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真相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01-19
手机版

一、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对于这个词,百度百科的解释是: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也不知道听明白了几分,只不过我知道,在很多家长认知里,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去学弹琴、舞蹈、画画、跆拳道、围棋等等,然而所有这些,本质上和文化学科一样,是一项技能,但都不是素质教育(不过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

在此,我不想讨论其定义,我只说自己的理解。我认为真正的“素质”注重的,是关键的内在核心素养和精神品格,它是技能才能的纵向深入,而不是横向扩张。比如认知思维、善良、爱心、目标感、坚毅等等,这些都是素质,而且核心素质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来锻炼,同时,一旦具备又可以用到任何事情上(包含技能)。“教育如生长”,素质教育是构成一个树的树根和主干,而其他所有技能等是树的枝叶和果实,只有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看了很多网上的言论,都把这两个东西看成是对立的。他们都以教学科目为依据划分,认为只教语数英等考试科目就是应试教育,重视音体美等非考试科目就是素质教育。

但如果你理解了上述说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或许你立马就明白了他们两个的关系……先说我的结论:“道”与“术”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作用与反作用

说到“应试教育”,任何科目都是可以搞成应试教育。比如近年来许多家长疯狂地给学生报各种特长训练班,他们基本都是冲着升学考试去的,想让孩子得到特长项目的加分,即使不是这个目的,那只是为了让孩子多一项技能或才能而已。这样的“特长训练”难道不是应试教育吗?

说到“素质教育”,不要狭隘的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玩,是才艺,就是学一些“业余”或者无关痛痒的。任何事情要做好,做到位,做到有结果,没有“素质”的支撑,想都别想。比如学生学习要好,必须要有学习动力、有目标感,有意志力等,他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是影响“结果好坏”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其实他俩一点都不矛盾,甚至,用真正的素质教育方法去学习反而能促使应试教育体系下的“考高分”。因为素质教育完全是一种更符合孩子心智发展规律、更容易形成知识体系、更成熟的教育模式。

因此,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与教什么科目根本就没有关系,而是与为什么教、怎样教、教课目的直接相关。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是既可以成为应试教育,也可以成为素质教育,下面拿两个科目作为例子。

以语文为例。如果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健康情感和独立思维的培育,着眼于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加强,着眼于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思维格局和境界的提升……总之一句话,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就是素质教育。

而如果语文教学只以考试为目标、以“考点”为依据,每一课、每一项教学内容都只盯着考试去教,每一课、每一项教学内容都以考题训练的形式呈现,“不考的不教”,这样的语文教学,没有人文关怀,没有情思培育,没有兴趣培养,没有文化和审美内涵,总之,只有知识,只有分数,没有人。这样的语文教学,那就是应试教育了。

再以体育为例。在一般人的认识中,体育课理所当然地属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挂不上钩的。如果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孩子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认知,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习惯,让孩子和大自然产生链接,提升能量,引导孩子从体育中去感知更多处事的态度(魄力、力度、速度等),这样的体育当然就是素质教育了。

但近年来一些地方把体育纳入了中考,考试当然要确定具体项目的,结果是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外训练只练考试项目,早操、课间操取消了,体育活动取消了,自由运动取消了,每天都是无数次地重复训练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跳绳等几项考试内容。这样的体育教学,难道不是赤裸裸的应试教育吗?

由此我想,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可以做出如下诠释:不论哪一门课程,只要是以“育人”为目的,着眼于学生健康人格、核心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关键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生活品质和终身发展,这样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而不论哪一门课程,如果只是以获得眼前的考试分数为目的,只以想方设法“达标”为结果,只以考试为依据确定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同时用分数界定学生、区分学生,教育者眼中只有分数而没有“人”,更没有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这样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

总的说来:素质教育应该成为应试教育的基础,而应试教育其实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培养


文:一点修炼 | 原创

上一篇:请不要当那一条素质教育的漏网之“鱼”
下一篇: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减负之前,已有guojia证明了素质教育的失败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