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芽之旅》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02
手机版

  (温馨提示:这是一篇影评,内容涉及大量剧透,未观影者请谨慎阅读。)

  2019年盛夏,我行走在崎阜的森林里寻找宫水神社的影子。那些年一直认为《你的名字》(在一定类型和范围内)几乎不可超越,脑海里响着三叶的主旋律,嘴里啃着奥寺和司等车时吃过的五平饼,满眼清凉不知山外事,更不会预知外面的世界里一场剧变正在酝酿,它又会怎样影响每个人的一生。

  一晃已过三年半,我仍做着一直在做的无聊工作,身边换了些人,头发又白了几根。迎着乍暖还寒的春风走出影院才恍然发现这是庚子年后看的第一场电影,《すずめの戸締まり》——《铃芽之旅》。忍受着保洁大叔“没彩蛋”的无礼催促站着看到最后,我想,如果新海诚有一部作品以最漂亮最自然的方式超越《你的名字》,那么它一定是这个样子——走过《你的名字》的巅峰,将新海诚先生的新想法、新思考、最高成就以《铃芽之旅》来呈现,刚刚好。

  如果说《你的名字》将建立在个人爱情基础上的“逆天改命”主题演绎到了极致,那么,在情节、人物、时间线等细节已臻完美的前提下,能够超越它的唯一途径,就是主题的强化、深化、宏大化,以期引起更多人更强烈的情感和思想的共鸣。

  毫无疑问,《铃芽之旅》做到了这一点。

  电影日文原名为“すずめの戸締まり”,其中“户缔”两字乍看费解,其实翻译过来就是“锁门”。铃芽的故事,的确是围绕着“锁门”展开的。往门,常世,要石,蚓厄……一系列令人似懂非懂的词背后,依然是以新海诚为代表的一系列作者最爱的主题——解除灾难,拯救众生。而在诠释这个显然具有普世性的主题时,电影又融入了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元素,并且相当自然,毫不违和,因为绚丽而妖异的日本文化,本来就是与灾难相伴而生的。

  (一)废墟

  影片贯穿始终的一个元素,是“废墟”。村庄的废墟,游乐园的废墟,学校的废墟……往门在此出现,蚓厄由此涌出,祸害人间。这些废墟的形成,有的是因为自然灾害,有的则是因为人的自然流动和迁徙。人类在扩张过程中向自然入侵、索取,而后又放弃这片土地,毫无感恩地离开,这在《铃芽之旅》的叙述中,成了天灾爆发的一个原因。往门开启,蚓厄涌出,闭门师只要在其落地前将门闭锁,就能暂时封印灾难。而在锁门时的咒语中,作者认为的人对土地应有的态度,呼之欲出——

  “思而复思 祈唤日不见之神

  祈唤祖祖代代之土地神

  此山此河 承恩甚久 不胜感激

  诚惶诚恐 诚惶诚恐

  谨遵神旨 予以奉还

  ……”

  片中每当闭门师草太念起这段咒语,有山民歌谣风味的合唱想起,令人动容。敬畏自然,心怀感恩,需要的时候要珍惜使用,不要的时候就好好奉还——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在许多日本动画中都有展现。

  (二)要石与三脚椅——献祭与残缺

  片中出现过两个重要道具,一个是镇住蚓厄的“要石”,另一个是铃芽妈妈留给她的小椅子。当然,这两个“道具”在故事中被赋予了人格,一个是名叫“大臣”的小白猫,一个是被小猫施加了诅咒的闭门师草太,所以与其说他们是道具,不如说他们是故事的NPC,超级重要的NPC。而因缘巧合间,二者都或自愿或被迫地承担了镇压邪祟、避免灾难的责任。这代表了舍弃人格和自由来规避更多人灾难(就是小白猫魔性爆发的瞬间喜欢念叨的“要死好多人哦”那种),这种牺牲自我的神性几乎是世界各国的英雄神明传说所共同推崇的。而小椅子从影片叙事的出场就是残缺的——它只有三条腿(其实它的残缺没有明确原因,幼年铃芽在地震中将椅子遗失,十几年后长大的她通过往门将椅子送还给她,这是一个无解的闭环),但即使如此,被赋予了草太人格的三脚椅子依然在奋力奔跑。这似乎代表了劫后余生的人们努力生存的顽强精神。

  献祭与抱残守缺背后,正是作者所呼唤和赞美的,生生不息永不绝望的强悍品格。

  (其实我私下期待的更完美的结局是,铃芽与草太各自化为一个要石,遥遥相望,永镇日本列岛……果然我比较喜欢带悲剧性的结尾啊……)

  (三)灾难与日常——催泪核武器

  在人的生活中,最无情最可怖的莫过于灾难,最温暖最可爱的莫过于日常。按照影片的设定,在闭门师实施闭门之前,要钥匙孔打开,必须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脑补”过程——要想象那些人生活在这里的样子,尽可能真切并与之共情,隐秘的钥匙孔就能打开。于是,铃芽一次次跨越时间的隔阂,让那些人离开前的样子在脑海里复活——

  “早上好!”

