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的“三不主义”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7-22
手机版

  【小孙说书】

  俞敏洪是一个很有公共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孙勇

  几天前,我偶然在手机上刷到俞敏洪自荐新书《我的2022》的视频,被老俞的诚意打动,就下单买了一本。快递哥很快送货上门。我用半天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觉得挺有收获,以前只知道俞敏洪的口才好,没想到他的文笔比口才更好。

  《我的2022》,是俞敏洪周记的汇总。所谓周记,就是每周一记,可视为日记的叠加版或加强版。在2022年,俞敏洪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记录自己在当周的所行、所见、所遇、所思;一年下来,聚腋成裘,共计32万多字。于是,就水到渠成地出了一本书。

  《我的2022》,是俞敏洪以2022年为时间单位写下的自传。与那种时间跨度长的名人自传类书籍相比,《我的2022》的写作在生活化和细节化方面更鲜活、更丰沛,因而更有可读性。这也是《我的2022》能吸引我一口气读完的原因,我已经很久没有这种阅读快感了——至少在阅读名人自传类书籍时如此。

  在书的封面上,俞敏洪这样写道:“2022年,在我的生命中并没有特殊意义,我只是在年初下了决心,要把这一年的日子记录下来。”可见,俞敏洪写作的心态是平和的,追求他所向往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境界。

  书的开篇之作是《2022,新年第一天》,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更加自主地生活。自主,我有三个不:不被世俗名利牵着走,不被自己的欲望牵着走,不被别人的意志牵着走。在和他人和谐共处的前提下,过一个更加自主和自在的生活;我也希望自己过更充实的生活。”这段话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三不主义”,它是俞敏洪的座右铭,也是《我的2022》这本书的宗旨与灵魂。

  2021年,俞敏洪掌舵的新东方遭遇诸多变故,因为政策、疫情、国际关系等原因,很多业务都处于不确定性中。新东方股票市值一度跌去90%,营业收入减少80%,员工辞退6万人,退学费、员工辞退N+1补偿、教学点退租等现金支出近200亿元。为了生存下去,新东方决定全面停止K9的地面和在线培训,去做更多为学生全面成长服务的项目,比如素质、素养、研学、营地教育等。同时,以香港上市公司为主体的新东方在线创立东方甄选直播卖货系统,转型为以农产品筛选和销售为核心的电商平台,兼做图书推广。2022年,虽然在俞敏洪的生命中“并没有特殊意义”,但对于依旧拥有5万名员工的新东方而言,却意义重大,正是在这一年里,新东方壮士断腕,绝地反击,涅槃重生。

  作为新东方的当家人,2022年里的俞敏洪当然很忙:忙策划、忙开会、忙出差、忙出镜、忙会客、忙运营;与此同时,他也忙里偷闲地读书,一年下来,读书约200本;游山玩水、品美食、喝美酒,结交作家、诗人、娱乐明星,是他一以贯之的心头好;对于国内外的热点新闻和重大事件,比如北京冬奥会、俄乌战争、唐山打人案等,他也高度关注,并加以点评。这一切,都被他写进了周记,成为《我的2022》丰富且厚重的组成部分。

  搏击商海和办企业,是俞敏洪的强项,这方面他说了不少佳句,公众对此不陌生。除此之外,俞敏洪也是一个很有公共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对于中国的未来,俞敏洪是这样期许的:“中国的未来会怎样?我充满信心。第一,中国的发展速度需要超过、也必须超过世界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繁荣前进。第二,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不会改变。”

  最后,引用俞敏洪2022年4月6日-10日周记中的一段话,作为这篇书评的结尾:“世上没有过不去的事。要么是你的失恋、失落、失败,要么是你正紧张关注或经历的疫情、俄乌战事、国际关系,都抵不住岁月的风尘,最终变成历史书上的一行字而已。”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上一篇:头条|阿斯巴甜致癌?代糖食品还能吃吗?
下一篇:第三届理创大赛再启幕,创新永不停步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