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辍学孩子家长:后悔做这3件事,让孩子有了心理阴影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前几天,遇到一位忧心忡忡、愁容满面的家长。

  “孩子突然不想上学,又没有什么生活能力”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家长痛苦不已。

  因为是双薪家庭,所以没办法时常陪伴孩子,说话中他透露出颇多的无奈。

  其实,双薪家庭并不意味着对孩子发展束手无策。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因素,父母最该重视的是孩子的心理发展。

  我们太在乎孩子飞得高不高,但却很少关心他飞得累不累。

  前段时间,“杭州妈妈停掉学霸女儿抗抑郁药换成维生素”引起轩然大波。家长认为孩子的寻死觅活就是“作”“不想上学”。

  的确,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啥也不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啥有啥,哪来的忧虑?可现实生活中,孩子抑郁、轻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达9500万,50%的抑郁症患者为学生。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李玫瑾曾说: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最应该关注的是心理健康,这比考多少分、有什么才艺更重要。

  毕竟,一旦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即便再有成就也没有任何意义。

  容易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几下几个:

  失控的情绪

  当下惨烈的内卷环境,父母本身承受着各种压力:行业竞争、工作压力、车贷房贷、生活琐事.......忙的焦头烂额。

  有些父母在外表现的正能量满满,一回到家便恣意发泄。

  有时,仅仅因为孩子说错一句话或者做错一道题,就要遭受劈头盖脸的谩骂,直至情绪发泄殆尽,而此时,孩子心里却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即使父母不直接批评孩子,但见爸妈终日闷闷不乐,孩子也不会快乐。

  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是温和、乐观、快乐的,即使受到挫折,有情绪,也要理性表达。

  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形成温暖的性格和健康向上的心理。

  缺失的沟通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你爸妈和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高赞回答只有两句:

  一个说:找你爸去

  另一个说:找你妈去

  看似十分好笑,却透出无限伤感。

  很多家长认为吃得好、穿的好、上好的学校就是给孩子全部的爱,于是把孩子全权交给长辈带,或者送进各种才艺班,极少和孩子谈心。

  孩子内心孤独成长,导致突如其来的心理问题无人可解。

  李玫瑾教授在她的新书中写到:

  一个经常被肯定、被接纳的孩子,才会肯定和接纳自己;一个感受到被爱的孩子,才会更爱自己。

  孩子考好了,满满的赞美;

  孩子考砸了,狠狠的训斥。

  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认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爱的是成绩好的他,而不是爱他本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关闭沟通的大门,甚至痛恨父母。

  过高的期望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这句话虽然很糙,却道破了一些教育问题的本质。

  父母期望过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担,出现心理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生长发育进度不尽相同,有的孩子思维敏捷、乖巧懂事、记忆力好;有的孩子思维迟钝、顽皮好动、记忆力不佳。

  就像李玫瑾教授在讲座中分享的:

  如果你的孩子是当科学家的料,你也别把他放在厨房里去;如果你的孩子就是个厨师,你也别指望他能去到科学家的行列当中。

  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教育的舞台上展翅高飞。

  身心健康才是一生最大的财富

  心理健康比物质满足和成绩更重要,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李玫瑾教授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她的研究和教育理念在心理抚养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

  她写的书中,心理抚养方法和建议注重家庭和教育者的角色,强调建立亲密关系、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安全、支持和积极的环境。

  通过学习李教授书中的方法和理念,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成长为心理健康、自信和幸福的个体。

  点击下方链接,出版社直接邮寄,正版保障。

  举报/反馈

上一篇:5万吨与5毫米:走进“深海一号”奇迹的青年缔造者
下一篇:提升学历学信网可查的有哪些?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