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课后作业,你越催,孩子越磨蹭!
和不少家庭聊到回家作业问题,发现不少家长反映小孩子做作业磨蹭情况,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孩子,明明只有点作业,只要认真,不说十几分钟吧,最多40分钟肯定能够完成所有的作业,可他们有实力给你做过几个小时,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铅笔断了,要削铅笔,就算一块橡皮也可以给你玩半天。
听见哪里有点动静,瞬间停下笔来到处张望,你越催他越磨蹭,你的小宇宙都快爆炸了,他依旧安若泰山,仿佛这些都和他无关,依旧在自己磨蹭的路上继续磨蹭,你要是再凶一点,他有可能就哭给你看,甚至有家长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直接动手。但情况还是没有太多的改观。于是乎,辅导孩子做作业成了不少家长头大的问题啊!
其实嘛!在孩子的世界,玩是可以超越一切作业问题的,吃饭他都不一定积极,何况作业呢?
偶尔磨蹭一下也很正常,谁都会有情绪,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去培养孩子的自觉能力,能够保时、保量、保质的完成作业,才是我们家长关心的问题。
磨蹭严重的小孩情况会更糟,晚上喊早点睡,才慢吞吞的去涮牙,好不容易去洗漱,都有本事给你磨个半小时以上,好了总算可以上床了,又有本事在床上给你闹半天,好不容易睡着吧,已经都快23点了。第二天喊起床,你喊几遍了,他依旧还是把被子往头上一盖,继续睡。你要是生气了,他心不甘情不愿的起床,磨磨蹭蹭的好不容易洗刷完,才若无其事的上学,有老师反映,那是每次都是卡点进入教室的。
回家你批评你的,他听不听到是另一回事,该干嘛就干嘛。一副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人顶着的态度,你气不打一处来,他倒好,嬉皮笑脸的和你扯这扯拿的。于是进入一个死循环,晚上催去做作业,催去洗漱睡觉。早上催起床洗漱,催去上学。你明明看到只有几分钟就要上课了,他才不慌不忙的去按电梯,心脏要是不好的话,医院都得跑无数次。关键是每次都是以家长的吼声和孩子的哭声结束啊!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这么“战斗”下去吧?那可是两败俱伤的结局啊,你累孩子也累。所以嘛得寻求改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解决问题,就得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一般这种问题大多数就以下就几个原因
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
不同孩子的注意力时长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
2-3岁的孩子, 最多能够专注5-10分钟;
5-6岁的时候,可以提升到10-15分钟;
7-10岁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孩子大约可以专注15-20分钟,
10-12岁,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可以专注25-30分钟;
12岁之后,孩子已经可以专注一件事情30分钟以上了。
除个别孩子注意力与众不同外,大多数孩子同一个年龄差别不是很大。当安排的任务超过相应的注意力时长,多半就得走神,举个例子,不少家长在去开家长会不多久也开始拿出手机了,也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哦!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正常,思维活跃嘛。容易受到周围情况的干扰,所以磨磨蹭蹭时间就过去了。对于这种情况。
建议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作业环境,孩子做作业时,尽量到自己的房间去,实在不行,也要关掉电视机,手机等会影响孩子注意力的事物,提醒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作业上
二、责任意识不到位小孩子,多半意识不到那些是自己应该做的,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做不完有什么样的结果。关于这种情况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他的任务,必须完成,完成不了会有什么结果,可以和老师协商一下,没有交作业适当的处罚一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
三、时间观念不强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时间的概念越模糊,十分钟和一个小时很多时候对低龄孩子来说区别不是很大。对于这种时间观念不强的孩子,可以拿一块表,和孩子玩个五分钟、十分钟游戏,或者做一件事情,让孩子在具体的事物当中感受时间的长短。不仅仅靠催,他不急,你急也没有用。
四、肢体协调能力差,易犯困越小的孩子肢体协调能力越弱,他们很难做到一眼看几个字,容易出现,写一笔,看一眼,看一眼写一笔,顾得了本子顾不了书的,不是笔掉了,就是书掉了。做作业速度慢也就再所难免了。所以家长得给得耐心,教会孩子怎么去协调这些问题。遇上这情况,你越催,他越害怕,越害怕肢体更不协调,只会更磨。
五、额外任务多,故意磨蹭
不少家长想让孩子多掌握点知识,除了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有各种练习等着孩子,反正做完作业也不是马上可以玩,所以慢慢的磨。就好比在单位,领到告诉员工,大家手里的活快一点,我们马上有新的工作任务,却只字不提到底额外给报酬不,这样的情况员工会加油干才怪。换个角度要是领到说,今天早上大家加油点,做完的下午不用上班,你看看效率会怎么样?所以嘛,没有特别必要就不要额外作业了。
总之,做作业磨蹭是一个不好的坏习惯,找到孩子属于那种情况,再对症下药,会事半功倍,一味的“催”和监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些都是外在条件驱使,撤掉外在因素,爱磨的依旧磨,所以只有从根本原因上解决问题。
举报/反馈
上一篇:喜报 | 童声合唱,唱响未来——2023年如皋市小学校园合唱比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力荐2023重量级好书《数学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值得一读再读!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