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主题教学活动是实施幼儿生命教育的一种优良途径?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13
手机版

  文|箫紫圜

  编辑|阿巴阿巴

  

  环境作为隐性的生命教育途径其效用是被动的、不可预测、见效缓慢的,而渗透式的途径则不够系统,难以全面兼顾。

  不仅难免影响原有领域的教学,而且易于导致生命教育边缘化、形式化。

  

  早在上世纪末,就呼吁要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专门的、系统的生命教育。

  就渗透式生命教育与专门的生命教育作出过深入的比较分析,指出渗透式生命教育不仅难免破坏原有课程教学的独特性,而且也难以保障生命教育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我们曾花了不少笔墨探讨过幼儿生命教育的独特性,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目的、价值追求、基本内容和教育教学原则。

  为了保障幼儿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完整性、系统性、专业性与有效性,必须通过专门的生命教育教育教学活动来实施、落实,或者说,专门的生命教育教学活动是实施幼儿生命教育的根本途径。

  

  按照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性质与类型,专门的幼儿生命教育教学活动呈现出不同的样式,主要有学科式教学活动、主题教学活动与方案教学活动。

  通过具体的案例一一做出说明。学科式教学活动。学科式教学活动是指把生命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或领域课程。

  按照知识与经验的逻辑顺序从中选择内容,根据知识与经验的结构设计教学活动,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主导,按部就班地提供生命知识、经验和技能训练的一类高结构化的教学活动。

  它是许多幼儿园最通用的教学活动方式。结构化的学科教学活动能够保证知识与技能获得的效率。

  

  但也易于陷入经验的不完整性或割裂、情感与体验边缘化的困境,因此,重视情感与体验的幼儿生命教育还需其它教学活动方式的补充。

  主题教学活动。主题教学活动是实施幼儿生命教育的一种优良途径,能够较好地契合幼儿生命教育的特殊性质和主要原则。

  它可以选择特定的生命教育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创设一系列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既可以联通多个领域。

  也能够包含多种类型与风格,可以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感性经验到抽象认识地逐步推进,使教育教学从扁平趋于立体,能够提供真实生动的生命体验和多元丰富的情感刺激。

  

  从而促使其生命教育意蕴更加鲜活、丰盈、饱满与完整。除了以上两种教学活动形式,还可以通过方案教学活动来开展幼儿生命教育。

  方案教学是一种比一般的主题教学活动的结构化更低的教学形式,把方案活动的特征概括为“由儿童或教师发起的深层次探索活动,旨在答复儿童提出的问题,以儿童的兴趣为导向。”

  方案教学更多地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一般没有固定的目标和确定的进程,随着活动的进行,活动目标和内容被不断调整与修正,表现出更明显的生成取向。

  因此,方案教学比较适合那些需要深度探究的主题。

  

  幼儿生命教育课程就囊括一些极具探索性而又契合幼儿兴趣的内容,诸如生长发育现象及进程、生与死亡概念、生命所需的条件,等等。于是,幼儿生命教育也可以采用方案活动形式。

  方案教学活动能对生命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而且活动内容与进程具有明显的统整性,与幼儿整体学习的特征较为契合,能够让孩子们收获更整全与个性化的生命体验。

  然而,方案活动通常比较费时,难以保证教学效率,而且难以把控,对教师的要求极高。因此,只宜作为幼儿生命教育的一种辅助教学途径。

  

  “一日生活皆课程”现已基本成为幼儿教育界的一条真理与共识,它言简意赅地表明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对幼儿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教育价值。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特指除正式教学活动之外的在园日常生活环节,包括入园、晨间活动、早操、喝水、如厕、点心、就餐、午睡、起床、盥洗、户外散步、离园等环节,每个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基本大同小异。

  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是幼儿生命在幼儿园这个场所中的自然展开与生动呈现,原本就具有自然而朴素的生命教育意味,理所应当地成为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日生活环节作为幼儿在园现实生活的典型事件,每日循环上演,本身就是一种幼儿生活方式的常态化实践或练习,经过认真合理的规划与组织,能不断促进幼儿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感受、理解与体验。

  

  幼儿通过自动模仿教师或其他同学等榜样角色、教师的有意识指导以及个人长期的反复实践等方式,逐渐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朴素生命教育。

  例如,喝水、点心和午餐等环节就是训练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与卫生习惯、促进对食物的认识与情感等的天然机会。

  因此,幼儿园要重视对一日生活环节的教育性利用,对孩子们的在园日常生活实践进行监督和适时的指导。

  至少保障这些环节作为一种健康的、良好的、有序运转的生活实践方式给予幼儿积极、正面的教育影响,而不是任其自然、不管不顾而使幼儿一日生活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以致给幼儿造成负面影响。

  

  而且,一日生活环节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地主动开发,被赋予更深刻更丰富更浓厚的生命教育意义。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某些环节,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添加一些富有生命教育意义的内容或元素,增加这些生活环节的灵动性和生命性,从而拓展和深化其生命教育意蕴。把某些生活环节仪式化就是一种可取的方式。

  例如,早晨入园后可以进行问候仪式,教师和所有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互相问候致意,倘若仅止于此,那么其生命教育意义还并不鲜明、突出。但是通过添加一些富含生命元素的语言和动作,则能极大丰富其生命教育意蕴。

  

  当大家一起吟唱本章语言活动案例中的那首歌谣时,这一生活环节的教育性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就被赋予了更多的灵性和情感,平添了浓厚的生命气息,从而升华为一种颇具感染力的生命教育样态。

  对世界的善意、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对教师与同伴的依恋与友爱、对他人与自我的接纳、对生活的美好感受与积极情感,等等,都会慢慢地从孩子们的生命中滋长起来。

  还可以在午餐时添加餐前感恩仪式,在离园环节添加离园仪式。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是决定一所幼儿的人性气息、生命品性和教育底蕴的关键要素,它为幼儿提供着最深刻、最持久也许是最本真的教育。

  

  诚如怀特海所言:“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幼儿园的每日在园生活实践日久天长地从多个层面形塑着幼儿的现实生命,是渗透幼儿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除了常态化的一日生活活动,幼儿园还会不定期地组织其他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包括节日庆典、季节性出游、户外远足、参观、访问、生日聚会、毕业典礼等,这些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能给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带来综合、广泛的影响。

  其中,不少这类活动原本就体现出比较明显的生命教育意味,适合用作渗透幼儿生命教育的途径。而且,这类活动便于发挥园所资源优势,彰显园所的生命教育特色。

  

  主题教育活动,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围绕事先选定的主题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将多个学科或领域的教学内容综合或融合到一个网络之中,围绕主题而展开一系列密切相关的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是一种先确定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或内容,再根据内容设置活动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具有相对性和可变性。

  根据发起者和结构化程度的不同,主题教育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以教师的教学为主线的主题教育活动和以儿童自我探索为主的主题教学活动,瑞吉欧的方案教学就是一类以儿童自我探索为主的主题教学活动。

  

  相比于学科或领域教学活动,主题教学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更低,易于照顾到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要。

  且由一系列教育活动组成,能够为幼儿提供比较完整的经验。幼儿生命教育也可以以主题教学活动的形式来开展。

  举报/反馈

上一篇:四维全景校政数字文化展示系统智慧教室解决方案
下一篇:民间故事:妈妈介绍的男人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