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批复!985高校,6个大科学装置!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7-01
手机版

  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着装授予仪式上,包信和校长在致辞中透露: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肥先进光源已于本月7日获得国家正式批复,将于近日召开开工誓师大会,并于今年9月20日学校65周年校庆之日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

  

  图源:安徽省科技厅

  据悉,该项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封东来教授领衔。在第五届安徽大学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封东来教授透露了合肥先进光源的最新进展。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被称为一代光源,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被称为二代光源,上海光源被称为三代光源。预计在2027年建成的合肥先进光源就是四代光源。其中升级的一个主要性能就是亮度,到目前为止,同步辐射仍是对微观世界研究的最有效且系统的工具,也被称为“科技的灯塔”。

  封东来透露,合肥先进光源建成之后,作为低能区高性能光源,初期预计每年全球用户3000人次,未来可达10000人次,“因为它是最先进的,可以预计有大量的国际用户,所以这种交流对安徽、合肥都很好,而且它也是这一批大科学装置里面唯一以地方命名的。”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大科学装置陆续落子与建成,目前拥有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多的高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学装置就是科学家的“武器”,无论是大科学装置里的“老大哥”北京谱仪,还是近年来赫赫有名的“上海光源”,在各自学科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科学装置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如今,数十个大科学装置屹立在祖国的南北西东,中国因此在多个世界前沿科学领域有了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大大增强。

  中国建设大科学装置的步伐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据国家发改委官方消息,目前我国在建和运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总量近60个,上到在海拔4410米的稻城海子山上观测宇宙线,下到探索2400米极深之地的奥秘,走进西南自然区收集保存丰富的物种资源,在现代实验室开拓人类医学的无限可能。从陆地到星辰大海,从微小生物到万千人类,我们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而随之布局的大科学装置也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

  这些高校,助力"国之重器"

  一直以来,中科院都是建设和运行大科学装置的主要力量,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做出了许多卓越贡献,随着布局的完善与开放,国内的一批高校也加入进来,他们凭借着自身积累的科研人才、实验室设备、学术资源,以承建或共建的身份,投身到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与探索之中,释放强大的科研力量。

  从举世闻名的"中国天眼FAST",到如今在全国各地百花齐放的各类大科学装置,中国高校,正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北京,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清华基地,已建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冷冻电子显微学实验室及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支撑我国科学家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CNS论文50余篇,成为了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在上海,上海科技大学共建的“羲和激光装置”,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10拍瓦的激光放大输出,被2018年1月的《科学》杂志列举为国际上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发明以来,在激光脉冲功率提升方面取得的第五大里程碑。

  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借助“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测出当时国际上最高精度的G值,实现对国际顶尖水平的赶超……

  从东部沿海深入到西南内陆,高校在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中,争当排头兵,打好辅助位,大科学装置以高校为点,在整个中国科技创新的版图上绘成线,通过填补一个个领域的空白,为项目研究实现新突破、“国之利器”注入新能量打造强劲内核,驱动中国科学技术创新在国际舞台上崭露锋芒、大放异彩。

上一篇:律师信箱 | 进修期间在宿舍休息 如受伤害可认定工伤
下一篇:高顿教育:中级会计考试第二年还审核报名资格?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