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引航科学梦想
近日,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总体进展如何?如何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的“双向奔赴”?如何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在科学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
在植物园科普基地研学实践,近距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气象局里观测风云,变身成为“小小减灾官”;走进“九号宇宙”太空科技馆,观看火箭发射、空间站对接等模拟表演……日前,在陕西省第三十一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系列活动中,西安小学生们走进科学世界,在有趣的互动中探索未知。
据介绍,目前,全国千余个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以及近万个乡村少年宫全面向中小学生开放,与中央彩票公益金建设的140余所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620余所研学基地和营地,共同开辟了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广阔天地。同时,打造出“天宫课堂”、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贵州省黔西市林泉镇林泉小学,老师讲解地球仪的相关知识。侯进勇摄(影像中国)
一至九年级均开设科学课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最新一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科学学业表现整体良好,约八成学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在最近一次举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我国参测的四省份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成绩在所有参测国家(地区)中均名列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以下简称“教育部监管司”)负责人介绍,目前,一至九年级均已开设科学课,独立设置信息科技、劳动课程,同时,广泛开展科技节和社团活动,加强实验条件建设。数据显示,2022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较2012年分别增长45.41%、22.36%、9.8%。
近日,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科学教育有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质,选育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与强力支撑。”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刘林认为,《意见》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引导孩子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推动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着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仍需突破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和改进。”教育部监管司负责人表示,《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浙江省金华市科技馆,孩子们体验“搭建铁钉桥”。时补法摄(影像中国)
用好社会大课堂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双向奔赴”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的创客中心,七年级学生刘子奇正拿着尺子为智能补光灯下的一盆绿豆芽“量身高”,他的伙伴戴钰衍在一旁记录实验数据。
“课堂上,通过长期观察,学生发现室内植物会因为光照不足影响生长。”科技辅导员龙小华说,他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对比实验,观察植株生长高度和叶片颜色,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意见》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
如何做实学校科学教育?教育部监管司负责人介绍,《意见》聚焦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重点项目,建立工作台账,开展排查指导。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和实验课规定动作,并拓展科学实践活动;特别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加强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实验员等队伍建设。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小学专任科学教师总量比2012年增长了35.3%,初高中理科类教师稳中有增。“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真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九中学初中物理特级教师刘文娟说。
天津华夏未来儿童科技馆,孩子们体验模拟飞行。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摄
如何做宽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教育部监管司负责人说,校外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与延伸。针对资源分布散乱、质量良莠不齐、供需对接不畅等问题,《意见》着重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盘点、精选、补充资源,全面动员相关单位,加强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资源的建设与开放,为校外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强化供需双方对接,明确开展科学教育的时间和次数要求,让参与方式变“短期”为“常态”,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的“双向奔赴”。三是加强宣传介绍,加大对科学教育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让科学教育资源获取方式家喻户晓,相关资源唾手可得,让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成为社会风尚。
确保增效不增负科学教育项目和有形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
在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完全小学学生近距离感受科学观测,在重点实验室听了一堂生动的科学课。
中科院珠峰站,工作人员给孩子们讲解科学仪器的功能作用。新华社记者 孙非摄
河南信阳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操场上,孩子们为自制水火箭成功升空欢呼雀跃。水火箭制作者张老师表示,作为乡村小学的科学老师,自己经常带着孩子们做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帮助孩子们了解更大的世界。
科学教育中,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一个都不能少”。《意见》明确,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是“重在全纳,帮扶指导”,要强化宏观调控,将科学教育项目和有形资源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进行关心帮扶指导。
具体来说,在硬件支持上,安排建设“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场所援建工程”等项目。在资源供给上,明确探索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弥补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拥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在社会动员上,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对口援建,尤其是与高精尖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提供设备、器材、图书、软件等,培训专业人员。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与相关工作同向同行,有机衔接。”教育部监管司负责人介绍,一是与规范校外培训工作协同,引导科技类非学科培训机构,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二是与科技类竞赛同向,引导孩子们不仅要参加竞赛,而且要培育“献身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家国情怀;三是与“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校科学营”等各类英才计划统筹;四是与中高考改革同频,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加强实验考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既要统筹增效,又不能增负。”教育部监管司负责人说,不能借科学和创新之名“一窝蜂”上项目,要明确侧重,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学生成长。(记者 吴丹,曾译萱参与采写)
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