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专家共谈“心”,连续15年守护心脏健康!
NO.1
当前,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是当前医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重大任务。《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为了向大众普及心血管病知识、向基层传递新理念和新技术,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心血管疾病,2023年3月24日至3月25日,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齐聚广州,在“第15届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CVF2022)”上交流讲学,聚焦心血管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该论坛由我院及广东省胸痛中心主办,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防委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医学会等多家单位和学术团体支持。
嘉宾合影
顶尖专家共谈“心”
聚焦心血管领域新进展
秉持“合作、交流、创新、提高”的办会理念,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自2008年第一届举办至今已有15个年头。每年大会都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交流讲学,展示心血管病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新成就,介绍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和转化医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该论坛在众多前辈和专家学者的倾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已发展成为国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有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是三年疫情过后,华南地区第一线下召开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大咖云集,群贤毕至,专门设置了‘院士论坛’、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房颤动、基础及转化医学等高级论坛。”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说道。
王景峰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届论坛内容精彩纷呈,国内外著名心血管专家在心律失常论坛、心力衰竭论坛、冠心病论坛、高血压论坛、心血管病基础与转化医学论坛等各分论坛上分享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解读最新的指南。大会期间还举办了胸痛论坛、房颤及心源性卒中论坛、结构心脏病论坛、心血管影像论坛、青年高峰论坛、医工融合论坛、新型冠状病毒与心血管论坛及病例论坛等,着重传递了心血管领域的创新技术与理念,同时追求与时俱进,学科交叉融合。
大会现场
共筑心血管防线
推动先进技术向基层普及
近年来,得益于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的交流成果,我院心血管内科不断突破创新,紧跟国际潮流,开展多项国内外领先的新项目、新技术,如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希浦系统起搏、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术、PFA消融术等,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心血管内科于2021年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辐射并带动广东省及华南地区心血管疾病学科发展。此外,牵头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我们在自身不断取得技术突破的同时,也积极发挥区域‘领头羊’作用,将这些新技术向省内外基层医院推广普及,希望可以造福更多患者。”王景峰教授说道。
以治疗中重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为例,受制于专科硬件、心血管彩超水平和医生操作水平,这一技术目前仅被少数医院掌握。
“我们正在培训省内外的地市级医院的专家,帮助他们掌握TEER手术技巧。”我院副院长陈样新教授介绍,近日心血管内科主办的“广东省第一届TEER沙龙”就是以“小班制”现场手术演示的教学模式,每期为10名左右来自广东省及周边区域的基层医院具有一定基础的术者及心脏彩超专家传授TEER手术技巧,为更多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微创修复治疗。
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因心脏无法正常收缩,出现呼吸困难等问题,是目前心血管治疗的难点之一。我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聂如琼教授介绍,对于这类病人,可以采用微创介入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从外周血管入路,采用导管输送的方式将新的主动脉瓣膜准确的放置到原瓣膜位置,替代旧瓣膜的功能。目前为提升疗效,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正结合临床反馈,与技术团队合作提升医疗器械的性能,并进一步开展创新器械的研发工作。
聂如琼教授介绍,逸仙心血管团队与多家医院合作,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收集、评估和分析反流病例的临床数据和影像检查信息,筛选最适合微创介入治疗的患者,以提高临床疗效,预判和防范术中风险。“这套系统的1.0版本在临床使用中初见成效。”聂如琼教授表示,治疗成功率有所提高。
王景峰教授透露,我院正在新的海珠湾院区筹建“逸仙心血管病医院”,将亚专科优势集中整合,打造集心血管疾病多学科规范诊断、亚专科精准合理治疗、预防保健和科学康复于一体的服务团队,期望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一站式的整合型医疗服务。同时继续借助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的平台优势及影响力,助力广东省及华南地区的心血管学科高质量发展,共筑心血管防线,守护心脏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
责编:黄睿、张阳
初审:林伟吟
审核:欧阳霞
审核发布:古小红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