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孙继先等回忆“洛阳营”“襄阳营”大战黄维“老虎团”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打双堆集

  中央军委决定先集中力量全歼黄维兵团。总前委令华野再抽调部分兵力南下,以求迅速解决黄维兵团。华野决定以10个纵队围困杜集团,由陈士榘参谋长率3纵、11纵和鲁中南纵队参加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

  

  12月10日,我们到总前委领受任务。得知,经过层层剥皮战,中野已经吃掉了黄维兵团的大部力量,目前黄维兵团能用作突击的兵力己经不足6个团了。但黄维毕竟是蒋介石的嫡系,其第18军又是蒋军五大主力之一。为了加速黄维兵团的灭亡,需要我们前去帮着烧把火。当时,刘伯承司令员指示我们,要派得力部队从中野6纵地段加入战斗。随后,陈毅司令员又单独嘱咐我们,这次你们3纵担当突击,莫要忘了你们是代表华野的,我给你们提3条意见,第一要首先打进去,只有首先打进去,才是对兄弟部队的最大支援,第二要虚心向兄弟部队学习,主动搞好团结,第三缴获的战利品,大到武器弹药和俘虏,小到日用品和纸片,都要全部交给兄弟部队,不准任何人“打埋伏”。

  我们把刘伯承、陈毅司令员的指示向纵队及师团领导同志传达后,大家意识到;这一仗不仅是一个攻坚仗、歼灭仗,而且还是一个团结仗,只有与兄弟部队团结好,协同配合好,才能取得最圆满彻底的胜利。为此,必须精心组织战斗,务求突击成功。

  考虑到分给我们的突击地段有限,先头只能展开1个营,纵队同8师领导商量后,确定以23团担任突击(该团以1营为突击营),归中野6纵 17旅指挥,其余团待命投入战斗。以纵队炮兵团野饱1个连、山炮两个连加强给8师,连同师山炮营及23、24团迫击炮连,组成两个直接支援炮群,由师参谋长毕庆堂统一指挥,支援23团1营实施突击。配属纵队的华野特纵炮团及纵队炮兵团大部,由纵队直接指挥,负责压制敌纵深火力。另以9师在蕲县集东南构筑工事,对蚌埠方向警戒。当把上级的指示向23团及炮兵部队的干部做了传达交待,并将步炮协同方案做了具体规定,各单位情绪激昂,纷纷表示坚决完成任务。13日,部队进入阵地,抓紧时间完成各项准备。团长兼政委王良恩到前沿阵地检查落实。9师参谋长石一宸(前任23团团长)也赶来一起研究打法。

  14日黄昏,总攻黄维兵团的战斗开始。我23团1营一一“洛阳营”与中野17旅的“襄阳营”密切协同,攻击双堆集东侧敌核心集团工事。这个据点距离黄维兵团部只有两公里,是其东南面的最后屏障。敌人为了固守,筑了厚厚的土圩,形成以许多地堡为骨干的环形防御。圩外伸出6个触角似的集团堡垒。土圩上密布地堡及火力点。构成3重严密的火网。土圩内是复杂的交通壕,密排着蜂窝似的散兵坑和掩蔽部,敌人的机动兵力随时可沿壕沟投向任何一处被攻破的缺口。在这里担任防守的是黄维兵团的精锐部队18师54团。该团是原整11师的主力。号称“威武团”,又叫“老虎团”,是当时黄维赖以保驾的部队。

  14日下午3时50分开始火力准备,我纵和中野6纵的强大炮火向敌人阵地足足轰击了两个小时,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5时50分,“襄阳营”从西南角,“洛阳营”从东南角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洛阳营”1、2连猛攻敌圩子,3连和加强连攻击右侧的两个敌集团堡垒。全营战士带足了手榴弹、炸药包,见敌人就打,见地堡就炸,打得非常勇猛。各级干部都能身先士卒。教导员孙启明等在率队冲锋中光荣栖牲。

  应当承认,守敌是很顽强的。他们不仅组织了连续多次的反扑,而且在已经被包围的地堡中还垂死挣扎。当1连的战士冲进敌人1个大地堡,喝令“缴枪不杀l”时,敌人机枪射手还在拚命扫射,不肯松手,被我1班战士李景坤一脚踢倒,才把机枪夺了过来。当敌人反冲锋最疯狂的时候,营长张明及时向指挥所报告,要求炮火支援。几乎每隔几分钟,他们就发出一颗信号弹要求炮火延伸。

  由于步炮协同密切,强大炮火有力地支援了突击部队的发展。

  在战斗中,“洛阳营”还主动配合“襄阳营”作战。“襄阳营”冲在最前面的1连3排,在突破口内打退敌人几次反扑之后,只剩下3个同志了,在这关健时刻,沿着南圩墙向西发展的“洛阳营”1连3排迅速支援上去,配合“襄阳营”又一次打退敌人的反扑。

  战斗进行了约两个小时,“老虎团”被我军干净全部地歼灭了。

  15日,我军东西各部队肃清了双堆集外围野战工事之敌后,向敌兵团核心阵地发起攻击。中午,黄维慌忙决定突围,我各部队立即迸行分割堵截,战至15日11时,黄维兵团残部全部被歼,淮海战役第2阶段胜利结束。

上一篇:中学生春游安全再受关注:游船侧翻致多名学生落水
下一篇: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凝聚文明向善力量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