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的官不好当,例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豫章太守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01
手机版

  灌婴佐汉高祖定九江后,决定在南昌修建豫章城为郡治。惠帝三年,长沙人大农令罗珠空降南昌,豫章城终于建成。

  《史记·灌婴传》:“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

  “西汉初,灌侯婴佐高祖定九江,初筑郡有城。惠帝三年,表大农令罗君讳珠来守斯土。有章安故土之思,遂手植豫章於庭,廼偕妹婿石固缮完城廓,以终灌婴侯之绩。”——宋·李谊《豫章台记》

  罗珠建完豫章城后,因诸吕乱而避西山。

  860余年后,才子王勃来到南昌。写下了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滕王阁序)。

  南昌应宗强老师,辛苦二三十年,搜尽藏书,终得《滕王阁序揭秘》五万字。应老师自嘲像是长衫孔乙己!

  而我说王勃的天才,来自他的家族传承,使王勃有机会全面掌握史料。又如家里是潮州首富的饶宗颐,可以不上学直接钻自家的藏书楼,终成国学大师。他们掌握的材料加上自己的聪慧,写出来的文章是当时的ai智能chatGPT降维打击同时代人。王勃先前吃过斗鸡檄,下过死牢,所以他用典晦涩冷僻。

  我们来看看王勃在《滕王阁序》中都提到哪些豫章太守。

  一、“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都督阎公”成迷

  一说是阎伯屿,一说是阎立本,一说是阎立本之兄阎立德。

  王勃是“初唐四杰”,而根据《唐语林》阎伯玙为中唐时人,"代宗闻之,徽拜户部侍郎",是二个不同时代的人。

  找遍《郡守表》:

  在晋太安二年(303)有豫章太守阎济为伪汉将张昌所杀,史料极缺略,且职位为太守而不称都督,则王勃序中都督阎公亦不会是阎济,除此以外,现存史料中并无其他阎姓洪州都督。

  《唐会要》中“文贞,赠博陵县子、洪州都督阎立本。”但据《资治通鉴》唐纪十八:“咸亨四年,冬十月壬午,中书令阎立本薨。”王勃作序前两年阎立本已死。

  真正到过南昌的阎姓都督倒有一位,那便是阎立本的哥哥阎立德。《资治通鉴》载:贞观十八年,“上将征高丽,秋七月辛卯,敕将作大匠阎立德等诣洪、饶、江三州造船四百艘以载军粮。”是阎立德到过洪州也,又《旧唐书?阎立德传》载其“显庆元年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

  《唐书》估计也是查洪州并无,以“阎公”称之。“都督阎公”成迷,王勃给南昌上了一道馄饨菜。

  二、“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太守的一榻二用

  “陈蕃之榻”在《后汉书》中有二次记录。

  一为《后汉书?陈蕃传》: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4],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璆字孟玉,临济人,有美名。

  二仍为《后汉书》,在“徐稚传”中云:“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即竭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写《后汉书》作者范晔,其祖父范宁曾为豫章太守。南昌人得感谢范老师。我们也感叹古代官员的驭民之术!

  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灵是争地而死的贾萌吗?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物华天宝,指张华和雷焕,没有争议。而作为骈文的对仗美,人杰指徐孺子无疑。地灵,会是争地而死的贾萌吗?

  《水经注》:赣水又迳郡北,为津步,步有故守贾萌庙,萌与安成侯张普争地,为普所害,即日灵见津渚,故民为立庙焉。(朱《笺》曰:《太平御览》引《安成记》云,贾萌为豫章太守,与安成侯张普争境,战于新茨之野,为普所害。谢承《汉书》云,贾萌为豫章太守,王莽篡汉,举兵诛莽,不克而死,全云:贾萌事,《太平御览》,谓是讨莽而死,又引《安成记》,谓争地而死。……)

