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百出的“过五关斩六将”
《三国演义》三大疑案|版本源流考略(4)
一提到关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千里独行、过关斩将的故事。如果我现在告诉你,这是一起子乌虚有的虚构,而且是一起胡连八扯、漏洞百出的虚构,你心里可能很不舒服。那好,且听我们说出其中的缘由。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应该知道,在“关云长千里独行”和“关云长挂印封金”两节中,描写的是关羽携甘、糜二夫人离开许都,去滑州寻找大哥刘备的故事。
很多读者陷入感叹关羽的英雄形象之中而不能自拔,从不去怀疑它的真实性。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地图,从地理距离和交通条件来看,当时的许都在今天的许昌市东约20里处,当时的滑州在今滑县的道口镇,而且滑州的治所在黄河南岸,两地之间并无大山阻隔,可谓一马平川,二者之间的距离不足400里。那么,请问,关羽哪来的“千里独行”呢?又哪来的“五关”呢?
我们继续分析关羽所经过的所谓“五关”都在什么地方。据书中所述,第一关是“东岭关”,一说是在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花石镇白北村附近。是一处地势险要的隘口,由曹军守将孔秀设重兵把守。关羽就是在这里刀斩孔秀,继续西行;一说是另有别处,但今天已不可考。
第二关为洛阳关,这个关不用多讲,说明关羽来到了洛阳;
第三关为沂水。“沂”应为“汜”,在清代毛宗岗本中是“汜水”关。一说又称虎牢关,属于洛阳八关之一,后人为避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名讳,改称武牢关。位于今天的河南洛阳东、荥阳市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
第四关为荥阳关,这个也不用多说,说明关羽来到了洛阳与荥阳的交界处;
第五关为滑州,关羽到达目的地。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看出门道来。关羽从许都到滑州,放着一马平川的近路不走,他好像是没有困难故意人为创造困难,偏偏从许都出发,选择经过山势险峻、道路崎岖,驾车骑马极为不便的嵩山一线,然后又绕了一个大半圆的圈子,克服几道重兵把守的关卡,跑到洛阳溜达一圈,经过荥阳,最后才来到滑州。难道关羽是借寻找大哥之名搞公款旅游的吗?还一路故意显摆自己高强的本领?
依关羽的为人处事,断不至于这样。那么,是谁安排了关羽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非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找到大哥呢?
当然,研究过三国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历史上压根就没有发生过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儿,这些都是后人附会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当初附会的创作者怎么能够如此胆大妄为呢?不顾历史事实也就罢了,因为小说、戏曲本来就允许虚构,但如果连起码的地理常识都不顾,把读者当成白痴来戏耍,是不是就有些过分了。
那么,如此让人糟心的错误是怎么形成的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三国故事的源头挖起。经查阅资料发现,在元代刊行的《三国志平话》中,有曹操在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霸陵桥赠袍给关羽的故事。
我们知道,曹操当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是在许都,而不是在长安。但《三国志平话》误把“长安”当“许都”。作为《三国志平话》的刊刻者“建安虞氏”, 犯下这种低级错误是不可饶恕的,但他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他只是说了关羽霸陵挑袍之后,往河北寻找刘备之事,却没有继续编造“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
既然“建安虞氏”在元代至治年间,即1321年至1323年,刊刻《三国志平话》时,并没有创造出“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那么,这位编造的“高手”又是谁呢?
先不管他是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他一定是沿着《三国志平话》所提供的错误线索的基础上,继续错误地附会。
那么,我们再回到《三国志平话》的情节中,来分析过“五关”中的第一关“东岭关”到底是在哪里?最不可能的就是在今天的禹州区域了,因为关羽不可能一下子从长安先蹦到许昌的禹州,然后才开始第一关,因为关羽的出发地是长安,这里的“东岭关”只能是在太行山一带的某个地方,继而经洛阳、沂水(即汜水)、荥阳,然后到达滑州。
如此这般的编造,说明这位“高手”虽然不知史实,但起码从路径上看是合情合理。但再往后发展,到了《三国演义》的最初写定者手里时,由于他的文化层次较高,对三国历史十分熟知,发现说书艺人所讲述的这段故事,把曹操在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误说成在长安,就对地点作了考订,改为与历史事实一致,同时将有关情节作了相应的改动。
按照历史事实,关羽辞曹发生在许都,即今许昌。这样一改的话,就牵涉到后来“过五关斩六将”等一系列的改动,但从许都到滑州也就不到400里路程,而且是一马平川,作者可能是实在不好意思直接嫁接过来,但由于关羽“霸陵挑袍”、“过五关斩六将”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故事,编造的实在是太过精彩,又已深入人心,如果全部舍弃,实在是太可惜了。咋办呢?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位《三国演义》的第一手创作者,既想修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点为许都,又想保留“霸陵挑袍”这样的精彩故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长安的霸陵桥“搬”到许昌来(今许昌市西北就有“霸陵桥”),但遗憾的是,他并未继续创造性地改动原故事中“五关”的位置。
如此以来,看似聪明,实则是错上加错,导致关云长从许都往滑州找大哥须“过五关斩六将”,且诡异绕行到东岭、洛阳、汜水、荣阳等地的怪现象。
热闹的故事讲完了,接下来开始说正事儿。
我们通过这一故事的演变过程,不难发现《三国志通俗演义》不可能成书于元末明初。
何以知之呢?
启功先生的学生、北师大古文献学专业博士、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原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书协理事张志和先生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认为,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关云长“千里独行”和“五关斩将”是一码事,同是叙述他从许都出发,独行千里至滑州渡黄河。而在《三国志平话》中不仅无“五关斩将”的情节,且其“千里独行”与关羽寻找刘备并不是一码事。《三国志平话》中的关羽,自辞曹之后,押甘、梅(糜)二夫人车到袁绍处。袁绍欲留关羽,但关羽此时已探知刘备和赵云投往荆州,遂决意“与二嫂往南而进太行山,投荆州去。惟关公独自将领甘、梅二夫人过千山万水”。
《三国志平话》叙述至此时,还特意标出“关公千里独行”字样。可知关羽的“千里独行”是从信都往荆州。这就证明当《三国志平话》刊行之时,“关云长五关斩将”的故事尚未产生,也就是说,元末明初罗贯中生活的这一时期,“关云长五关斩将”的故事还没有产生,像《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样“成熟而完整”的小说不可能在元末明初的时间段出现。
前面几期,我们阐述并论证了“黄正甫刊本早于嘉靖壬午本至少二十年”的观点,但黄正甫刊本是不是今见《三国演义》所有版本中的最早刊本,即祖本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明白黄正甫刊本是怎样形成的?它作为最早版本的特征究竟是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志和先生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答案。
本期内容先解决了“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错误”的来历,也阐述了元末明初不可能产生《三国演义》的观点,那么,这与论证“黄正甫刊本是所有《三国演义》版本的祖本”的观点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因篇幅所限,我们分三期进行揭秘。
下期我们将通过考证黄正甫刊本与《三国志平话》存在许多相似的精彩“错误”,来证明这个观点。这个系列虽然属于考据类的文章,但读起来同样充满乐趣。敬请持续关注。
特别说明,此系列文章是在张志和教授的专著《透视三国演义三大疑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基础上,作者根据需要,作了相应的删减、延伸、提炼以及行文风格的调整。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李瑞青,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居郑州。从事传媒、教育工作,同时涉猎文史、书法研究。著有《写活历史人物》等五部文史类读书笔记,以及《雾太阳》《猎城》等七部情感类的中、长篇小说。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