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宋致国:柳泉遗韵——读高晶继中短篇小说随想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12
手机版

  大家看点|人物访谈|文学领地|原创殿堂

  literatureSunday

  2023年 15 期

  

  

  o

  

  《济宁看点 星期天》

  新锐.经典.卓越

  分享原创作品 品味文学人生

  

  柳 泉 遗 韵

  ——读高晶继中短篇小说随想

  作者:宋致国

  

  对于坐八望九的人,一般是被称人之为已到耄耋之年的;不用说那意思只要用上“耄耋”二字,则多指老而无为之人了。然而,当你见到出生于柳泉之侧,退职于济宁教育学院德高望重的高晶继先生时,你则会为之一振:虽然他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了,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幽默、诙谐,更不乏睿智!不信你只要看一下他在他的《中短篇小说集》自序中对于自己作品的谦词,就可足见一斑:他说---我在本世纪初,曾断断续续地写了许多篇貌似小说的东西。这些东西,融容了我对所见人生的观察和顿悟。我想让更多人也能感悟到,大树在得到阳光的同时,也要把根柢扎进黑暗里;每座文明丰碑上,都刻隽着善良和残暴。有人称这为社会生态平衡。

  能够读懂这种论断很不容易。

  “难得糊涂”的审美观,不完全是和稀泥,而是秉持了中庸哲理。那老槐、老松因为能藐视和不惧风雨,才被尊老称圣;那石敢当、经峪石之所以巍然自我,就是他门看透了人生乱象,能够泰然处之……

  为什么生于柳泉之侧,自幼饱受蒲老夫子《聊斋志异》浸洇的高教授会是在“本世纪初”才“断断续续地写了许多篇貌似小说的东西”呢?当然,这是因了他退休之前一直是全身心的致力于整个济宁市的语文教学教研工作,而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爱好;而只有闲下来,“感悟”透了,才“乐在赋闲动文思”;一发而不可收的写出了《玉鸳鸯》、《五柳滩》《进城》……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

  但是,纵观高晶继先生的小说,虽然其“自幼饱受蒲老夫子《聊斋志异》之浸洇”;却在他如今的中短篇小说里,再也难觅妖魔鬼怪的影子,而却达到了启人深思的“初衷”。

  比如,在他的小说《五柳滩》中,作者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陶乐”一家三代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发财致富、升官发财而最后“回头是岸”的故事。主人翁陶乐自“文革”开始,即如鱼得水,升官发财、监守自盗、拍马逢迎,可谓一路官运亨通。既当了局长,又搂钱多至数千万的“红利”。其儿子“淘沙”自幼聪慧,高中毕业即考入了万人向往的人民大学;本来是想着接下来儿子应是前途无量的时候,儿子却自己“遁入空门”--考取了中国佛教学院研究生要当和尚!并力劝其父弃恶从善,“回头是岸”……

  在这么一个大起大落的故事里,作者并没有借助狐仙鬼怪的故事来阐述他的人生主题,而是从艺术手法上延续了柳泉遗韵--借助陶乐与他的老先人“陶渊明”的穿越、梦幻完成了他的思想转变。

  “文革”,一直是如今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作者在小说中对此不作枉评,只用了一个细节:

  “王卫彪”用力抽了抽鼻子,准备了一大口痰,猛然向“陶乐”回击,而狡猾的陶乐早有准备,他用一枚特大的林副主席像章,准确迎挡,那口痰全部吐在像章上。陶乐举起像章,声嘶力竭地喊,战友们,都要看清了,都看清了,王卫彪把痰吐在林副主席像上,这是现行反革命啊!《公安六条》上规定,谁反对林副主席,谁就是反革命……

  结果,就是这么一口痰,“王卫彪”立马就成了“现行反革命”;接着人群里就有了——打倒王卫彪!打倒王卫彪!的革命口号!当然,“王卫彪”就稳稳的成了“现行反革命”。然而--故事的发展是林彪猛一下摔死了,国人猛一下都哑巴了。对于“王平案”的处理更哑巴了——公安局说,当时根本没有立案,无反可平,只好不了了之。王平就当了无业游民。而陶乐则借助一口痰击倒了王卫彪,自己顺势得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先造反派头头,后革委会成员,再副局长,局长……

  十年南柯梦,纠正一瞬间;“文革”谢幕了,一切都在“落实政策”;陶乐良心发现到王平家谢罪。王平铁青着脸,正准备狠狠搧他两巴掌。陶乐扑通一下跪地磕头,并说,平哥,啥都不用说了,明天你到我那里去上班工作。这把王平惊呆了......——这行么?......

  行,行! 中,中!我这局长说了算。你去当我办公室主任,你的办公室,已经准备好了……这就是作者为我们构勒的“文革故事”。故事中的“陶哲”、“陶乐”两代一直都是钻营进取,积极入世,顺风顺水,心想事成;不料到了陶乐的儿子淘沙,眼皮底下却出了个叛逆之子,真可谓是陶氏家门不幸!陶沙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很优秀,陶家也就自觉很有底气,看好未来。一家人都希望淘沙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政法,将来从政当官,当大官。可到了人民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将要被保送硕博连读时,淘沙却出乎意料地,考取了中国佛教学院研究生。这下把全家人惊蒙了,气炸了。这简直是大义不道! 佛教虽不是邪道,但是,将来当了和尚,不仅不能升官发财,还要断子绝孙!

