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找准学校发展的行动坐标 | 学术年会交流集锦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成陶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已经圆满落幕了,本次学术年会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让现场与远端学习的老师们有很大的收获。今起,我们从中遴选出了一些参会者学习的感悟分享。

  追寻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找准发展的行动坐标

  成都市锦江区东华小学校长 陈婷婷

  参加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六届学术论坛,同时作为本届校长论坛的主持嘉宾,近距离目睹了成都领头羊学校的治校理念、办学特色与师生成长路径,深切感悟到学校文化是有意义的解释科学,其在学校教育愿景、制度建设、课程实施、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方面的价值引领与意义关照。扎根中华大地办教育,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宣言,要植根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地域文化形成自己学校的教育哲学,追寻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找准自己发展的行动坐标。要让学校文化的灵魂与载体浑然天成,既要躬耕不辍行路不止,又要抽离大地仰望星空,让文化的关照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人格,才能诗意地栖居在教育的沃土,让理想化为现实。

  做学生茁壮成长的精神引航者

  成都市回民小学副校长 刘莉

  第一次听成尚荣先生的《在“来去”之间生长教师精神》,折服于其大思想、大精神、大格局、大情怀,是我心目中心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教育是师之良知,亦是与生共生长”,耕耘教坛,我们当存善致良知,行不言之教,敬畏良师之天职,以学生生命成长为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关注学生的现在,着眼民族的未来,做学生茁壮成长的精神引航者。

  课程是培养学生的根本路径

  成都市人民北路中学副校长 郭建辉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于3月27日~4月3日,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举行年会。年会期间,专家讲座、研究课、各种展示等“精神大餐”不断上演,让人直呼“过瘾”!

  29日上午的课程讲座,当成都十二中领导介绍他们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呈现学校与科研机构、大学等合作开发的劳动课程时,我心里是不太服气的。毕竟,这些离类似人北中学这种“袖珍学校”、对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讲,真的是“高大上”,却又“可望不可即”。但是,十二中领导随后展示的劳动课程,却让我眼前一亮:教室里学生的课桌椅坏了,一般学校,无论学生还是班主任,第一反应是报总务处,然后总务处找修理师傅。十二中却在这个环节里找到了劳动课程开发的契机:请学校的维修师傅在相关老师组织下,开设一门维修课程,向学生传授课桌椅等班级用品的简单维修技能,同时不忘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班上、家里,遇到小物品损坏,自己能不能想办法修一修?

  很感慨!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大家都知道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愿意努力加强劳动教育,却往往受制于场地、师资、设施等限制。以人北中学为例,校园面积不足7亩,根本没有多余场地开展养殖之类的劳动教育课程,甚至觉得我们基本没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我们只能带领学生在校园清洁卫生、家务劳动、社区服务等方面做工作,总感觉缺一点什么。

  今天听了十二中劳动课程的分享,确实感到眼前一亮!课程是培养学生的根本路径,但如何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就需要不同的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围绕课程目标,因地制宜的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有的时候,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编辑 | 张競之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095次推送

上一篇:2023年强基计划已启动,今年有这些新变化!附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下一篇:「关注」国内多所知名高校专家、教授来涟水中学参加这个活动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