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到底能不能成功:猗顿的故事告诉我们还是可以成功的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12
手机版

  发家致富是人们的终极梦想,无数人为了这个梦想付出了各种努力,流下了无数勤劳的汗水,不过事实证明,勤劳并不一定能致富,但不勤劳一定不能致富。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拆迁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看到成功致富的人,总是心生羡慕。其实背后别人也是付出了常人所没有见到的努力,雄厚的背景,祖上打下的基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各种利益的交换。总之不可能是白手成家都能成为富人的。至于各个时期被曝出的贪官,那更是提着脑袋干着玩命的事才打下了金山银山,一不小心还得进去吃牢饭,风险实在太大。

  

  白手起家的事其实少得可怜,但并不代表没有,中国人历来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在这点上也不例外。据记载,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叫猗顿,战国时鲁国人。

  百无一用是书生用在早年的猗顿身上是最为贴切的,这位本姓王的鲁国人因在“猗地停顿”被称为猗顿,结果自己的姓倒却没人记得。当时他的处境穷困潦倒,干什么都不行,养不了蚕,耕不来地。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有一颗善于思考的脑袋,正是这颗脑袋,创造了白手起家的神话,也才让后世之人明白,白手起家可能还是行,虽然机率比较小。

  

  其实他白手起家的几板斧,还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一是善学

  这位读了一肚子书,以为学有所成,前程似锦,那知毕业即失业,但总不能天天靠做梦过日子,梦虽然伟大,但饿肚子也是实实在在的饿。穷则思变,变则通。事实证明他养蚕是不行的,下田耕种更不行,更别说致富了。从事什么行业,干什么事才能一展他的才华,猗顿一直在思考和寻找机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人,从这点上讲,白手起家其实真是一个笑话,世界上哪有白手起家的事。偶然的机会听说当代巨贾陶朱公(范蠡)搬到他的家乡附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近富人总能寻找到发家的门路。作为为天下巨富的陶朱公也不是随便就能见到的。但这位猗顿凭借厚脸皮和耐心,三番五次的找上门去,终于还是逮着机会见到了心中的偶像。见了面陶朱朱公还是送了猗顿八字直言:"子欲速富,当畜五牸"。

  

  二是善干

  陶朱公的真言其实是在了解了猗顿的情况后给的建议,意思就是要先做本小利大的事,玩点鸡生蛋,蛋生鸡,建议他干畜牧业。猗顿可是个聪明人,此话一听茅塞顿开,立马就开干,可见这有了项目和机会,立即开始行动是最重要。

  猗顿寻找了一块水草肥美、适合养殖的土地开始了他的致富创业生涯。这块地也是他被后世之人叫做猗顿的来源。文化人的事当然有文化人的做法,读了一肚子书的猗顿充分利用丰富的知识,和他的三个儿子搞起了立体养殖。根据所养生畜的规律制定不同的养殖方法,比如对雄畜绝育,不同品种进行杂交,这类似于现代化的养殖方法让他大获成功,鸡猪满圈,骡马成群,成了出名的养殖大户。所以后世人说他靠母猪下仔成了大富翁倒也没有说错。

  

  三是善勇

  养殖上的成功,并没有让他停下来,有钱人的世界就是钱越多越好,越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手里有了雄厚的资金,奋斗目标自然也就不同,他把目光投向了制盐贩盐,而他养殖的骡马就是最好的贩盐工具,这成本控制得杠杠的。学到的知识又派上了用场,居然让他发明了垦畦晒盐法,缩短了出盐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盐这玩意在古代可是硬通货,丰厚的利润自不必说。到后期,猗顿积累的财富居然可以达到开凿人工运河的地步,这富甲天下的名声和陶朱公一样。

  

  在山西境内开凿的运河得以让猗顿把盐运到包括西域在内的更远的地方,可这回程不能空手,便从当地换回一批批珍珠玛瑙、珠宝玉器进行售卖,结果发现这玩意儿的利润实在太可观了。

  其实从猗顿的成功可以看到,善学善思善动,并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商机才是他的成功秘诀。如果不愿动脑,不愿动手,不愿找寻机会,白手永远都是白手,起家更是一个笑话。

  举报/反馈

上一篇:秦朝统一六国之谜:司马迁曾数次提及过一个真实到可怕的“预言”
下一篇:“80后”制茶人的故事|汪炜炜:喝出“斗茶会”,吸睛又吸金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