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8:00开始!2023年四川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即将启动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3-26
手机版

  

  记者今日从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事务中心获悉,《2023年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正式发布,明确我省将于2023年3月24日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本次认定对象有哪些?认定条件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认定对象

  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中国公民,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在我省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一)户籍所在地、居住地(须办理当地居住证且在有效期内)、就读学校所在地(限全日制2023届应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和专升本学生)在四川省的中国公民。

  (二)驻川部队现役军人或现役武警。

  (三)港澳台居民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可在居住所在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在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所在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认定条件

  (一)思想品德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能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无犯罪记录。

  (二)学历条件

  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国民教育系列相应学历和经国家相关部门认定的港澳台学历和国外同等学历,具体如下:

  1. 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2. 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3. 申请认定初级中学、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 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含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结业”或“肄业”均不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要求。

  (三)取得有效期内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或《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

  (四)取得相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和《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普通话水平应该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

  (五)体检要求: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按规定流程和体检标准,在各认定机构认可的二级乙等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格检查,体检结论为合格。

  认定机构

  (一)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居住地、就读学校所在地、部队驻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二)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居住地、就读学校所在地、部队驻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认定流程

  (一)网上申报

  2023年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分两次进行。上半年认定时间为3月24日至7月20日;下半年认定时间为10月8日至 12月20日。

  1. 网上申报时间

  上半年第一批次:3月24日8:00至4月24日18:00;

  上半年第二批次:6月13日8:00至6月22日18:00;

  下半年:10月8日8:00至10月31日18:00。

  “现场确认”和“认定”时间由各市(州)、县(市、区)认定机构自行确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请及时关注当地发布的相关信息。

  2. 申报网址

  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可在四川政务网、中国教师资格网开放时间注册个人账号(选择“网上办事” ,“教师资格认定—在线办理”),完善个人信息,并在我省报名时段内登录报名。

  四川政务网:http://www.sczwfw.gov.cn

  中国教师资格网:www.jszg.edu.cn

  3. 签署《个人承诺书》

  申请人按要求如实在线填写个人承诺书,不能作虚假承诺。

  (二)现场确认

  申请人网上申报完成后,按照相应认定机构网站发布的认定公告,在规定时间提供材料进行审核确认。

  (三)认定和领取证书

  各认定机构完成现场确认工作后,将依据审核情况于受理申请期限终止之次日起30个法定工作日内(不含法定节假日)作出是否认定的结论,并通知认定通过者领取证书。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赵子君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卢娅芮

  举报/反馈

上一篇: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2023年实验室用教学耗材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下一篇:2023金合奖特别企划——年度MCN评选正式启动!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