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都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其中关羽就占了2个了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02
手机版

  《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末清初,与真实的三国时期相隔了一千多年,在这期间有太多人对三国这段历史进行了记录,如《晋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还有文人墨客对这段历史的加工和再创造,最后到了明朝时期的《三国演义》,形成了章学诚所说的“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因此,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为增加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使用了夸张渲染、捕风捉影、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等方式描写三国时代的人和事。

  比如《三国志》中没有吕布在虎牢关斩杀方悦、穆顺、武安国,打败公孙瓒之事,历史上也没有记载方悦、穆顺、武安国三人的记录。同时,更没有三英战吕布的桥段。

  《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

  当时,正值董卓扰乱朝纲之际,十八路诸侯为了讨伐董卓,组成了一支联合军,各大诸侯都派出了自己的强将,一起向董卓发起挑战。正史中,关于这些联合军的人手其实并没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小说中增加“三英战吕布”的情节,是为了突出吕布的勇猛无敌,通过小说的渲染,吕布成为了三国武力第一人。

  《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是关羽在三国的战场上初露头角的这个情节,故事精彩的描写,极大增强了关羽武功高强的形象。但是根据《三国志·孙坚传》的记载,历史上杀死华雄的是孙坚,而且华雄只是主帅胡轸手下众多都督中的一个,他并没有做出斩杀俞涉、潘凤的英勇事迹。

  《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

  千里走单骑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故事情节,原本关羽从许都北上往河北和刘备汇合(当时刘备还在冀州),关羽从许都出发,经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滑州黄河渡口,然后就进入袁绍的势力范围了,书中显示行程一千六百多里。

  《三国演义》千里走单骑

  但是史书中却没有所谓“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当时曹操在官渡,袁绍在阳武,身处曹操军中的关羽要投奔身处袁绍军中的刘备,距离很近,因为从许县到黄河渡口,直线距离只有四百里,根本无须“千里走单骑”。但是作者通过加长地理距离,增加沿路上的困难和阻碍,通过刻画关羽一人一马过五关,手起刀落斩六将,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精彩的“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诸葛亮弹琴退仲达”这段故事,在正史上没有记载,但是却有“空营计”的一段故事!三国历史上,使用“空城计”这一计谋的,不是诸葛亮而是赵云,中计的不是司马懿,而是曹操!

  《三国演义》空城计

  《三国志·赵云传》有记载:“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当时,刘备跟曹操争夺汉中之地,赵云带几十个人接应黄忠,遇到曹操亲自率大军前来,他且战且退。军营中人数不多,他就把营门打开,多疑的曹操不敢进攻反而撤退,赵云追杀出去,曹操的军队四处逃窜,很多人掉进汉水死去。

  比如《三国志·武帝纪》里写的赤壁大战:“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赤壁之战虽然的确真实发生了,但是放火烧掉曹操的战船并非周瑜,而是刘备,诸葛亮也没有借来东南风,只是曹操的军队当时得了一种流行病,不得已退兵。

  《三国演义》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演义》是一本抑曹尊刘的小说,小说中曹操的形象是一代奸臣,如小说中描述,曹操带着陈宫路过伯父吕伯奢家,吕伯奢出去买酒款待曹操和陈宫。曹操和陈宫听到吕伯奢家人磨刀之声,曹操以为他们要劫杀自己,就和陈宫一起先下手为强,杀了吕伯奢的家人。并说出了:“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这句话。

  曹操

  而在裴松之引用《魏书》的资料,记载这件事情的原文是这样的:

  “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按照《魏书》记载这件事情的史料来看 ,是吕伯奢的儿子见财起意,想打劫曹操。曹操杀吕伯奢家人,是正当防卫,没有任何值得指责的地方。而且在《裴松之注三国志》记载曹操说的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更多的时候,真实的历史都是平平无奇的,所以小说的出现才会让历史更加精彩,引发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特别是《三国演义》,满足读者们对于英雄的追求。其实我们不用过多纠结小说情节的真假,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小说而去寻找历史的真相,这才是让我们不断学习历史的动力。#三国#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湖南怀化商业学校招生专业
下一篇:产业深观察丨不止大芬油画村 深圳的梵高们用上了数字软硬件算力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