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老师的评书:似曾相识、千篇一律、虎头蛇尾、生搬硬套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7-03
手机版

  天气炎热,无所事事,想静下心来休息,于是再次打开了单田芳老师的评书,时隔多年再次欣赏佳作,发现评书还是那些评书,而味道却变了样。

  

  不知是我们的欣赏水准提高,还是听得次数太多,竟出现了听觉疲劳,于是抱着对单老尊重的态度,聊聊其评书的一些缺点。

  似曾相识

  

  听单老的评书,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倒不是因为听的次数过多,而是很多评书都是相互借鉴的,因此在情节和人物上总觉得重复。单老的很多评书中的情节高度相似,总有一个高大全的男神,他没有任何缺点,他信念十足,刚正不阿,总有一群大美女倒追这个人,而这个人却不为所动,但到最后却一一将这些美女“收编”。

  

  总有一个憨厚的师长养育了一个不孝之徒,这个徒弟总是惦记师妹,但师父不同意,最后痛下杀手,先干掉了师父,又灭了师父全家,最后师父的儿子幸存下来,苦练功夫,最后报仇雪恨。

  

  总有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员外早年丧偶,迎娶了一个漂亮贤惠的年轻女子,而该女子也必定伙同奸夫杀死老爷子,并把老爷子唯一的小儿子扔下枯井。且永远有一个世外高人不知怎的,把小儿子救了下来,并教其武艺。最终小儿子回家报仇,之后并没有继承家产,反而浪迹天涯。

  

  总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他武功平平,最大的特点就是脸皮厚,总能在逆境中帮助大家力挽狂澜。

  生搬硬套

  

  这些都是单老评书的惯用桥段,不得不说这些情节都入情入理,入木三分,但用的次数多了不免让人感觉听觉疲劳。任何情节出现的次数太多都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而人物的重复则让人感觉很多评书就是换了个名字套的旧壳。

  

  比如《水浒外传》这部评书,刚上线的时候,听众本以为是又以佳作,谁知道单老在职业生涯的后半段已经很难出现经典评书。该评书表面上是讲梁山好汉的故事,实则跟《水浒传》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利用武松、时迁等几个人另编的一部书,而书中的情节则完全照搬了之前的评书,故事讲的无非是爱搬弄是非的时迁给武松等人惹麻烦,最终武松的师父等人出面摆平,其中的所有人物和情节都可以在之前的评书中找到痕迹。

  

  《风尘豪客》大同小异,但在品质上还不如《水浒外传》,讲的无非是主角骆宏勋无缘无故遭受到了很多挫折,最后跟一名女子喜结连理,其中的情节和人物仍是似曾相识的。

  虎头蛇尾

  

  而对于真正的《水浒传》,单老却没有讲完,只说到梁山聚义,而这部分只占《水浒传》的三分之一,刚有一点味道就戛然而止,并没有讲出《水浒传》的真正意义,况且对于前半部分的情节也是有所删改的。

  

  类似的还有《西游记》和《楚汉风云》,前者同样没有讲完就结束,后者则加快了情节进程,本来值得玩味的细节都被忽略掉,很明显是赶工的作品。

  

  看得出来,单老对于名著的播讲并不是很在行,而单老的评书往往都是圆满结局,于是对于《水浒传》后期招安的事情就只字不提,对于《三国演义》同样如此。

  

  这点可以参考田连元版本的《水浒传》和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单老在名著的播讲中显然是个短板,而对于传统书的演绎则更在行。

  

  其中最让人遗憾的烂尾作品则是《栾蒲包和丰泽园》,该评书算是单老晚年的一大佳作,本书立意新颖,故事动人,并没有以往评书的太多痕迹,其中很多人物都相当丰满,借助解放之前的历史背景,以主人公栾蒲包的视角去观察当时的世界,很有趣。可惜这部书只有上部,却没有下部,很是可惜。

  千篇一律

  

  单老的评书大获成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于是单老也习惯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很多评书本身品质很好,却被单老更改得面目全非,最终都成为了一个模样,只要听几讲就知道是单田芳的作品。