  原来,自从小学音乐课上《送别》歌曲“晚风拂柳笛声残......”的旋律起,在小淘沙心灵深处便埋下了别样的意趣、诗境。大概就是清幽,冷峻。这奠定了淘沙的秉性。因而,在大学期间淘沙就把弘一大师的著作逐一翻阅,于是,李叔同的影子就越来越挥之不去。这大师是人?是鬼?是仙?虽是一时弄不明白,但心灵倾向却是日趋相近,甚至越来越近。在弘一大师的启迪下,淘沙把政治、哲学、社会、宗教融汇贯通,思考出一个对自己确实有用的课题——当下,怎样解救父亲,怎样解救自己,怎样走一条务实的人生之路。这很有普世价值。当下社会实在急需。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从人民大学“落荒”到佛学院,这行举,的确让家庭和熟人都很觉怪异,甚至不可思议……

  看着儿子淘沙摘的“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弘一这句话,陶乐觉得简直就是对着他陶乐说的。

  于是,陶乐不由自主的就回忆起自己靠着毁坏别人上升,借助不义之财攀爬的这一生:

  当轰轰烈烈狂潮袭来时,我不是保持冷静,静观其变,而是盲目追风,积极参与,结果惨重地伤害了发小张平。当刚听到“砸三铁、改制”消息时,我就急不可耐地助推,把国有资产轻易分给了个人,助推成“下岗潮”,制造出一段心酸、沉重、可怕的历史。下岗是经济体制改革中枉顾多数人利益的犯罪。是国家管理过程中对弱势群体的漠视,是对共和国功臣的无情掠夺和伤害。而我陶乐自己不能“志正守确”,而是搧风点火,推波助澜。现在,看来,我已经下滑到“身败......名亦不保”的断崖……陶乐继续坐着高兴。第二天早饭时间,陶乐仰在床上死了。淘沙抚摸着冷硬的老爸,急哭了。“陶乐啊,你的儿子淘沙救你于危难之中,这实在难得啊,他比我的儿子强多了。我的五个儿子个个都稀松,我曾写顺口溜骂他们——“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都不爱文术......不识六与七......”

  正是在这“关键”时刻——陶渊明“又”来了。

  小陶沙给老祖宗递上一杯清茶,说,老祖宗啊,您的诗章、人生我都研读了,我敬佩您人格高洁,卓然古今;诗章隽永,贵超群品......

  老祖宗感慨地说:我所处的那个时代,门阀观念很浓重,咱陶家由门阀衰败,又自视清高,虽说赢得了后世的认可,但就当今来看,我这一生就很不务实。我先是崇尚孔孟,积极入世,后又信奉老庄,消极退隐,自称“五柳先生”。其实,现在看来,很空虚清苦。我自生自灭,也把自己的孩子耽误了。沉痛的教训!小淘沙啊,你能综合各家学说,求真务实,学以致用。你把你老爹救下来,让他退隐思过,并把余热奉献出来。你通过考察、协调、运作,把你爸的那宗3000万元的“红利”,贡献给五柳滩乡镇的幼教、小教事业。让你爸和铁哥们多年的隐忧变成了欢快。你是成功的,家庭也就是成功的。你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这给当今的知识青年,树立了标杆。

  这人啊,就应该积极进取。你比你老子们都强,咱陶家有希望了,这五柳滩更有意义了。

  当晚,陶渊明带着高兴,飘然回归柴桑……后来,在《陶渊明集》里看到一张纸条,上写:我高兴,我走了……这,就是他们陶家老祖宗“教化”的结果: 这,就是作者借助“柳泉遗韵”而做的探索。应该是和蒲松龄的狐仙、魔怪所起到的作用异曲同工吧!

  其实,这样的写作手法在高晶继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里,几乎随处可见。比如在《来电话了》中,“刘禺”的梦见成克杰、胡长青、李真等死鬼们;在《荷哉,美哉》中的“小山湖”向来出美女,但是人们都觉得从来没有出过双莲这么美的姑娘。于是,人们就自然而然的想起来湖上的神话传说……故,读高晶继先生的小说,你且不要走马观花;要细读、慢品,才能出“味”呢。

  

  编辑:筱静 编审:亚惠

  简介

  宋 致 国

  

  宋致国,山东微山人,济宁医学院退休;曾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巜青年文学》发表过散文,小说;岀版笔记体小说《大运河上宋家闸》一部。

  

  【评论】诗人冰虹,冰雪样的噙着幽香 ——品冰虹詩《虹花正好又开一朵》 肖云

  【评论】冰虹和她的诗,我余生的暖阳 一一读冰虹诗《离梦乡最近的地方》有感 高全艳

  【评论】冰虹诗,冰轮迷榴月,虹约汨罗魂 ——读冰虹诗《迷情榴月》 紫年

  【评论】冰虹如诗 诗意人生 ——追踪诗人冰虹的小说 作者:位长安

  《济宁看点》法律顾问:山东舜翔(济宁)律师事务所

  法律问题请拨:13371211587(杜飞律师)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表内容、图片、文字、字体等版权信息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其中的内容与图文等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请在发现之日及时与本平台(联系方式:QQ:1067959582)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民间故事:周处除三害
下一篇:寻觅那记忆里的小院,只是少了那个讲故事的人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