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底层思维进阶指南问题的反面:有经验未必是好事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4-26
手机版

  我们经常用“经验丰富”来形容一个人善于解决问题,但有时候,经验未必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会引发更多的问题。

  我接触到的各行各业的人,在谈及创新的思考时,无一例外地会问我同一个问题:“你做过我们这个行业吗?”言外之意:“你没做过这个行业,就不要说三道四。”

  不得不说,从一定程度上,这是对外人专业的质疑和不信任,但在本质上,却是对经验的依赖,同时也是一种盲目的自信。

  我在交流的时候通常会注意观察他们的脸色。

  

  如果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的脸上立刻会表现出极大的宽慰,似乎找到了行内的知音;但如果我摇摇头,你就会看到有一丝刻意隐藏的失望浮现在他们的眉宇间,因为你不是他们的人。

  有的人在听到否定的答案时,会立刻表达质疑:“您没做过我们这一行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那么我凭什么相信你,而不是相信自己公司的前辈?”这便是经验思维的惯性表现:如果要我相信你,你必须用过去的经验证明给我看,否则我就不相信你。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如此,宁愿相信那些各式各样的过来人,因为他们觉得——做过了就有经验,有经验就会做得好。

  

  这种经验思维在女性购买化妆品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女性在购买化妆品的时候都会问柜员一个问题:“这个产品你用过吗?”如果对方回答:“我当然用过啊!而且一直在用。”购买者通过对其皮肤状况的观察,会迅速得出一条结论:她用过,而且她的皮肤那么好,这个产品一定很好;反之,如果购买者得到的答案是没有用过,即使对方再卖力地推荐,购买者也很难下定决心为这款产品付钱。

  对方有没有用过这个产品,真的能为我们提供有力的判断依据吗?结果当然是否定的。化妆品的使用效果因人而异,不是说你用得好,所以我用了也一定有好的效果,毕竟每个人的皮肤状况是有差异的。他人的使用经验只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不能被当作决定性的依据来帮助自己判断。

  那么,经验到底重不重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经验到底是什么。

  

  从出生到长大,人会经历、听说和见闻很多事情,这个过程中你的大脑会建立一个经验库。在经验库里有很多经验,有些是你自己经历的,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被称作直接经验;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你听来的,或看着别人经历而得出的结论,这些被称作间接经验。

  有了这个经验库,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从中拿出一些可用的,迅速地作出判断和决策。经过反复练习,有些反应变成了本能,不再进行思考便可以直接采取行动。就像吃苹果一样,你第一次吃苹果,见到别人用水果刀削了皮,之后你就学会了削皮吃苹果,这时不需要你自己再去研究面前的苹果究竟该怎么吃。时间久了以后,你看见任何苹果都会想着削皮,哪怕未来的苹果经过改进,苹果皮又干净又富有营养,你也会倾向于把它削掉。

  当你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时就能发现,在很多领域,经验并不那么有效。

  

  因为环境改变后,经验可能不再适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甚至成为一种劣势。

  试想一下,一个在训练场上身经百战的士兵一定会成为战斗英雄吗?未必,因为战场可以模拟,但不能复制。训练经验和实战经验并不能等同。

  还有些领域和工作,富有经验的人反而是不适合的,比如艺术创造,它最需要的是人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个有30年经验的老画家,很可能会输给一个只有两年画龄的新人。相对于前辈,这位新人的艺术创造力可能更强。

  因此,如果你盲目地相信一家公司或一个人的经验保证:我们成功为上百家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做过企划,你的公司当然不在话下;我们把一家几百万的小公司做到几个亿,你的企业同样能做成功。或者,相同的工作我已经做了成百上千次,这次同样不例外,我一定做得更成功。这种对经验的炫耀听起来多么令人信服,但如果你真信了,可能会吃大亏。

  这种表述在逻辑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经验的作用是让你少走弯路,但绝对不会给你修建一条新路。过分依赖经验,往往会走进死胡同。

  

