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报录比分数线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3-31
手机版

  原标题:江西理工大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报录比分数线

  2023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工程(加试)之统计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加试)之结构力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结构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之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加试)之常微分方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岩土工程(加试)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研究院]材料工程(加试)之金属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研究院]材料工程(加试)之物理化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精密仪器及机械(加试)之信号与系统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研究院]化学工程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之土力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精密仪器及机械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研究院]化学工程(加试)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加试)之物理化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加试)之信号与系统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2023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复试真题大纲参考书资料 初试复试都有其它专业也有都在更新, huoqu laiyuan guanzhu gongzhonghao 准硕士之家 江西理工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江理)[1],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的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学校位于赣州市,现任党委书记杨斌、校长温和瑞。[2]校训为“志存高远、责任为先”[3]。

  截至2022年2月,学校在赣州的三江、红旗、黄金三个校区和南昌市的南昌校区两地办学,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有1个材料冶金化学学部,4个学术职能学部,18个教学学院,18个科研院所,1个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73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职工2000多人。[3]

  江西理工大学创建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1998年南昌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划归南方冶金学院管理,2000年1月,原江西省商业技工学校成建制并入南方冶金学院,成为南方冶金学院的西校区,2002年南昌有色金属学校撤销,正式成为南方冶金学院南昌校区,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4]曾培养出郭声琨、徐乐江、林武等杰出校友。[5]

  截至2022年,江西理工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178名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江西理工大学图书馆夜景

  江西理工大学图书馆于1958年建校之初即成立,独立馆舍于1977年落成,1998年进一步扩建,本部馆舍面积达1.3万平方米,现全校图书馆系统有3个独立馆舍,红旗校区图书馆、黄金校区图书馆、南昌校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到5.1万平方米。总藏书量240多万册,其中中文图书210万册、外文书刊15万册、期刊合订本17万余册,另有科技资料、硕士论文等;订有中文期刊1200余种,外文期刊57种;还拥有包括图书、期刊在内的40余个中外文数字资源库。图书馆有计算机文献检索中心、电子阅览中心及各类中外文书刊阅览室20个,阅览座位2264个,另外还有254个座位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一座。各阅览室实现全天候开放,每天开放16小时,节假日、寒暑假对读者开放。

  江西理工大学图书馆自1999年启动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工程,2002年已全面实现图书资料文献信息的计算机管理,采用妙思文献集成管理系统,并启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程。为了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实现了门禁以及RFID自助借还系统,三校区图书通借通还,实现了图书馆“藏借阅”一站式服务平台。

  南昌校区图文信息综合楼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图书馆始建于二十世纪90年代,建筑面积3300余平方米 ,2013年3月,新建成的占地约23168平方米,集图书馆、办公楼为一体的11层(楼高45.75米)现代化图书信息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2万平米,有馆藏图书267.91万册;中文纸质现刊1978种,外文纸质现刊53种;电子资源数据库48个,电子图书350万册,电子期刊2.71万种,其中电子中文期刊1.55万种、电子外文期刊1.16万种。[22]

  学术期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ISSN1674-9669)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是江西理工大学主管,江西理工大学和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有色行业科技学术期刊。原刊名为《江西有色金属》创刊于1987年,2010年更名为《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双月刊,大16开本,100页/期,语种为汉语,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9669,国内统一刊号:CN36-1311/TF,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分析、机电、自动化、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原创性学术论文、综合评述等。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CAJ-CD规范》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乌利希期刊指南》、《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期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主要获奖有:1996 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科技期刊;1997 年选矿栏目荣获江西省首届期刊优秀栏目奖;1998 年荣获江西省期刊优秀版式三等奖;2000 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 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 年被评为第二届江西省优秀期刊奖重点期刊;2008 年荣获第三届江西省优秀期刊三等奖。2010年江西省科技期刊评估优秀期刊。2012年荣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中国有色金属出版物奖(期刊奖)二等奖以及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二等奖,同时“冶金·材料”栏目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期刊栏目,2013年荣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称号。

  根据中国知网发布的2015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复合影响因子由2014年的0.755增至1.016,增幅高达34.6%,在全国“TF冶金工程技术”类77种期刊中,影响力指数(CI值)位居第14位。

  《钨科技(英文)》(英文译名:Tungsten Technology)

  2018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文,同意创办《钨科技(英文)》(英文译名:Tungsten Technology)期刊,批准由我校担任主要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为第二主办单位,出版单位为《钨科技(英文)》编辑部(为江西理工大学内设机构),这标志着我校创办英文期刊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钨科技(英文)》期刊成功获批,不仅在我校期刊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是实现了江西省英文期刊零的突破,其成功创办填补了江西省英文期刊的空白。

