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非遗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能够在促进乡村产业、人才、组织、生态、文化五大振兴中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
转化非遗经济价值助力产业振兴。探索“非遗+产业”新路径,形成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可以通过“非遗+线上直播”“非遗+旅游”等多种方式带动村民居家就业增收。目前,我国已设立覆盖398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非遗工坊1100多家,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扶贫模式,对促增收带就业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比如,贵州毕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通过开展特色苗绣资源文化产业扶贫探索成功脱贫,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2450元增加到2021年的19304元,实现大幅提升。
发挥非遗美育价值助力人才振兴。非遗以其丰富的艺术资源与精彩的工艺实践,将民族文化精神培育融入乡村生活,营造良好美育氛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以艺术之美扮靓日常生活,吸引更多从业者,不仅能发挥民间艺人活态传承的主观能动性,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工艺人才支撑。
传承非遗历史价值助力文化振兴。乡村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生长的沃土,非遗多数来自这片沃土,并且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戏曲、民族舞蹈、民间美术、乡村民俗等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非遗资源,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探索“非遗+文物保护”“非遗进社区”“非遗+课堂”等多种创新模式,既能让非遗焕发新光彩,也将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提炼非遗绿色价值助力生态振兴。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程中,非遗以其独具魅力的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带动村民在“日用而不知”中涵养生态文明理念。比如,从茶叶种植加工,到银器、锔瓷、竹编等各类手工艺,都天然蕴含着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传承这些非遗工艺无疑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提升非遗社会价值助力组织振兴。非遗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智慧,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感召力,促进其合理利用,有助于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吸引人才回流,重聚村庄人气。比如,云南泸水市将党建、非遗、乡村振兴相结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此外,基于不同文化传统的民间社会组织以及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体,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加强非遗活态保护与传承,将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更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旺盛活力。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7日 05 版)
上一篇:当辅警不香了?辅警职位出现离职潮,业内人揭示原因:太困难了
下一篇:宜宾蓉戎超市如此漠视食品安全,消费者怎能放心?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