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满园芳——吕梁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综述
岚县中学航拍图 记者 薛志雄 摄
从思政育人一体化建设升级加力,到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强力推进;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加速发展,到职业教育创新改革深化发展;从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到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在过去的2022年,我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着力扩资源、补短板,促改革、激活力,强队伍、提内涵,办实事、惠民生,让公平优质的教育之光,照亮每一个学子的成长成才路。
优化供给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在吕梁,“上学难”“上学贵”“择校热”一直是多年来困扰群众的难题,也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家住新城壹号的李晓艳一家也不例外。
自从孩子上了六年级,李晓艳和丈夫就每天开始忧心忡忡,丈夫想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她却担心学费太贵给家里增加压力,同时又担心孩子在公立学校享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左思右想都没有合适的办法,一家人为此都非常焦急。
吕梁三中准备投入使用后,李晓艳开始到处打听三中的招生时间,生怕错过任何消息。得知自己所在的小区属于三中的招生片区后,李晓艳第一时间就带着孩子去学校报名,接到学校录取通知的一瞬间,她心中压着的石头终于放了下来。
“孩子顺利就读了吕梁三中,我们两口子这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孩子可以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我们也不用担心被私立学校高昂的学费压得喘不过气来。”李晓艳高兴地说。
吕梁三中是我市深入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眼于解决制约吕梁市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瓶颈,满足老百姓对高质量公办教育需求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工作目标,坚持学前教育抓普惠、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上水平、职业教育提质量,持续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供给,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变成生动现实。
2022年,我市共新改扩建29所公办幼儿园,新认定19所普惠性幼儿园,市直幼儿园改造基本完工,幼儿园办园条件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我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质量提升和特色发展并重,持续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撤并农村薄弱中小学110所,新建、改扩建1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60所寄宿制学校。新建吕梁一中、吕梁三中,启动贺昌中学新建工程,吕梁五中搬迁至原离石师范校区,支持吕梁二中等学校与校外优质艺体培训机构合作,推动特色化发展,打造成艺体类特色高中试点。并依托黄冈优质教育资源,实施三中、五中联盟办学,新引进12名黄冈名师,全力打造优质初中标杆。
在市直学校引进黄冈团队的示范下,各县(市、区)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兴县引进黄冈中学团队,离石区、方山县引进江阴教育集团,交口县引进上海教育团队,柳林县引进衡水教育集团,岚县引进北京新学道,临县引进省教科院、山大附中等优质资源,全市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一系列教育项目的落地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一批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幼儿园,正在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
引育并重 教师队伍实力增强
一个地方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为及时解决教育紧缺人才,市委、市政府以开放的思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选择教育、热爱教育。2022年全市共补充招聘教师1647名,其中为9个县(区)农村学校招聘了743名特岗教师,为我市教育发展注入了“新血液”。
我市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做法受到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得到全面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0%增量绩效、重点建设高中2.5倍绩效和班主任津贴列入财政预算。实施教师免费体检政策,全市13个县(市、区)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开通绿色通道,设立教师门诊挂号窗口,城乡公交和旅游景点向教师免费开放。
抓牢教师这个关键因素,我市深入实施基础教育强师计划,选派多名教师赴黄冈“跟岗学习”,实施名师培养、骨干教师培训、全员培训、五大专题管理干部培训,统筹抓好各类线上培训,参与培训教师达1.2万多人,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教育高质量发展,师德师风建设势在必行。我市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第一标准,把清廉教育融入到各类培训中,引导广大教师把清廉从政、清廉从教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并派驻纪检监察组将近年来51例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做实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
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我市命名150名吕梁“四有”好老师,评选表彰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0个,模范教师111名,先进教育工作者28名,召开庆祝第38个教师节座谈会,着力增强教师荣誉感和职业认同感,在全市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在一系列的举措落实下,我市教师队伍作风切实转变,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氛围愈发浓厚,教育发展更具活力、发展后劲更足。
思政为魂 夯实教书育人基石
走进离石区东关小学(东校区),楼道内张贴着一幅幅“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手工刺绣作品,整部作品分为长征路、英雄路、发展路和复兴路四个主题,在小小讲解员稚嫩的声音下,却能感受到建党百年的壮阔征程。
东关小学立足教育教学常规,优化党史学习常态化,精心设计育人活动,把思政课程、文化环境课程与动手实践课程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了“红领巾讲党史”“小手拉大手 党史全家学”、剪党史、绣党史、绘党史等活动。
疫情期间,东关小学的美术老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带领学生创作了280双“手工鞋垫花”科普疫情知识,并把疫情下的居家学习、洗手、戴口罩等动作用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观看新闻、查找资料、手工绘制,手工实践、创编故事、巡回讲解,达到了学科大融合、课程大思政的新样态发展,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赞扬。
东关小学只是我市思政创新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我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将思政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努力克服解决教师不够、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加强对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并加快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设,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为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市精心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市直、离石区45所中小学、8万名家长积极开展志愿清扫卫生、交通值岗、文明宣传等志愿活动,助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
2022年7月15日,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通过对全市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分类指导,增强广大青少年对党的创新理论高度认同感,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在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之中,更多的“生力军”将履践致远、不负韶华。
回顾过去,不凡业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我市将继续在群众对教育的期盼上彰显担当,努力书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厚重答卷。(记者 刘华)
吕梁日报
上一篇:甘孜州托福封闭培训班多少钱
下一篇: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新聘教职工岗前培训圆满结束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