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与观看理念为核心“自然意识
展览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吴啸海近年创作的最新绘画作品、雕塑装置作品以及运用虚拟引擎技术完成的3D影像作品,展览以“自然与观看”理念为核心,呈现了一条艺术家创作的独特路径,将蕴含无限生机的“自然”呈现在观众面前。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策展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范迪安在致辞中谈到,通过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的作品,可以看到吴啸海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道路。这次的展览空间引人入胜,还原了吴啸海的艺术感受与艺术表达,他用作画现场营造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将自身的感受通过绘画语言变成了一种创作方式。展览画面与他身边的一草一木、时间印迹融为一体,都被吴啸海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大自然景象在他的作品中变成了精灵,他的作品蕴藏着“春信”,为大家带来了春天走进艺术的气息。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谈到,吴啸海的作品中呈现了他眼中“不安”的自然,有生命的力量,有自然界的相互对抗,他的创作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并且体现出了巨大的工作量,这些都是中央美院的专业教师所具备的特质。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陈琦致辞
本次展览出品人、爱马思艺术中心馆长王令雪致辞
在吴啸海的新作中,自然之物被艺术家反复提及,“自然”在吴啸海这里不仅是对象,同时也是一种创作状态。近年来,吴啸海时常前往户外进行大尺幅的写生创作,他对目光所及保持忠诚,也对自然之物和自身即时感官保持忠诚。同时,他对技术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不断反思人与技术的关系中,思索如何重建与自然的连接。
展览将展至4月16日。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相对知识与理性,我总想通过人的感官对自然界重新审视,领悟灵性、超验与灵感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而作品的意义在于呈现混沌,这种感知与意识中有那么多不可名状和定义的东西,并非往清晰条理的方向走。——吴啸海
展览前言(摘录)
吴啸海:自然意识
在中西方的传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两条不同路径。在西方语境下,二者处于一种相对对立的状态里,例如歌德所表述的“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特别是进入现代之后,面对自然的不可知和崇高,人对自然时刻保持一种征服欲,渴望用技术的力量将天空和大地转化成我们所能驾驭的材料与资源。然而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始终保持着一种和谐有机的关系。庄子在《齐物论》中谓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共息共存,同频共振,进而实现一种内在精神的交互,师造化而得心源。因此在艺术创作里,西方的风景画是将自然对象化,以一种他者的视角介入,而中国山水则从自然的精神性出发,重视天人合一,从思想本源上就有所不同。
吴啸海在创作中同时思考着以上两种传统。一方面,他并不拒绝技术,正相反的是,吴啸海对技术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他认为恰是技术的推动为艺术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形式创新的可能性。从2018年开始,吴啸海就创作了一批有关人工智能和机械装置的作品,包括在本次展览中,他利用AI 对自己的写生作品建模、融合,形成了人和电脑的共创,在影像中,图像缓慢地发生变化,出现诸多他以往作品的痕迹,形成一幅新的图景。而另一方面,吴啸海在创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技术的局限性,机器捕捉的自然是否是真实的自然?人在被技术所裹挟的现实语境里,如何重建与自然的连接?带着这样的思考,吴啸海试图摆脱以往经验,同时摆脱现代人常见的图像恋物教,用肉身予以回应。他用目光去丈量自然,感受来自地表的脉动,如果把吴啸海的创作过程比作一台机器的运作,他的工作多是与自然保持同频。
吴啸海有关自然的新作大多是平视的或俯视的,相比起抬头仰望天空在无限中寻觅有限,他所做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放大视觉的无限性。这在他的一些素描作品中更为明显,他用提白的方式去处理细节,使画面显得细腻而深邃,保留了一层暧昧而略带神秘主义倾向的灰色调子。相比起油画,吴啸海的素描具备更主观的一面。画面中的自然之物被赋予了具身性,或者将人的形象融合其中。画面中不乏经典艺术史中的图像,它们是画面的提示物,使观众进入到一种图像的深层时空之中。而他的雕塑也沿着这一脉络发展开来,在他材料各不相同的雕塑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古典雕塑的头颅、圣像、静物等,它们被艺术家二次创作,并被处理成古物的质感,似乎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才形成当下的状态。在这其中,吴啸海的思考依旧是建立在图像之上,用图像构建出文化的历史叙述,也为学院派艺术家带来一种视觉和创作方法上的规训。艺术家回望历史,重新拾起这些经典的图像,目的是为了在此基础上提出质疑并建立一种新的图示——在图像叙事的生成过程中,文明更替,万物流转,经典是否能代表永恒的真实?吴啸海向自己发问,同时用作品激发观众产生面向未来的思考。
这种对图像的有效性反思,无疑是他转向自然写生的原因之一。事实上,相比起质疑图像本身,吴啸海更质疑的是图像背后的叙事逻辑,这一切在自然中无所遁形。他找到了一种观看的新方法,即面向自然之物,这比图像更为真实可靠。因此,当我们欣赏他近年来的新作,会发现它们所讨论的问题更分散了,画面处理得也更松弛了,这促使他在实践中使用了相当丰富的媒介,无论是在其中挪用经典、展示日常还是描绘想象,吴啸海都沿着一条自然而然的脉络潜行,而其目的却是对整体人类文明进行反思,因此作品在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上却无减弱,甚至更向前一步。他回归到了一个“元”问题当中,这里的“元”即是自然,吴啸海重新回到自然之间,从身体出发,与自然相伴。他的作品构建了一丛星群,跳跃于时间空间之中,游离于经验的内外,因此迸发出无限潜能。(文/张子康,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展览现场
展出作品(部分)
普照 450x430cm 布面丙烯 2022
初夏 450x430 布面丙烯 2022
光斑 430x450cm 布面丙烯 2022
沃草之夏 430x450 布面丙烯 2022
2019-2022日记
157x108.5cm 纸 木炭 2022
l 78x108cm 纸 木炭 2022
z 78x108cm 纸 木炭 2022
反足(局部) 110x50x40cm 综合材料 2015-2022
大自然的丰收 120x250x170cm 树脂 2021
形象2 110x100x76cm 青铜 2022
夜 35x25x29cm 陶瓷 2011
红花 200x15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