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故事一箩筐(一)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12
手机版

  

  图文:遥儿

  趁着清明回老家拜祭祖先和父母,顺便在这里长住一段时间,重温一下儿时的时光,那一段永远也不会再回头的岁月。

  故乡,是一缕永不老去的乡愁,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如今的生活多么的丰盈富足,对于儿时的成长历程,有父母姐妹围绕在身旁, 有许多的亲人和小伙伴的欢歌笑语的那些时光,不用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待我从头的细细的,说与你听。

  我的老家,在广西的一个边远山区,村与村连接,被大山围绕着,说边远其实也并不是十分边远,村的不远处就是墟镇,有小学,有中学,如今还多了幼儿园,一条条的村落,一片片的稻田,一座座的青山,看上去也是挺热闹,山清水秀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边远落后。

  我就出生在这被青山绿水围绕着的上百条村庄中的一条,名为水岸村。

  水岸村,顾名思义,必定与水有关,就是村前有一条潺潺流淌的清澈的小河。而这条小河,我们小时候就管它叫江。因为这条小河平常是不算太大水,不算太猛,也很清澈,可是一下大雨一发洪水的时候,这条小河就瞬间变成了汹涌澎湃的江了。

  那些亲澈干净的河水,一下子就变成了滚滚而流的黄泥汤,所以这小河就成了我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江了。

  

  这一条江孕育了我多少儿时的美梦啊!曾多少次与小伙伴们在这一条江里捞鱼摸虾,在这一条江里戏水玩耍,无数次的看着这条小河变成了滚滚而流的黄泥水,也曾无数次摸索着踩着黄泥水下的石板桥去上学。也曾无数次的天刚蒙蒙亮时去挑水回家饮用。

  因为我们村不适宜挖井吃井水,说是井水里面含氟量高,所以一条村的人们都是一大早就去挑这条小河的水回去饮用做饭。我小小的年纪也成了这挑水大军中的一员。家里不是我去挑,就是姐姐去挑,因为早上母亲要做饭给我们吃,吃完饭才去上学。

  早上的饭通常都是吃一些粗粮,几条番薯或一些玉米,有时候是水捞饭,湿湿的米粒伴着米汤,用猪油和盐拌一下,就是一碗香喷喷的猪油拌饭了。

  那个时候,能够吃一碗香喷喷的猪油拌饭,可高兴了,也非常满足,然后欢欢喜喜地背着小书包,走过那条石板桥,去对面的学校上学。

  时隔多年,我又一次回到这里,看到了我的小山村,看到了我曾经在里面读书上课的古立小学,中学。走过了那一条,留下了多少的足迹,多少的童年往事的古街。

  

  几十年的变化,并不是太大,古街依旧,变化大的反而是人,许多的人都难得再见一面了,年轻人都往城里跑,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每次看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都有点茫然,不知道怎么她是谁。是的,不管景物怎么变,都没有人变化的那么快,那么大。这一晃眼间,许多从前还是壮年的人而今都变得很苍老了。

  由于母亲的缘故,这十乡八里许多老一辈的人,都认得我们几姐妹,可能是样貌上有点像母亲吧。

  我的母亲,是一个赤脚医生,接生婆,为这十乡八里的乡亲看病接生了一辈子,在这里可以说颇有影响力,所以许多老一辈的人都会感激她,不会忘记她。

  而我,我们几姐妹,因了母亲是一名赤脚医生, 接生婆,而多了许多成长的经历。

  小时候,因为母亲经常半夜里要出去接生,把我们留在家里,而害怕。也因为母亲白天在卫生站上班,经常跟着她去卫生站,多了与人接触,也多了与那些中药接触的机会。

  记得母亲把一捆捆的党用用铡刀铡成一小段一小段,我说我也要铡,可一边铡一边偷偷把党参放到嘴里。看着母亲给人把脉,我说我也要给人把脉。这小小的熏陶,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没有做成医生,可对中医也是有了一种由衷的喜欢,这也是因了母亲的缘故吧。

  那天走过老街,我问姐姐,”31公还在吗”?姐姐说,“在呀在呀,指着前面那个卫生站给我看。嗯,依稀看到里面的31公,头发银白,精神爽朗,还是非常健康的一个人。他就是母亲生前在卫生站上班时的同事拍档。

  时过几十年,故人仍在,而我的母亲,早已长眠在了家乡的青山里,默默无闻,与世无争。

  想想,心里又觉得十分的怅然,可是世事就是这样,完全不到自己控制,也只能够接受无常,接受命运的安排。(未完续读)

  举报/反馈

上一篇:《次第花开》:有强大的柔韧性,才能熬过人生低谷,不轻言放弃
下一篇:《忠犬八公》票房破亿!人与狗的老故事为何依然感人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