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中学课本农业基础知识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17
手机版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我正在湖北通山县楠林中学读书,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要革命,教材要改革的浪潮,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进行,面向工厂和农村,培养社会主义新型的劳动者。教材课本也改为,数学,语文,政治,物理(工业基础知识),生物(农业基础知识)。

  

  湖北通山县处于丘陖山区,我就读的楠林中学建在一面靠山的山脚下,山上树木茂盛。几排朴实,简洁,明亮的教室和校舍,宽阔的操场。四处散发着泥土树木的清香,具有乡村中学独有的特色。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教材,农业基础知识内容理论联系实践,面向农村生产,科学种田,农作物栽培,植保,畜牧生猪饲养,天气气象对农村作物的影响等等。学校有校办农场实验田,按季节种植小麦水稻和其它农作物,锄草,施撒化肥,播种,收割,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农村实际飼养畜牧生猪,防病治病和科学喂养,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为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知识青年回乡务农,提供丰富农业知识,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服务

  

  这批中学课本,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是那个年代的教学,教材改革的产物,而且每个学期到农村或工厂,学工学农劳动一个月,延续到1974年12月。也是我们中学时代的亲身经历和体会。

上一篇:2023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时,请明确这3问!
下一篇:为201个闪耀的梦想加油!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