  “我开动啦!”

  “谢谢款待!”

  “我出门啦!”

  起先觉得好笑,像是在上一堂日语常用句练习课,但看着看着就笑不出来了,只觉催泪扎心——将冰冷无情的灾难与温暖的日常对立,这在主创的设定中大概就是本片的催泪大杀器吧。包括草太化为要石保护了的东京(不知为何忽然联想到《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拼死保护长安),夜幕降临,人们匆匆走过,浑然不知正在与灾难擦肩而过……这种安于生活的状态,是人类最接近动物的安顺淳朴之时,也是人类最具神性的时刻——好好吃饭,好好生活,极致的温柔,恰是对抗灾难求得生存的最长久的武器。

  (四)“要来我家吗?”——爱是一切的源头

  鲜少有观者注意到,铃芽的故事里真正推动情节发展的,有两处看似平淡却至关重要的台词,他们的语言不尽相同,但含义极端相似——

  “要来我家吗?”

  先是铃芽在自家为草太疗伤时,忽然看见窗台出现的小白猫。铃芽充满爱心地喂它吃了小鱼干,又问它:“要不要来我家呀?”正是这平凡无奇的一句话,点燃了小白猫的“思凡”之心——站在草太的立场上,这是一切灾难的源头,但小白猫却由此感觉到了人类“爱”的力量(后来铃芽面对频频闯祸的它说“不喜欢你”时,白猫顿时小了一圈),并最终由于成长了升华了的大爱,自我牺牲,回到了要石的岗位上,放弃与喜欢的铃芽共同生活。

  再是失去母亲的铃芽被小姨找到,小姨抱紧铃芽,说“我们一起生活吧”,亦代表了铃芽生活的转变,使她走向后来的人生。

  爱的力量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它能使人变狭隘,也能使人变崇高。

  (五)现实主义的力量

  就观感和艺术风格而言,新海诚的作品很难以“现实主义”描述,因为它们太唯美,太浪漫,而公众理解的“现实主义”常常是尖锐的、丑陋的甚至血淋淋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海诚的作品中缺乏现实主义精神。相反,《铃芽之旅》充满了对一切真实的审视,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极易唤起人们对周遭世界的共鸣。比如影片的绝对线索——灾难,铃芽童年的灾难就是著名的311大地震,不仅如此,铃芽和草太一路向北所经过的地方——熊本,神户,东京……无一例外都是发生过大地震的地方。作为“灾难三部曲”的收束,如果说《你的名字》中的陨石坠落和《天气之子》的大洪水是虚构,那么《铃芽之旅》的灾难事件则都是曾经真实发生的。

  除此之外,一些支线情节与次要人物,比如铃芽与小姨之间的代际冲突、草太楼下便利店里的老奶奶和欧美面貌的服务生,都展现了日本的现状——在高度发达高度国际化的背景下,隐藏着婚恋、育儿方面的种种矛盾,以及少子化老龄化的重重隐忧。

  总之,《铃芽之旅》是一部杰作。任何杰作都不能避免缺点,如果非要说《铃芽之旅》的不足的话,大概就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太多,使作品显得有些驳杂琐碎,一以贯之的纯粹性有所减弱——至少,与之前的巅峰《你的名字》相比是如此。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以前我们形容新海诚,可以说他唯美、精致、浪漫;但《铃芽之旅》出现后,我们终于可以说他宏大、深刻、慈悲——这是形容一切伟大作者的语言。

  就像草太的另一段咒语:

  “我知道命如蜉蝣,

  死亡如影随形;

  但我依旧祈祷,

  哪怕只是再多一年、

  再多一天、

  再多一时,

  我们也想要活下去。”

  这是每一个面对灾难的生命的终极呼唤。

  屡败屡战,向死而生——

  这不就是,一切英雄传奇的极致魅力么?

  举报/反馈

上一篇:川剧变脸传承人张业宝在家乡淮安收徒 传承川剧变脸艺术
下一篇:新加坡入籍条件有哪些?持新加坡护照优势有哪些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