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尽的守护点亮心灯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6-05
手机版

  5年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资助的“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已培养1500名优秀乡村教师。为展示乡村教师风采,助力乡村振兴,本报特开设“在乡村教书育人”专栏。

  ————————————————

  2009年9月,我回到故乡洛南,在黑山小学开始了教育生涯。一晃14年过去了,往事如在眼前:晨起,陪学生跑步、做操、晨读,给他们上课;晚上,查宿,帮他们煮面。我知道,这里的孩子需要一个亲人般的教师来关心他们的冷暖。

  那时,师生一起打篮球、跳皮筋、下象棋,学生的每一点成长都给予我力量。他们乐观、开朗,喜欢跟我做游戏,陪我看书习字,而我则喜欢读经典名著给他们听,给他们讲述自己求学的故事。

  2013年,学校语文教师短缺,数学专业出身的我不得不改教语文。在我看来,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人生的领路人,帮助每个学生建立起“大语文观”,借助课外阅读活动品味经典,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温润心灵。我认为,学生应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这本书或是纸质的书籍,吐露着文字的芬芳,或是自然之书,可以让他们尽情徜徉,感受万物的灵光。每个学生都应该阅读,他们可以借助知识的滋养抵达诗与远方。

  可是,山里孩子的课外读物很少。为了让学生阅读更多有意义的作品,我在课堂上给他们介绍书,如莫言的《我的高密》,冰心的《再寄小读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鲁迅的《朝花夕拾》和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独特魅力和纯美意境。

  课外阅读分享是最受学生喜欢的活动。每周四,我抽出两节课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有学生讲《水浒传》中的故事,也有学生讲刘慈欣的《三体》,带大家领略《流浪地球》之外的浩渺星空。学生谈论自己看过的书,那种阳光与自信是骨子里透出来的。不少学生还让我在书上给他们写勉励的话,谈谈我的阅读体验。我经常引用启功先生的话: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但我觉得一桶水是不够的,得掘一口井,让源头活水连绵不绝地滋润学生。所以在带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调整自己,阅读教育学专著和经典的文学、社科类书籍。在闲暇时间,我用以排解孤独的方法就是读书、习字和写作。每晚睡前两个小时是最自由的时间,那段时间我读过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莫言的《晚熟的人》,余华的《文城》,贾平凹的《自在独行》,近来尤其热衷井上靖的《孔子》和刘慈欣的《三体》。

  在阅读的积淀之下,我也积极写作,散文《特岗笔记三则》荣获教育部“我的特岗故事”征文比赛一等奖,被收录在《青春进行时》一书中。这本书的出版给予我莫大的鼓舞,此后我又陆续发表了几篇文章,最终出版了散文集《麻雀集》。读书、习字和写作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让我在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之间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处世的通达。

  我心中的教育是人的教育、美的教育和爱的教育,体现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爱,即让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更好地拥抱世界。时光似鞭,我似陀螺,回首的一瞬,满脑子都是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日子漫长,我愿用无尽的守护去点亮孩子那一盏盏心灯。

  (作者系陕西省洛南县保安镇瓦子坪小学教师,入选2018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中国教师报》2023年05月03日第9版 

上一篇:试点!枣庄市5个镇入选!
下一篇:重度办公人福音 华为首款13代酷睿i9大屏轻薄本MateBook D 16助力生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