  我校创办的《钨科技(英文)》(英文译名:Tungsten Technology)暂定为季刊,办刊宗旨主要为繁荣钨业学术研究,加强钨业国际学术交流,推动钨业科学理论发展、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增强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在国际钨业界的话语权,培养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精尖人才,推动钨业技术升级,促进钨业可持续发展。主管单位为江西省教育厅,主要刊登涉及钨行业的采矿、选矿、冶炼、分析、机电、自动化、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国内外钨行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工程技术实践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原创性论文。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ISSN 2095-3046)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是江西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80年12月,创刊名《江西冶金学院学报》,1989年改为《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年改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大16开本,每期10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46,国内统一刊号:CN 36-1289/TF。国外邮发代号为:7055BM。根据《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报道,《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已达0.584。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先后三次获全国《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8年在江西省教育厅和江西省新闻出版局联合组织的江西省高校学报评估中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优秀学报;2011年,学报还喜获教育部授予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以自然科学为主,包括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部分的主要征稿范围:化学环境、土木测绘、机械电气、控制信息、数学物理等;社会科学部分的主要征稿范围:思政研究、有色金属文化研究、经济管理、法学研究、教育管理、心理健康等。为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给予优先刊登,并实行优稿优酬政策。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剑桥科学文摘》之《工程材料文摘》(CSA/EMA)来源期刊 。

  【参考资料:(数据截止2014年)】

  学术交流

  理工八角塘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韩国等高校实施学分互认、本硕生互换、合作办学等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校为海外留学生接收院校,共招收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语言、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学习;学校获批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共计举办 夏(冬)令营项目和海外教学项目20个,教授3000余名海外学生;2015年获国家汉办批准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已建设校内外教学点11个,注册学员4116人次,汉语考试HSK考生5038人次,组织文化推广活动33场次,累计受众达40200人次;2017年获批与旁遮普大学合作举办“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为全省首个境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由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全额奖学金,通过订单委托培养模式,储备一定数量的电力运行属地化人才;2018年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4+0项目;学校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中澳REEM国际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2019年,学校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4+0项目;除此之外,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就稀土技术、澳洲高效磨矿和高效细粒浮选技术等技术开展科研合作,承担了“用DENKA BLACK Li 导电剂提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的合作研究”(日本)、谦比西铜矿“矿山采掘信息化”(赞比亚)、“含砷硫难处理金矿金提取工艺研究”(缅甸)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余项。[3]

  国际交流与合作

  4

  文化传统

  编辑

  校徽

  校徽

  江西理工大学校徽中变图形采用英文名称简写“just”组合而成。校徽主体采用深红色,象征着学校坐落在素有“中国红土地和红色故乡”之称的赣南大地上,同时也象征着我大力弘扬的“金刚山精神”。字母“just”的整体组合,有成一个鼎形,底色采用金银铜铁四种金属近似色,体现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字母“js”组合成小篆人字,象征着学校的人文精神,整个标志设计简洁,色泽鲜明,寓意学校在新的征程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校训

  志存高远,责任为先

  校训石

  “志存高远”源于远大的理想、强烈的抱负和卓越的追求,“责任为先”意指每一个同学,每一位教师,每一个部门乃至整个学校,都必须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对自身,对家庭,对学校,对整个社会和国家民族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一切从肩负的使命和承担的责任出发。

  “志存高远”从大处着眼,“责任为先”从小处着手,二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共同和谐统一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之中。

  校歌

  《我们从这里启航》

  作词:滕清安、赖章盛等,作曲:平远

  校歌曲谱

  告别了家乡亲切的明月,亲切的明月,

  迎来了校园灿烂的朝阳,灿烂的朝阳。

  八角塘映日荷花别样红,赣江水源头万涓泛波浪。

  走进这梦想梦想的殿堂,

  年轻的心啊澎湃激昂,澎湃激昂,

  我们从这里这里启航,

  去实现心中心中的梦想。

  风儿传颂着冶金的故事,冶金的故事,

  心儿放飞着青春的梦想,青春的梦想。

  让我们造就金属的风骨,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为了民族民族的复兴,

  不辱使命谱写新章,谱写新章,

  我们从这里这里启航,

  去拥抱明天明天的太阳,

  明天的太阳。

  校旗

  学校校旗为蓝色长方形旗帜,旗面正中是中文校名,校名文字颜色为黄色,校名字体为毛泽东手书体。[23]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股东看好国美新模式前景 债转股方案高票通过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