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授课 2022年“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圆满收官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近日,2022年“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圆满收官。在为期6个月的学习中,共有8位院士、16位特邀专家通过院士公开课、小班课程分享、小组学术讨论会等方式进行了知识分享,总课程时长近200小时。

  该培养计划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能源学会、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共同发起,主要服务于中青年人才,专注于引导和推动立足于中国特色的能源技术创新,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能源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丰富不同种类能源的供应,实现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为我国持续培养高质量的能源与环境领域青年人才。

  该项目课题设置紧跟世界能源与环境发展趋势,涵盖先进储能技术、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绿色矿山、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等七大重点、热点领域。其中每个领域都有至少一位院士和两位行业专家坐镇教学。这些学术“大咖”中不仅有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院士和研究员,还有来自自然资源部的资深政策理论专家,以及来自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学员们跟随这些学术“大咖”,通过系统的学习交流,形成贯通产、学、研、用体系的学术闭环。而首批81位学员更是优中选优,涵盖了高校、企业、政策法律等多个领域,项目为这些杰出青年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能源转型的同时,中国还要保持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进步,这就需要大量的能源与环境人才支撑。在这场划时代的能源革命中,产学研一线的青年学者担负着重要责任。

  2022年“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响应“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通过行业课程及学术交流助力我国能源与环境发展的人才梯队建设,为推进我国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认为,能源与环境领域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广大青年人才不断获取新知识,以较高的科技素养助力提升生产经营水平。青年人才培养是大力推进“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是现代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 [邵然 摄]

  项目授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认为,“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加油站”,可以为其提供相互交流、开阔思路的平台。同时,他也强调:“在科研的道路上,要经历很多波折和艰辛,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迎接挑战、迎难而上,接过建设能源强国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新知小学组织学生到陕西自然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
下一篇:考上了研究生,却没有庆祝,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