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高考最后44天,改变复习攻略提前掌握考试策略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5-07
手机版

  

  算上今天距离高考还有44天。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年轻的你,也许觉得迷茫困惑,也许正在咬牙坚持,但请相信:努力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最后40来天,稳住节奏,加油!

  

  一,回归教材、回归基础

  1.看课本。最后的几十天,一定要回到课本,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梳理。只要考试大纲不考的,就坚决不看,只要列举了要考的,就一定要看。要对着课本看,把知识点看细,看明白。看课本是一项基本功,也是被绝大多数人忽视的基本功,这项基本功,要一直坚持做到最后。最后几十天,一定要争取再把课本看一遍。

  2.整理知识思路。在看课本的同时,要对各个科目的知识体系做一次最后的整理,梳理知识框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头脑清楚的走进考场。如果平时就有整理知识体系习惯的同学,这个时候只需要看一下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或者框架结构、笔记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没有整理,那么有很多复习资料上都有类似的框架结构图,也可以找来认真的看一看。此外,复习一下教材的目录也是很好的,看着目录(最好是高考的考试大纲上的目录),脑子里边把所有的知识都过一遍,看看是不是都记住了、熟悉了。对于比较重要,但是自己还印象比较模糊的地方,就要抓紧再看一看。

  3.熟悉基础题型。看书和整理的过程中,要辅助的做一些基本题型。不是偏题难题,而是中低难度和中等难度的题目,这类题目是中高考中所占分数最多的题目,也是我们保证自己高考能发挥正常水平的关键。通过做这些基本题型,和读书整理一起,巩固基础知识,做到孰能生巧。

  4.看错题,找弱点。自己以前做错的题目,找出来多看看,明白自己的弱点在哪些方面,及时补充提高。对于以前做错的题目,现在还是有点糊涂的,要再多巩固几次,彻底弄透弄熟。对于完全摸不找头脑的难题,就只能选择放弃,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了,强攻难题无济于事,要集中精力解决自己能够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如果错题很多,重点可以放在以前做过的历年中高考真题上面,这些真题中的错题(难度太大的除外),要有重点的去看和理解,多做几遍。这个工作可以放到最后一两周来做。

  

  二、加强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1、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改变重量轻质的题海战术,突出题目的典型性、代表性,防止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树立“以精取胜”的意识。综合训练试题以6—8套为宜,套题应当坚持“易—难—易”的整体调控原则,开始和结束的两套题切近去年高考题的难度,使学生顺利过渡到高考前。

  2、处理好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

  综合训练试卷要在课堂上定时训练,在规定时间内做对为原则。课后让学生自查消化,落实好训练的每一套题。努力提高选择题作答的准确率,实践证明:拉开大多数学生距离的是第一卷中考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综合学科考试中,一个非常容易的选择题就是4分或6分。可设计选择题专项定时训练。定时训练做到“四认真”:认真对待考前仅有每一次训练。认真书写每一个字、每一个字母和符号等。认真锤炼每一句话。认真分析每次考试的得与失。

  注意数学下午考的特点,进行适应训练。

  3、规范书写与得满分的关系。

  精雕细刻细指导,不是要过分美化,以能得满分为标准。

  指导学生注重卷面建设,“三个一”:一张卷子一支笔,一句话至少得一分(锤炼语言),一分至少写一句话(量)。理科解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方程式。怎样写必要的文字说明,首先写的方程式要用字母等。

  

  三、掌握考试策略 沉着冷静应对

  不要仅仅是高考,要在平日、在课堂、在整个三轮复习过程中。沉着镇静迎高考,满怀信心创佳绩

  1、进入考场,要有蔑视一切的思想,要充分相信自己。答题沉着镇静,牢记“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考场上只管自己答题,不要顾及别人。遇到不会的题要想,我不会他们也不会。听到别人翻试卷就想,可能他们不会而翻过去,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2、不要“抢跑”。考试并不像100米跑,而更像是1500或3000米的中长距离比赛。“耐力(注意力的持久性)”和“技术(学科基础和应试策略)”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考分的高低绝不决定于“争取”来的1分钟、2分钟。相反,有时为了“争取时间”而造成的心理紧张反而会起反作用。统计表明,每份试卷的第一小题往往得分率偏低,可能就是“抢跑”导致的。在未发试卷前,要涂好答题卡,做好“两写三涂”:写姓名、写准考证号,涂准考证号、涂试卷类型、涂科目。试卷发到手,在未允许答卷之前,不要急于做题,先按要求写好姓名、准考证号等,先使试卷成为自己的。这样,一是防止忘记写姓名、准考证号等,二是也为了缓和一下紧张的心理。做好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开考铃声一响,全身心投入答卷。