  汉代是郡县与分封二种制度共存,矛盾看来是有的。海昏侯刘贺也常被郡守监督或举报。这南昌的官,看来在古代也不是那么轻松。贾萌把命都丢这了。

  

  四、“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豫章太守褚裒识孟嘉

  《晋书孟嘉传》 :孟嘉,字万年,江夏黾阝人,吴司空宗曾孙也。嘉少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部庐陵从事。嘉还都,亮引问风俗得失,对曰:“还传当问吏。”亮举尘尾掩口而笑,谓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转劝学从事,褚裒时为豫章太守,正旦朝亮,裒有器识,亮大会州府人士,嘉坐次甚远,裒问亮:“闻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指嘉谓亮曰:“此君小异,将无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为裒所得,乃益器焉。

  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装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孟嘉曾祖孟宗亦为豫章太守。

  “孟氏之芳邻”初看以为用典“孟母三迁”,实则不然。王勃聪明地把孟嘉重阳落帽与自己写《滕王阁序》时环境比较。孟嘉“芳邻”为东晋名士庾亮、褚裒等,王勃“芳邻”则为都督阎公及“高朋满座”。

  豫章太守褚裒少有简贵之风,与京兆人杜乂齐名,被名士桓彝称赞有“皮里春秋”。永和五年(349年),褚裒以征讨大都督职率军北伐后赵。不久便因失利退回,惭恨病死,年四十七。

  五、“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孙吴因豫章郡令孟宗而改元

  王勃用典之刁钻,所以我们开玩笑他的大脑就是台电脑,在数据库里进行检索……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右大司马丁奉、司空孟仁卒。西苑言凤凰集,改明年元。凤皇元年秋八月,征西陵督步阐。阐不应,据城降晋。”

  《吴录》:仁字恭武,江夏人也,本名宗,避皓字,易焉。……孟宗为豫章太守……

  二文比较可知,孟宗仍凤凰集之孟仁。

  孟宗官豫章太守。

  “起凤”当指其死时“凤凰集”,且吴国因之改元“凤皇”,以一郡守而令国改元,“司空孟仁卒。西苑言凤凰集,改明年元”这种特例都被王勃发现了。可证王勃知识之渊博!

  六、王勃忌惮皇权,避提豫章大樟树?晋室中兴之地

  许多专家确信王勃写《滕王阁序》是使用了《水经注》等大量工具书。因为《滕王阁序》太过于优秀,以至各代都有人认为他打了腹稿。更甚至认为,他是受鄱阳湖的风神之助。

  如果王勃提前做过功课的话,不可能不识“豫章大樟树”。

  应宗强老师是南昌研究《水经注》几十年。他认为王勃读书极多极细致,用功远超常人,郦道元《水经注》著成,并未广传间,只是藏于皇家内府,故唐代诗人文人作品中不见引用,到宋代始流出,乐史《太平寰宇记》始引用,后渐为文人利用,明代朱家藩王始笺注,清代治郦学方专业,即今实亦不为大多人注目,由王勃滕序引用《水经注赣水注》内容,可知其祖父王通,叔祖王绩,所蓄文化典籍,极珍罕,民间难得之货,比于王族,故王勃能见常人不能得之材料,家世厚实。

  王勃因才而吃过大亏。王勃为讨沛王的欢喜,写下《斗鸡檄》一文,被高宗被逐出。此事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王勃家族也是世家,王勃的祖父是隋朝大儒王通,魏征、李靖、杜如晦、温彦博等大伽都是他的学生。但是,王勃遇到皇权就狗屁了。

  而,南昌豫章的大樟树,在筑城之初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甚至不断有人认为豫章城就是得名于大樟树。《尔雅,释祜》,以之名郡,意谓乐有此大樟也。

  北宋李谊在《豫章台记》记载:“惠帝三年,表大农令罗君珠来守斯土,有章安故祖之思,遂手植豫章于庭,乃偕妹婿石固缮完城郭。”

