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下发通知,2023年高考报名时间定了,这三类学生不得报考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2-11-29
手机版

  有人说:教育关乎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个人觉得这一点不假。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人才关乎着整个国家的未来。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源源不断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建设注入了鲜活“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生力军”。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谋复兴的时代新人。高考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目前影响最大的考试之一,也是目前最公平的考试之一,因此每一位考生每一个家庭都非常重视高考,都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

  高考对参加考试的学生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随着2022年高考的结束,离2023年高考越来越近。近日,福建省教育厅下发通知,确定了2023年高考报名时间,同时还明确规定了三类学生不能参加高考,具体情况我们一起去看看。

  01教育厅下发通知,2023年高考报名时间确定了

  福建省教育厅近日下发了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从通知中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高考分网上报名与现场确应两步。

  

  网上报名要在2022年10月18日至23日期间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网上账号注册、报名和缴费。一定要在这个期间完成网上报名的事项,逾期就不予网上报名,没有网上报名也就无法现场确应。为了避免最后一两天网络拥堵,建议尽早完成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完成后,还需要再2022年10月24日至29日,持报名所需材料到本人所选择的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这个也是错过时间久不能确应了。报名的具体的事项可以上网站查阅。

  02教育厅通知规定,这三类学生不得报考

  福建省教育厅下发的这份通知除确定了报名时间外,还规定了三类学生不能报考,也就是说这三类学生无法参加2023年高考。

  第一类,在校大学生以及保留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

  大学新学年新生报到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新生来校报到注册后,大学校园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想回去复读再次参加高考,因为嫌弃录取的高校或者专业不够理想,有的是因为身体或者家庭原因申请保留大学入学资格,那么这些考生就不能以目前的在校大学生或者保留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报考。实在想再次参加高考的话,那就必须从现在就读的大学退学,或者放弃保留大学入学资格。

  

  第二类,高中阶段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高考的重要性以及一次性等特点,许多家庭对孩子参加高考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但由于高考的一次性也就是一次考试定成绩,这对于第一次参加的高考的学生或许有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到孩子的发挥,有些家长就希望提前热身一下,在高二就参加高考,积累临场经验。

  家长们的想法是,如果考的好就去上大学,如果考得不好就当积累临场考生经验了,为来年的高考做准备。这样的行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考乃至教育的公平,教育厅通知中也是明确规定非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这类考生还包括那些以弄虚作假手段获得应届毕业生身份并违规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非应届毕业生。

  

  第三类,违法违规还在处罚期内的学生

  法治社会的公民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违法违规就会付出代价,学生也不例外。

  福建省教育厅通知明确规定了,触犯法律法规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的学生,也就是还在处罚期的学生,是不能报考的。这里还包括那些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法治社会,人人都应该遵守法规,对于需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一旦违法违规,你就没法资格报考,当然就无法参加高考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

  

  上面三类学生就是教育厅下发通知明确规定不能报考,无法参加高考的学生。一些网友在看到教育厅下方的通知后,除了支持这样的规定,还提出来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为了高考公平,应该对复读生以及加分项目进行限制。

  一些网友认为,自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普及化阶段后,对参加高考限制条件更少了。这样也是导致现在参加高考的复读学生很多的原因之一,这些复读生的存在,拉升了高考分数线,有些复读生多次被大学录取却不去报到,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应届生的高考公平,希望有关部门对复读生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比如提高分数线等。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高考本来竞争激烈,一分就超过许多人,现在的高考加分项目比较多,这对那些没有加分的考试来说比较吃亏。

  2023年高考可以说越来越近了,祝参加2023年高考的考生打好基础,调整好心态、在2023年高考中考入理想的大学。

  

  小伙伴们,你支持一些网友提出的要对高考复读生以及加分项目进行限制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非常感谢!内容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信息来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升学择校专家连红:个性化发展是当下教育的主旋律
下一篇:中专如何升大专?这几种途径要牢记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