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 沿着科普路逛颐和园
“六一”儿童节这天,房山窦店中心小学的42名少先队员走进了颐和园,参与到“沿着少年科普路,雨燕带我游颐和”的活动中来。这也是北京团市委开展的“红领巾爱首都”文化交流营2023年度的首站。
伴随着此次活动,北京青年报、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和北京少年报共同推出了“颐和北青少年科普路”,让孩子们在科普中赏园观景,在游玩中收获更多的科学知识。
这条“少年科普路”将北京青年报、北京少年报媒体资源优势与颐和园园内科普教育资源优势进行整合,从生态、文博和人文三个维度,对颐和园传统游览线路进行定向设计。线路串联雨燕栖息地、观察古树、大戏楼声学奥秘、益寿堂红色文化、谐趣园生态导览等9项颐和园优势科普资源。该线路是颐和园首条以科普为特色的参观线路,同时也是该园首个为特定年龄人群打造的参观线路。
据了解,颐和园将与北京青年报、北京少年报联合继续完善少年科普路的配套服务,不仅赋能颐和园游园服务,更为北京科普建设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融媒+文旅”的新道路。
第一站廓如亭观雨燕
廓如亭占地面积130平方米,共有24根圆柱、16根方柱。它一共有八角,也俗称为八方亭。廓如亭紧邻昆明湖,大量雨燕栖息于此,是观赏雨燕的好地方。
昨天的活动中,科普讲师颜素为同学们讲述北京雨燕的科普知识,她举起模型向同学们展示雨燕与家燕的不同点,雨燕的翅膀明显比家燕长很多,雨燕基本上是灰黑色的,而家燕的背上有一些蓝色。
颜老师示意同学们看向空中的雨燕群:“它们是咱们北京地区能够见到的夏候鸟。4月初到8月初,它们在北京先是筑巢,然后产蛋,然后孵化出来小鸟,直到小鸟会飞,成年雨燕就把小鸟带走了,飞得非常非常远,所以它们是鸟类当中的长途旅行家。”
第二站十七孔桥赏狮子
颐和园科普大使舒乃光带领同学们走上十七孔桥。他向同学们介绍:这也是颐和园里边最大的一座石桥,它的造型是仿照北京的卢沟桥修建的。“卢沟桥桥上有石狮子,同样十七孔桥的桥栏杆的望柱上也有石狮子,那么这个卢沟桥上有多少只大家知道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501只”“对,那么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上有多少只?”“大概544只!”孩子们对十七孔桥知识的了解让舒乃光感觉很惊喜,“你们是学过课文吗?”“我们提前搜索做过功课啦,150米、544只石狮子,然后从两边桥洞数到中间,最大的是9。”一位同学说。
第三站德和园洞悉声音
同学们分成两组,以不同的路线去参观,先有一组跟随颐和园博物馆的老师去参观博物馆,另外一组学生跟着舒乃光去参观德和园。在德和园大戏楼的后身儿,舒乃光介绍:“进来看可能有一个感觉,就是这建筑是不是反了?这里是扮戏楼,是当时演员们存放道具化妆用的地方,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后台。因为听戏的人身份更为尊贵,所以这座戏楼主体建筑是坐南朝北的,听戏的地方是坐北朝南的,感觉就像是反过来一样。”
在德和园戏楼的正面,舒乃光给同学介绍了戏楼里的升降机关,还介绍了戏楼扩音的秘密:“它下面就像个中空的箱子,木箱在声波作用下发生共振,所以整个戏台下面这种中空的效果就跟混响音箱一样。
除了介绍戏楼建筑特色,由于扮戏楼里正在举办“锦色——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同学们在观展后还亲身体验彩画涂色。
第四站颐和园博物馆看展览
颐和园博物馆正在进行“形意万千——汉字文化大观展”,学生们在这里了解了汉字文化和汉字发展历程,随后在科普讲师董艳蕾的指导下,参与了“刻印时光——活字印刷术”体验活动。
第五站仁寿殿前看古树
同学们来到颐和园东宫门,讲解老师说道这里是颐和园的正门。以前的时候帝后每回来到颐和园都从东宫门进来,然后沿着这条路通过这道门,这个叫仁寿门,进去以后进到了仁寿殿。仁寿殿是整个颐和园里最重要的一个场所,这个地方的树木栽植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除了介绍这些树木的树种以外,颐和园园林科技科的赵晓燕科长还给孩子们介绍了这些古树的布局。中间是松树,两边是槐树和楸树。“松树是百树之王,槐树和楸树在古代则是官员的指代。由于仁寿殿的作用,所以这里的设置非常讲究等级,而这些树木的安排也有了这样的隐意。”
同时,这里的古树也记载着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屈辱历史。赵老师指着一棵树上的伤疤告诉同学们,这条伤疤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留下的。
第六站景福阁修缮体验
刚一来到景福阁,同学们发现这里正在修缮,没有对外开放。而这也给了孩子们一个近距离接触古建修缮过程的机会。在活动中,古建工程科的高级工程师朱伊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古建修缮的知识。
她说:“古建筑的基底层处理我们叫做地仗工艺,它是中国古代匠人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的一套非常系统、完整和科学的工艺体系。景福阁是始建于乾隆年间的,我们正对它进行一个系统的修缮……”
第七站益寿堂接受红色教育
益寿堂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一个重要落脚点,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大使舒乃光带着孩子们参观了这里举办的“古都春晓——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颐和园专题展览”,随后在益寿堂小院的紫藤架下,孩子们还跟科普讲师学习了知春亭的结构以及古代榫卯技术。
第八站颐和讲堂看科普短剧
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早已经是“网红”了,但这个自然现象怎么形成的呢?颐和园的工作人员为此还编了一个科普短剧来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在颐和园的“颐和讲堂”,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欣赏了这则短剧。看着叔叔阿姨的“夸张”表演,孩子们乐得前仰后合。
“我是第一次来颐和园呢。”一位同学说自己家住房山,能痛痛快快到颐和园玩一天的机会不多,更何况在玩中还能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以后我还想来爬爬万寿山呢。”文/本报记者郭佳实习生虎巾杰
摄影/本报记者王晓溪
统筹/满羿
举报/反馈
上一篇: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与四川省剑门关高级中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下一篇: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美育 新美术 新课程”系列活动走进福建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