  南昌的大樟树,还涉及晋代皇权形象的确立。

  晋司马懿曾祖司马量曾官豫章太守。

  司马懿的高祖司马钧,出身行伍虽然做到了征西将军,后来因为征西羌不利,下狱自杀。司马家族转型文官是从豫章太守司马量开始。

  司马量,字公度,做到豫章太守;适逢古城内的老樟树起死回生,认为是祥瑞,所以认为豫章为晋中兴之地。

  司马量生司马儁(读如俊),字元异,做到颍川太守;司马儁生司马防,字建公,做到京兆尹。司马防生了八个儿子,长子司马朗,字伯达;次子司马懿,字仲达;三子司马孚,字叔达……

  应劭《汉官仪》曰:‘豫章樟树生庭中,故以名郡矣。’此树尝中枯,逮晋永嘉中,一旦更茂,丰蔚如初,咸以为中宗之祥也。

  北宋《太平御览》卷957中记载:“豫章郡城南有樟树,长数十丈,立郡因以为名,至晋永嘉年间尚茂。”

  南宋《舆地纪胜》卷26也说“豫章———记云在松阳门内高十七丈,大四十五围。树常枯,晋永嘉中忽更华茂,晋以为中兴之祥”等。

  1992年老布什出访日本时看到生鱼片呕吐至晕厥。老布什二战的时候差一点被日本俘虏,而他的战友被日军俘虏之后,都被剖肚摘脏做成了“关东煮”,老布什看到生鱼片……,难免触景生情!

  当王勃查到司马量做豫章太守的资料时,他还敢写大樟树吗?

  至于胡惠超真人,为了传教,还火烧大樟树立信。可证大樟树对豫章城的重要性。

  七、“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在南昌下流被羞辱

  《唐会要》“宁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蒋虢”。白话文就是说:官员们哪怕被贬到偏远的瘴癧之地,也不愿意做江滕蒋虢四个王的下属。

  唐高宗登基后,写《诫滕王元婴书》,说他们“幼闻诗礼。夙奉义训”,没想到他现在他会“不遵轨辙。踰越典章”,甚至“屡出畋游。以弹弹人......凝寒方甚。以雪埋人”,所以考核为倒数第三的下上,大概是看他年轻或者江蒋虢三王中还有比他更坏的。

  此事敦煌写卷《唐人杂钞》等都有记录,看来都并非后人编排出来的抹黑他的话。

  《新唐书》记载滕王在洪州欲奸淫下属官员美妻的丑事。

  唐人张鷟的《朝野僉载》:“滕王极淫。诸官美妻,无得白者,诈言妃唤,即行无礼。时典签崔简妻郑氏初到,王遣唤。欲不去,则惧王之威;去则被王之辱。郑曰:‘无害。’遂入王中门外小阁。王在其中,郑入,欲逼之,郑大叫左右曰:‘大王岂作如是,必家奴耳。’取只履击王头破,抓面流血,妃闻而出。郑乃得还。王惭,旬日不视事。”

  唐高宗还曾“赐诸王彩五百”,唯独因为滕王和蒋王贪黷而没他们的份,他说:“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只送麻绳以示羞辱,意谓让他们拿去当串钱的绳子!

  本篇结稿之际,突然弹出新闻:“江西四任市委书记贪腐被查,前任突击提拔32名女干部遭举报”。

  唉!

  吴人管元心在永新做县令时,就曾了一首诗,做成匾,悬挂阁上,末句云:“争传画栋珠帘句,江上藏风笑杀人。”

  这官场堪比战场呀!

  王勃终是才子,在经历斗鸡檄文事故后,成熟了。他在《滕王阁序》典引豫章太守成篇,或悲或喜,没有一个“臭”字,尽成经典!《滕王阁序》被誉为天下第一骈文,当之无愧!

上一篇:学财经的同学要考哪些证书呢?
下一篇:下周二!泗洪要考驾照的注意了!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