  3、按照试卷的顺序答题。大家注意到,汽车没有起步就是100km/h的,而是逐渐加速的,这样才不至于损坏发动机。像参加体育比赛前需要进行预备活动一样,答题时,思维也需要有一个“发动期”。答高考题更要如此,因为高考题就是本着“先易后难、逐题深入”的原则命制的。可采用“三轮答题法”:首先将会做的基础题的分数拿到手,对于会做的简单题也不要因为题目简单而轻视,要谨防“陷阱”。其次,做稍加思考就能做出的中档题。第三,在低、中档题分数拿到手后,全力一以赴攻克难题,多得一分赚一分。

  4、不要“跑”得太快。同样有6个题目,你是愿意快速地全部答完,结果只对了5个呢?还是只答完5题,结果都正确无误呢?这两种结果看上去一样,其实是有差别的,那些试图全部答完的,往往做了6个,不能保证一定会答对5个。近些年的实践表明,都是那些认真、规范的同学,在高考中发挥得更好——因为高考的题量大都比平日的训练题要小一些。平日里“只练跑得快”的确是一种错误决策,害人不浅。要明白,在当前题目难度不大的情况下,答错一个题,就等于丢掉了一个得分的机会!

  5、要舍得在审题上花时间。审明题意,是正确解答的前提。抓住关键词和导向语,明确答题的指向性,千万不要还未看完题,就急于作答、下结论。审题还要注意题目前面的要求,甚至开始的几个字及设问中隐藏的信息。

  

  6、要“慎重下手”。试卷上留的答题空是一定的,如果写上了错误的,改正时只好划掉重来,这样就会使卷面显得乱,甚至造成没有地方写的局面!要知道,高考试卷是不允许自己附纸写答案的。因此,一般的题目都要在读第2遍时,才能动手书写答案。这里特别强调要“读完全题、进行整体思考”。选择题不要当作填空题来做,往往选项中的内容隐含有重要的解题信息,本来看上去很难的计算型选择题,可能在读完最后一个选项时,答案就一目了然了,根本无须计算!因此,对待选择题,要把四个选项全读完,再从中筛选出最佳答案。选择题涂写答案的时间最晚要在做完选择题后,这样,也便于大脑调节。千万不要等到答完全卷,再涂写答案,防止因时间紧张忘记或来不及涂写。对于一些大题,往往后边的问题本身对解答前边的问题有一定的暗示作用。所以我们强调一定要读完全题再做解答!填空题在落笔写答案前,还要再看一下题目的要求,以免答非所问。

  7、向会做的题要分数,因为只有会做的题才能得分。慢做会,求全对,确保分分不浪费。要争取一遍成功,不要指望回头检查。

  8、慎防熟题失分,在熟题中找差异,防止思维定势,将熟题当生题做。在生题中找熟知点,从而找到得分点。学会“同中找异,异中求同”。

  9、不要害怕“大题”和“难题”。近年来各科命题都讲究“入题容易”,很多试题采用新情景导入,但新情景的介绍往往只是科普性质的,与题目的要求无关;有些试题固然总体难度较大,但真正难的往往只是最后的一问或几问,前边的问题往往较简单,完全可以得分。当真正碰到难题(什么叫难题?一般说来,认真地读了2遍,还是毫无头绪的题目,就算是难题了)时,一定不要过多地犹豫,因为人在犹豫中时间过得往往是飞快的。要先跳过去,答下边的题目。很多人的经验表明,人脑像计算机一样,具有“分时工作”的本领,你做后边题的同时,“后台”其实仍在不断地思考刚才“被别住”的题目;另一方面,有时,后边的题目对解决前边的难题也可能有暗示或启发,因为命题人毕竟只有那么几个。看似困难的题目,不要轻意放弃,认真分析,也许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若读了3、4遍仍无思路,要敢于放弃。对于计算题和论述题,要注重步骤规范、要点化、条理化。按照题目的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0、检查要有重点、要细致。用100分钟答题,用20分钟全面检查,只能是形式主义的检查,很难产生实效,若干人的经验证明,一个人要检查出自己的错误是很难的。所以考场上剩余的时间,只能有重点地检查,先检查答题卡有没有涂错位(可用抽检的办法);再检查答题过程中感到“别扭”的题目、检查选择题中的多选题、题干中带有“错误的”、“不正确的”等字样的题目是不是选成了正确的选项;等等。检查必须以重新、认真地读完原题为基础,切不可“断章取义”地去改动原来的答案。在即将收卷时,切记浮躁,要静下心来,争取多得分。

  

  请关注点赞,助你升学不迷路!

  (End)

  举报/反馈

上一篇:正文2个字,这些奇葩论文你读过吗?
下一篇:李小璐离婚后沉迷当网红,紧身吊带下衣失踪,尽显火辣身材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