条约》”、“北京市民王先生生活影响最大”,结合课本所学分析,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八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所以   年后去上班不能再经过东交民巷,必须绕道而行。故答案为B。

  18.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为了摆脱束缚,实现复辟,废除了约束他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这充分暴露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的野心,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的说法均不正确,排除;故选C。

  19.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识到,封建制度是造成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要救国,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于是中国人民的探索活动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了制度,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即“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因此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B项正确;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排除A项;大力倡导实业救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开始之前,排除D项。故选B项。。

  20.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产生此种顾虑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年   月,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   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故C符合题意;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公车上书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1.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可见题干中刘以桐等人都属于同时代的历史人物,故A不符合题意。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并非难以统一,历史解释经过考证后可以与历史事实统一,故B不符合题意。刘以桐等人的记载大不相同,可见立场不同影响他们各自的说法,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C符合题意。历史事实需要多方面的史料验证得出准确结论,并不是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年   月袁世凯称帝;   年护国战争发生;   年   月二次革命发生;   年   月宋教仁遇刺,由此可知,这些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3.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说明当时云南宣布独立,之后各省纷纷响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年   月,袁世凯在北京宣布复辟帝制,引起举国反对,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史称护国战争,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B项符合题意;武昌起义的时间是   年,A项不符合题意;北伐战争的时间是   年,C项不符合题意;转战陕北是   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

  【答案】B

  【解析】谭嗣同是维新派,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B项正确;邓世昌参与了甲午中日战争,并壮烈殉国,排除A项;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排除C项;梁启超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排除D项。故选B项。

  25.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英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可知都属于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信息“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督战吴淞、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廊坊阻击战”可知是中国的抗争史。故上图反映的主题英概括为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B正确;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者半封建社会的是鸦片战争,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内容,排除D。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5分、27题11分、28题14分)

  26.

  (1) 

  【答案】《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示意图可知,鸦片战争后签定《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签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定《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答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示意图可知,洋务运动中兴办江南制造总局,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就义,辛亥革命中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3) 

  【答案】南京。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示意图可知,辛亥革命中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在南京。

  (4) 

  【答案】同盟会;三民主义。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同盟会,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7.

  (1) 

  【答案】《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王权,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答案】洋务运动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解析】依据材料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官员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发起了一场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 

  【答案】邓世昌 中日甲午战争

  【解析】依据材料三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战争期间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牺牲。

  (4) 

  【答案】落后就会挨打;中国人民敢于抗争、勇于探索等(答出其中一点)

  【解析】综合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题干这些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和抗争。一方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屡遭外来侵略,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甘压迫,勇于抗争,积极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因此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

  28.

  (1) 

  【答案】自强求富梦;辛亥革命;康有为、梁启超;器物层面;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

  【解析】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属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和平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故①处填:自强求富梦。②处填:辛亥革命。③处填:康有为、梁启超。④处填:器物层面。⑤处填: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

  (2) 

  【答案】共谋祖国和平统一,合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共谋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大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在   世纪的伟大复兴。

  (3) 

  【答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解析】我们要勇于担当,承担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

上一篇:“2023数字化之光天财商龙餐饮数字化解决方案发布会”在天津举行
下一篇:天津坤如玛丽妇产医院“人人能应急,人人会急救”应急培训项目圆满结业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