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漫谈(二)—素质教育的春天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01-28
手机版


1、 中高考改革

素质教育政策频出,但中国的素质教育多年来却还是萌芽状态。国内的素质教育很长时间都是只停留在口号上,虽然很多人口口声声讨厌应试教育,但是骨子里是认同题海战术、应试技巧。主要原因是中高考的体制,分数是唯一衡量标准,而高考又是学生学习成就的唯一出口,高考成绩与高校档次以及今后的就业密切相关,这一价值链条决定了应试教育在国内教育领域不可替代的价值。

多年来应试教育的推行,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注重知识学习以及考试技巧,而学生成年后需要的诸多技能只能在学生走上社会后再去学习。而且单纯的知识学习使得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很差,到企业后不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也造成很多单位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

教育的弊端在中国高科技发展及产业发展上也有明显的体现,中国应试教育培养出了海量学生,其本科、硕士、博士的数量都居世界各国首位,但中国在原创性的发明方面却寥寥无几,这对于国家一直提倡的向创新经济转变非常不利,因此,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对自主招生招收对象有具体规定:“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试点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不超过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纳入本校年度招生计划中”。高校自主招生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备突出的能力和特长。例如,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以及学科竞赛获奖等。自主招生打破了高考完全靠分数的限制,与能力相关的素质教育开始逐步受到重视。

2014年9月4日,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新高考的改革无疑对素质教育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 素质教育迎来行业春天

随着国家教改的全面升级,以及素质教育有关政策的不断调整,国家升学刺激改变学科结构与比重,素质教育重要性得到提高。

就业结构变迁导致素质教育兴起,我国正处于从制造生产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型阶段,对服务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软能力”提出更多要求,更多地强调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及敏锐度等,而这些软素质通常是在艺术特长、科技创新等的培养过程中得到提升和更好的体现,孩子在家长督促下也会相应改变知识结构。

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关于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各地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提出要求。2018年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兰州、重庆等地在此基础上,陆续投入“课后四点半”的计划和经费,校内的课后服务市场逐渐对外开放,素质教育成为潜在爆发市场,我国的素质教育迎来了春天。

3、 国内素质教育的未来五年规划

2017年1月28日,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教育的各方面对未来5年我国的教育做了一次梳理,对于素质教育方面的规划,主要的应用领域仍然是公立学校,同时鼓励民办教育,社会力量介入素质教育领域。

《规则》把体育,美育,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向,并对每个细分方向给出了明确的目标与指导意见。

(1)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能力。研究制定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标准,充分利用各类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大力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体育:开展健康学校创建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健全大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加强中小学校体育装备,改革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因地制宜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大力扶持校园足球、冰雪运动等各类体育社团发展,推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广泛开展各级学校体育联赛和民间传统体育比赛,基本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的目标。

(3)美育:坚持以美育人,鼓励校企合作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改进学校美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健全美育评价机制,开展艺术类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将艺术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促进每个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中外文学艺术经典,鼓励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

在具体实施措施上,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课程教材建设的顶层设计,修订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鼓励普通高中开设多样优质的选修课程,推动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教育服务外包,引导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信息化课程包、实训实习、教师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作为政府教育服务的重要补充。发展“互联网+教育”:鼓励探索VR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教育的结合模式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全面改进各级各类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考查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明确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运用安全工程实务题——实施素质教育如何狠抓一个“实”字
下一篇: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底线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