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大智慧,中法建交的幕后故事
前言:4月5日至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引发了许多人关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每逢法国总统访华,中国都会提到一句话:“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提及往事,是中国人念旧情,不忘老友的表达方式。
这话还得从风起云涌的1964年说起,毛主席和戴高乐成功推动了中法建交,毫不夸张的讲,中法建交就像一颗“炸弹”,震撼了整个世界。
时至今日,这段往事依然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与思考…
深入研究,准备充分
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酷爱读书。但近几十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说法认为毛主席只喜欢钻中国古书,不太愿意读西方著述。这是完全错误的!
事实上,毛主席认真研读了大量西方著述。这其中,关于法国著述是毛泽东的阅读重点之一。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年代,毛泽东都特别重视借鉴法国历史的经验教训,也特别重视推动中法两国的关系。
在战争时期,毛主席就多次谈到拿破仑战争中依靠农民、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等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时,1950年6月中旬,毛主席就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只有法国在拿破仑第一时代以前比较彻底地分配了土地”。
1974年上半年,法国总统蓬皮杜生了重病,4月份去世了。而就在此前几个星期,毛主席就成功预言下届法国总统是吉斯卡尔·德斯坦。而当时德斯坦既年轻,呼声也不高。
前法国总统 吉斯卡尔·德斯坦
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 :毛主席是非常了解法国政治的,并且还有很正确的判断力。
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就希望和西方经贸往来。但后来因为美国牵头率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和禁运,各项往来无法正常开展。
法国虽然也是属于西方国家阵营,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民族性格特点,以戴高乐为代表的法国政治家,对中国有相对正确的认识。
戴高乐把法国定位为“东西方沟通桥梁”,跳出意识形态束缚,要做一个独立自主国家。能否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对法国能否恢复国际大国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只要涉及到亚洲事务,如果没有中国参与,那还谈什么?
所以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就和法国总理兼外长孟戴斯·弗朗斯进行了两次友好的商谈。1956年9月,党的八大举行。50多个外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应邀参加大会。其中,毛主席在与法国代表团的谈话中体现了他对法国的格外重视。
对中国而言,如果能跟法国建交,那么非洲一大批法语系国家(包括未独立的),如尼日尔、中非共和国、乍得、喀麦隆、贝宁、科特迪瓦、吉布提等都会随之跟进与中国建交。
从贸易方面来说,中国需要拓展贸易空间,突破美国的全面封锁,在西方世界找到贸易伙伴。而法国企业界也有意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那么,我们急需的材料和设备可以从法国获得,这对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非常有利。
从政治方面来说,法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欧洲领导者之一、是西方阵营中重要成员,中国要打破西方的政治包围圈,法国是重要的突破口。
所以在1956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与外宾谈话时强调了重视做中间地带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法国是中间地带的国家。所以在毛主席看来,中间地带的国家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争取他们与中国友好相处的。
戴高乐总统与富尔总理,二人为中法建交做了突出贡献
求同存异,转危为机
但中法之间存在一个原则性矛盾:中国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这自然就坚决反对法国的殖民主义。
具体表现为两个障碍:北非的阿尔及利亚问题与东南亚的越南问题。
不过在1954年5月7日,越南人民在奠边府战役中取得了抗法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法国被迫撤出印度支那。这为法国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清除了一个障碍。
但在这年的11月1日,阿尔及利亚爆发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而中国坚决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正义斗争。1958年9月19日,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成立。中国于9月22日予以承认,成为第一个承认阿尔及利亚的非阿拉伯国家。
如此一来法国政府沉不住气了,1961年2月8日,法国派一位参议员(后来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到中国,他转达了戴高乐的态度:法国愿与中国进行建交谈判,但前提是中国停止支持阿尔及利亚。
于是毛主席将计就计,决定“帮助”法国在阿尔及利“脱身”,也让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并借此消除这个纵横在中法关系中的障碍:
一方面,毛泽东鼓励阿尔及利亚人民坚持斗争。1960年9月30日,毛泽东会见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总理阿巴斯时说:“你们进行了六年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支持你们。正是由于你们的战争的人民性和正义性,所以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援助。现在是八十万对四万,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相当大,但未来是你们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第456页)
毛主席会见密特朗
另一方面,毛泽东又劝说法国政府在阿尔及利亚及早收手。毛泽东对参议员(密特朗)说:
法国虽然和中国之间有各种墙,但是这些墙并不高,我们越的过去。”
意识形态的墙和社会制度的墙,只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是可以拆掉的。我们与法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这也是暂时的
“法国想征服阿尔及利亚人民是不可能的。你们首先要用诚恳的态度和阿尔及利亚谈判,这不仅对阿尔及利亚有利并且对法国也有利。”
“但是,谈判必须在双方平等的地位上,不能像过去戴高乐要别人投降,要人投降怎么能谈判呢?”(《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第537-538页)
参议员密特朗回国后,把毛主席的意见转告了戴高乐,阿尔及利亚非但不是法国钱袋子,反而是消耗法国国力的无底洞,中国不可能放弃对反殖民反霸权运动的支持,法国早放手,早有利。
不出毛主席预料,1962年2月,法国终于同阿尔及利亚签署了《埃维昂协议》,结束了历时七年半的阿尔及利亚战争,阿尔及利亚取得独立。第二个中法关系的障碍也被清除。
顺应局势,水到渠成
2018年,戴高乐的侄儿贝尔纳回忆:“他(指戴高乐)很早就十分关注中国这个‘比有记载的历史还要悠久’的国家。他多次对我说,中国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文明,还曾略带神秘地告诉我,说不定在下个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世界需要中国。因此,他决定与中国领导人展开合作。”
1963年8月20日,一贯对新中国怀有友好情感的法国前总理富尔,通过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提出再次访华的要求,希望能再次见到中国领导人,并就当时国际局势及法中两国关系交换看法。中方很快同意并邀请他10月份来访。富尔收到中国外交学会的正式邀请后,立即去巴黎见了戴高乐。戴高乐对他说:“您要作为我的代表前往中国。”
同时戴高乐还将一封亲笔的、实际带有授权性质的信件交给富尔,委托他同中国领导人商谈法中建交问题。
毛主席与富尔夫妇
毛主席也认为,中法建交的时机已经成熟,只要戴高乐在台湾问题上愿意接受一个中国的立场,中国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因此,自从富尔10月21日抵达北京后,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与富尔的谈判进程很快取得决定性进展。毛泽东于11月2日,在周恩来、陈毅的陪同下,在上海会见了富尔夫妇。
毛泽东说:两位来得正是时候,要把两国正常关系建立起来。我们这个协议(《周恩来总理谈话要点》),还有人会反对,就是美国。富尔表示,法国奉行独立政策,不需要征求美国意见,可以自己作出决定。
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宣告中国与法国正式建交。法国因此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
同年5月27日,法国首任驻华大使佩耶抵达北京,31日递交国书。6月2日,中国首任驻法大使黄镇抵达巴黎,7月6日递交国书。
总结
可以说,如果没有毛主席为核心第一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运筹帷幄,就不会取得如此丰硕的外交成果。
1973年毛主席会见法国总统蓬皮杜
本着以史为鉴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希望马克龙总统能继承戴高乐将军的独立精神。和当年中法建交一样,给所有的欧洲国家树立一个标杆,不要做“某国”的附庸!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