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手影戏》情节分析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6-25
手机版

  采用“需求-行为-问题-行为”的逻辑解读模式。

  手影戏是我们小学课本的一篇课文,这里重点是分析,不是剧情介绍。

  首先是一个起因环境的置入,也就是开场——

  妈妈到夜市商店去买东西,宁宁在街灯下等妈妈。

  这个开场就给出了时间(夜市)、地点(街灯下)、主要人物(宁宁)、事件(等妈妈)这些基本要素。

  网图侵删

  而我们要考虑这个开场的合理性——妈妈不带宁宁进商店是否合理?

  按理说妈妈应该让宁宁紧紧跟着才对,而让宁宁在外面等待是否有其合乎情理的解释,而不是为了情节的发展强行安排的呢?

  其实这样安排是合乎情理的,现实中的大人进商店时也常有让孩子等在外面的情况,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孩子一进商店就要这要那增添麻烦。

  网图侵删

  开场没有问题,接下来我们便要分析宁宁(主要人物)的情绪及需求,他在独自等待,所以他的情绪是:

  a.开心

  b.悲伤

  c.无聊

  d.其他

  网图侵删

  很明显,正常情况来说,无聊才是等待时所容易滋生的情绪,宁宁感到无聊,那便有了消解无聊的需求,那么他消磨时间的所做的行为是:

  a.发呆

  b.踢路边的小石子

  c.玩手影戏

  d.其他

  我们且把揭示答案的课文题目放在一边,来分析一下其他选项。发呆合不合理?当然合理,但有什么问题——发呆可以继续展开情节嘛?

  网图侵删

  发呆如果可以,你觉得下面的情节会如何发展:

  a.描写宁宁发呆时天马行空的想象

  b.刻画宁宁发呆时百无聊赖的心境

  c.介入人物打破局面展开其他情节

  d.其他

  a选项和b选项都是合理的,按下不论。

  主要看c选项,它合理嘛?合理。它合适嘛?并不是很合适。为什么?因为如果介入因素打破局面的话,那发呆就成了情节的一个无关紧要的过程,而不是情节的一个构成因素了,就有点像废话了。

  所以如果要按c选项来展开情节,宁宁用发呆来打发时间并不合适,重新回到宁宁消磨时间所做的行为选择,b选项“踢路边的小石子”其实也不合适,这里暂且不论。我们来看课文的选项——玩手影戏。

  她站着没劲,独自玩起了手影戏。

  网图侵删

  玩手影戏的情节照应了前面所暗示的“夜”、“街灯”这两个要素(这当然也可能是你选择了玩手影戏这一情节才到前面去增添的细节),到这里,宁宁打发无聊时间的需求得到了解决,按我们上面所作的选择,我们需要引入问题,介入另一个人物来推进情节,我们按课文的思路介入了一个和宁宁同龄的陌生男孩,接下来你会怎么写下去:

  a.先刻画宁宁玩手影戏的场面,再介入陌生男孩

  b.直接介入陌生男孩

  c.其他

  这里该怎么选择情节才合适呢?居然陌生男孩总要出现,那我们不妨先抛开选项,先分析一下这个陌生男孩的情绪和需求。

  网图侵删

  此时出现的陌生男孩所看到的是宁宁在玩手影戏,他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呢:

  a.内心毫无波澜

  b.产生兴趣,跃跃欲试

  c.其他

  不必多说a选项肯定不合适,陌生男孩只有对宁宁在玩手影戏这一行为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需求,而且他的需求也必须要以做出和宁宁产生交集的行为才能推动情节,要不然他光是产生兴趣和需求而因为内向或其他什么原因最终什么也没做就走开了,那这篇课文就没有意义。

  网图侵删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默认他无论出于何种需求都会主动做出行为,然后我们就来分析他的需求:

  a.看到宁宁在玩手影戏,跃跃欲试,并想和宁宁一起玩

  b.看到宁宁在玩手影戏,跃跃欲试,并想在技巧上胜过宁宁

  c.其他

  现实生活中哪种需求更合乎一个小男孩的正常心理呢?如果你选的是a,那我的确也无法反驳。这里我们遵循课文的选择——陌生男孩想在手影戏上胜过宁宁。

  争强好胜应该才是大多数小孩的正常心理吧。

  网图侵删

  分析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返回到上面“是要刻画宁宁玩手影戏的场面,还是直接让陌生男孩登场”的问题,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当然要刻画,如果不刻画,那后面陌生男孩在手影戏上和宁宁比试的场面就无法展开。

  她双手一屈一伸,在灯光前一照,墙壁上马上映出个黑影来:走路一顿一顿,尖嘴巴一张一合,这是一只找鸡妈妈的小鸡崽。

  忽然,小鸡的对面也出现了一个手影。一对长耳朵一个短尾巴,噗,噗,跳过来。哎呀,不能再跳过来,再跳要压着小鸡了。可是兔子挺霸道的,还在跳过来。噗,噗!宁宁回头一看,一个陌生的男孩也在做手影。

  网图侵删

  面对陌生男孩的挑衅,宁宁情绪自然是难受的,她有化解难受的需求,而她选择:

  a.不理会

  b.反击

  c.其他

  哼,谁怕你?宁宁手一变,墙上出现一只猫,喵,喵,向兔子扑去。

  那个男孩吓了一跳,连忙将兔子变成了狗,汪汪汪,狗咬猫。

  呜哇,呜哇,猫变成了大熊。

  啊呜,啊呜,老虎要吃熊。

  比老虎厉害的还有什么?宁宁想不起来,她差点儿哭了。

  网图侵删

  “她差点儿哭了”是宁宁此时的情绪,她已经陷入了问题的绝境,接下来你会怎么展开情节呢:

  a.重点刻画宁宁想到更厉害的动物手影战胜男孩的场面,进入情节高潮

  b.一样是要战胜男孩,但宁宁已经陷入绝境,因此在介入另一个人物,帮宁宁战胜男孩

  c.改变需求,放弃“战胜”想法,升华主题

  d.其他

  a和b选项都合理,小编就照着b选项写过“突然墙壁上出现了一条龙,将老虎吞掉”的另一个男孩出现帮助宁宁、挑衅宁宁的男孩悻悻而归的情节。

  但这样满足爽点的情节简直太俗了!

  我们来看课文作者的选择:

  嗯,干嘛要跟人吵架?还是跟他和好吧。宁宁马上变出一只鸽子来:尖尖的嘴,长长的翅膀,扑棱棱,鸽子飞了起来。

  那个男孩愣了一阵,也变了一只鸽子。

  看,现在两只鸽子依偎在一起了。

  妈妈出来了,她看见宁宁与一个陌生的男孩玩得正欢,两个人还挺亲热呢。

  需求得到转变,“争强好胜”的主题升华到了“友好相处”,这样的情节转折比起同样是转折但一定要战胜对方的情节要更能打动人心。

  网图侵删举报/反馈

上一篇:事关全省中小学生!河北省教育厅最新通知
下一篇:怀孕后,男友带我见家长,见到婆婆,她竟是多年闺蜜!我傻眼了!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