  所以一个人若想实现自己突破性的成长与发展,就要放弃经验主义,要真正地运用创新思维的力量,冲破惯性的束缚,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出路。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导致大部分公司破产了,IBM也不例外,它的股票一度出现了灾难性的暴跌。这时,其他公司都在通过大量裁员来维持更低成本的运转,这是由历史经验决定的。但作为创始人的托马斯·沃森却在做一件恰好相反的事。他坚信,要渡过这场危机,最好的办法不是缩减生产,而是扩大生产,所以他开始大量地雇佣新的职员。

  在当时的情况下,托马斯·沃森的行为几近疯狂,没有人明白他到底想做什么,甚至有人觉得他是个傻瓜。但沃森并不想理会别人的看法,他的想法在5年后有了成效——IBM的生产能力足以承担美国联邦社会保障厅的大规模订货,而那些在大萧条中不断缩减甚至停产的企业,已经被自主地淘汰出局。托马斯·沃森的创新性智慧令IBM的规模扩大了两倍,从此远远地走在了计算机行业的前列。

  经验丰富一定是好事吗

  在思维领域,经验既是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可怕的武器。你运用了越多的经验,就越可能被误导。

  

  作为一种武器,经验既可以杀死问题,也可以伤到自己。正如歌德所说:不了解的东西总是可以了解的,否则他就不会再去思考。就像前面我们讲到的例子,一个先后看到过100只白天鹅的人,他因此得出结论:天鹅是白色的;但当他看到一只黑天鹅的时候,他会重新修正以往的经验——原来天鹅也有黑色的,并不是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

  公司的一位同事曾经与我探讨子女教育的问题。他认为,父母教给孩子的经验越少越好。因为父母的经验会影响孩子的思维,会把自己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教给孩子,并形成孩子的思维惯性。如果执意这么做,将是极大的错误。很多时候父母可能不会意识到,正是这些看似正确的经验导致了自己人生的平庸,假如将这些经验再传授给孩子,结果可想而知,孩子因循这些经验,将和父母一样在同类的问题上重复犯错。

  我有一位在银行做高管的朋友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们的银行新招了一批实习生,其中有一位专业能力很强,工作表现也很好,他可能是这些实习生中最有希望留下来的一个,但是一件小事情的发生,却让朋友对他的好印象完全破灭。

  有一次接待客人,朋友让这个实习生临时负责一下。他言行举止十分得体,一切本来都很顺利,客户也很高兴,但这个实习生把客户送走之后,忽然把桌子上放着的两包烟揣进了自己兜里。这一幕刚好被朋友看到,他觉得这个人如此贪图小便宜,对银行工作来说,是万万不可使用的人才。

  他立刻将这个人叫到办公室。实习生一脸悔意地解释说,他自己并不抽烟,只是他家境贫寒,自己的父亲从没抽过这么好的烟,他想拿回去孝敬自己的父亲。

  

  因为小时候,自己的父亲就经常从亲戚朋友家拿一些糖果给自己,他觉得这种爱是很伟大的,这种思维也很正常。

  这名实习生的思维就受到了父亲很大的影响,他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其实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基于一种下意识的思维惯性。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他的潜意识认为这是正常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行为习惯通常是某种根深蒂固的东西,但你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甚至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可在别人看来,那就是大问题。比如这位实习生,他觉得拿两包招待客人的烟无伤大雅,但在领导的眼里,对公司的利益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

  这则故事清楚地告诉我们:不跳出经验思维的局限,就会在过去的经验中溺毙。

  对于如何跳出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局限性,我们暂时还无法拿出永久性的策略——与自身思维惯性的对抗就像左右手的互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要向那些拥有优秀的反惯性思考能力的人看齐,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再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行为。

  这就要求你要多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待在一起,总结他们的好习惯和值得学习的为人处世的方法,看他们遇到事情是怎么处理、怎么思考以及怎么行动的。将他们的处世方式与自己作对比,然后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能力,所以有些潜在的特质是学不来的,但是我们不需要一一掌握那些自己无法学会的本领,能够做到判断对错就足够了。就像那一位银行的实习生,如果他能够独立地判断出父亲给自己带糖果的行为并不仅是单纯的父爱,其中还包含着一些错误的思考方式,他就不会在20多年的成长生涯中始终肯定这种行为,直至毁掉了一次获得好工作的机会。

  举报/反馈

上一篇:23考研淘汰超八成!还好我考厦大,多专业录取率50%以上!
下一篇:加强美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