  

  《童林传》就带有浓重的单田芳标签,讲的是震八方童海川别开天地,自创一家的故事。童林在书中同样是个完美之人,他憨厚到迂腐,跟人动手永远都是礼让三分,永远都是别人欺负童林,最后都被童林打败。而书中的高手也是层出不穷,到最后有点难以自圆其说,并且这部书同样是没讲完的。

  

  反观王玥波版本的《雍正剑侠图》,人物丰满,情节丰富。并非说王玥波比单田芳伟大,单从这部书来说,《童林传》的确是完败。听了《雍正剑侠图》,读者才知道原来三十六路名侠都是有故事背景的,且每位侠客都武艺非凡,远不像《童林传》中都是童林一个人的独角戏。而王玥波一部《雍正剑侠图》讲了10余年,可谓十年磨一剑,这部书的品质远远超过单老的版本。

  过度夸张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但过度夸张只会让观众觉得疲劳。《封神演义》中开篇的各路高手都很丰满,但到了中后期根本上不去台面。姜子牙是整部书的书胆,但对于西岐伐纣的进程却没有太多的影响,他的武功和法力都是最差的,靠的就是各路神仙的帮忙。就连三太子哪吒的表现也严重拉胯。而各路神仙到最后也都沦为饭桶,到最后完全是祖师爷的较量,由于单老大力渲染初期人物的战斗力,导致到后面描写绝世高手的时候显得词穷,力不从心。

  

  再看《隋唐演义》,秦琼和尉迟恭本属于一流高手,但在书中却勉强称为第十三条好汉,前十二名好汉都随意欺负秦琼。而到了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的时候则显得过于夸张,根本就没对手。但为了情节的继续发展,这边又弄出来一个秦琼的表弟罗士信,此人不会武功,智商也不高,却有一身神力,于是让罗士信跟李元霸去对峙。事实上两人的武义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到了《大唐惊雷》和《薛家将》时,武将的战斗力区域正常,可惜到了《薛刚反唐》时,老问题再次出现。《薛刚反唐》也是一部生搬硬套的作品,里面的人物都是高度借鉴其他评书的,尤其是薛刚的儿子薛魁则完全照搬了《隋唐演义》中的 李元霸。本以为是薛刚反对唐朝,谁知道薛刚的武义根本不够看,全靠儿子薛魁发挥。但薛刚的武功,据单老说,又是远超父母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水平,而薛丁山和樊梨花已经是贞观时期的天花板。

  胡编乱造

  

  如果说过度夸张尚且能被接受,但在近代书中对于一些人物的过度改编,则让人听着比较难受。最严重的就是《千古功臣张学良》中的张少帅,被单田芳说成一个忧国忧民,一身正气的千古功臣。不可否认张少帅是有一定功绩的,但他对于东北沦陷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应该把“不抵抗”的责任完全推给蒋介石,毕竟东北军只听张学良的话。

  

  而对于张学良的私生活,单老则美化得更厉害。自始至终,少帅就是一个花花公子,整天声色犬马,游走于各大夜场。这样一个阅人无数的少帅却被单老说成一个正人君子,把他跟于凤至的婚姻失败归咎为年龄,并且无限讴歌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实际上这就是一段婚外情。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毕竟别人的事情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而对于张学良的形象描写就太不客观了。书中的张学良剑眉虎目,仪表堂堂。当然,对于新一代东北王,以他的人设,我们可以认为他很帅,毕竟张学良也被称为民国四大公子,他是不难看的。但单老明明说张学良有一米八多大大高个,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美化一个人的极致也不过如此了,张学良的身高最高不会超过173cm,他跟蒋介石在一起的时候差不多高,而蒋介石身高在170cm左右。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连160cm都没到,张学良不可能有180cm以上的身高。有人说儿子比父亲高很多的不是没有,但那是20世纪初,中国人普遍身高都不高,哪怕是60后中谁身高在173cm以上都算很高的了,很少有180cm的大高个,更何况是1901年出生的张学良?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类型
下一篇:专科考研可以考全日制研究生吗?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