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人研发团队薪资近1个亿 鹰瞳科技高薪福利下仍陷深度亏损
(原标题:114人研发团队薪资近1个亿 鹰瞳科技高薪福利下仍陷深度亏损)
科创公司的福利待遇有多好,从鹰瞳科技的财报中可窥一斑。去年鹰瞳科技研发团队共114人薪资近1个亿,然而在高薪福利下,鹰瞳科技仍陷深度亏损。
3月23日晚间,鹰瞳科技发布2022年度报告显示,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下降1.32%;净利润为亏损1.83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8.21%。
“一眼可见十年疾病”的医疗神话故事
鹰瞳科技成立于2015年,至今已有8个年头,凭借“眼底一张照片,就可以预测未来十年身体的疾病风险”的医疗神话故事而备受资本追捧。
天眼查信息显示,鹰瞳科技IPO前已经经历了共计9轮融资,累积融资金额超过12亿元,投资者中不乏复星集团、搜狗、平安创投、中航信托等国内头部企业或投资机构。
2021年11月5日,鹰瞳科技(鹰瞳Airdoc)正式登陆港股,发行价75.1港元,募资15.66亿港元,被冠以“医疗AI第一股”之名号。
作为中国首批提供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与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鹰瞳科技宣称公司以视网膜影像、多模态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在医疗机构和大健康供应商中实现对慢性病的无创、准确、快速、高效且可扩展的慢性病检测及辅助诊断,简而言之就是“一眼可见十年疾病”。
这样的医疗神话故事似曾相识,业界最为著名的当属硅谷“女版乔布斯”伊丽莎白·安妮·霍尔姆斯(Elizabeth Anne Holmes),她创立的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曾宣称开发出“一滴血和一台仪器”可检测上百种疾病、甚至可检测癌症的革命性技术。
这样的医疗神话,让霍姆斯成为资本的宠儿,大量专业VC机构罚款为其疯狂。据悉,theranos融资超过9亿,公司估值最高时达到90亿美元,霍姆斯30岁时即登上了福布斯全球前400位富豪榜。
然而在聚光灯下,霍尔姆斯和Theranos的骗局最终还是藏不住。2015年,《华尔街日报》一系列报道揭露了Theranos公司的欺诈手段,包括用西门子的产品冒充自己的技术,威逼利诱研究人员伪造检测结果等等,最终Theranos被证实所宣称的颠覆式技术并不存在。2022年11月,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因欺诈投资者罪名被判入狱135个月,“一滴血”忽悠全美的医疗神话故事终结。
相比之下,“一眼可见十年疾病”的医疗神话似乎要靠谱得多。据研究表明,眼底是唯一能直接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通过眼底检测能够反映的疾病有1000多种,常见病200多种。
然而“一眼可见十年疾病”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下,现实情况里很难达到。鹰瞳科技创立之初曾试图向肺结节、AI分诊、CDSS等多个研发方向进发,在几无斩获后2018年选择聚焦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识别领域。
截至目前鹰瞳科技有三大人工智能SaMD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 (1.0)旨在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协助医生做医疗诊断;Airdoc-AIFUNDUS (2.0)旨在辅助诊断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irdoc-AIFUNDUS (3.0)则旨在辅助诊断病理性近视及视网膜脱离。
三大产品中仅Airdoc-AIFUNDUS (1.0)拿到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Airdoc-AIFUNDUS (2.0)刚完成临床实验,商业化尚需时日。不过从已商业化的产品来看,即便拿到医疗器械证书,商业化也非易事。
114人研发团队薪资近1个亿 收入不够开工资
近年来,鹰瞳科技营收增长几乎停滞,而亏损则在持续扩大。2019—2022年期间鹰瞳科技的营收分别为3041.50万元,4767.20万元、1.15亿元和1.1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分别亏损0.87亿元、0.80亿元、1.43亿元和1.80亿元,2022年亏损进一步扩大。
持续亏损背后,鹰瞳科技运营费用居高不下。2022年鹰瞳科技的销售开支为1.00亿元,同比增长了37.8%;行政开支从2021年的0.77亿元上升至0.80亿元;研发开支从2021年的0.64亿元激增至1.26亿元,同比增长95.4%。
而这些费用中大部分则是员工的薪酬福利支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鹰瞳科技有297名员工,总薪酬成本(包括股份支付)为人民币2.16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30亿元,意味着鹰瞳科技的收入还不够给员工开工资。
以研发支出为例,2022年鹰瞳科技的研发人员为114人,研发支出为1.26亿元,同比增长95.4%,该部分支出已经超过公司全年营收10.5%。而这1.26亿元的研发支出中员工的福利开支达到了9230.4万元,人均薪资达到80.97万元,而产品开发支出则只有1044.60万元。
可见作为一家成立时间只有8年的科创公司,鹰瞳科技出手可谓十分阔绰。但是在造血能力严重不足,业绩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公司并没有想着量入为出,开源节流,而是以“吃干抹净”式的给自己发高薪福利,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值得怀疑。(内容来源|商业华观)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