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观潮丨“息事宁人”能否“息灭”校园欺凌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7-24
手机版

  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静宁

  校园欺凌的新闻,近几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上。每一次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不仅被欺凌者饱受痛苦,在社会大众的心里也会留下深深的伤痕。纵观近年发生的一些校园欺凌事件,不难发现主体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一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校园欺凌的当事者年龄越来越小?校园欺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又当如何解决?

  (一)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欺凌别人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分析多起案例后可以发现,他们的家庭出身、成长环境等可能并没有多少共通之处。真正相同的是,他们无不受到身体发育、校园环境、家庭关系和网络社会的影响。

  十几岁的年纪,生长发育使他们的身体拥有足够的行为能力,但思想意识上却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心智和身体发育的错位让有些孩子产生了采取暴力方式得到同龄人认可、赞许、崇拜的冲动。从很多校园欺凌案例中都能看到,欺凌者一般具有一定的社交技能,有自己的小团体小圈子,但是他们缺少自我认可和成就感,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尊重,所以试图通过用身体力量欺压同学、恃强凌弱来获得满足。

  校园是青少年除家以外所待时间最长的地方,是青少年的主要人际交往阵地,容易出现矛盾和摩擦,而此时孩子们处理矛盾和摩擦的能力相对还比较欠缺,比如很多欺凌事件的起因,只是一句老师的夸奖、一件好看的新衣服甚至一个眼神引起的不忿、嫉妒、误会等。如果没有良好的校园氛围、班级文化作为约束,老师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波动,这种负面情绪就容易转化为欺凌行为。

  观察近几年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还会发现,很多欺凌者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在家骄纵成性,有的在家遭受来自父母的暴力或者父母会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等。青少年通常效仿大人的相处方式,或者通过暴力展现自己、宣泄压力。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重要的方面。现在的青少年已经是和网络“分不开”的一代人。网络信息芜杂,而青少年的辨别能力低、模仿能力强,网络中带有暴力元素的视频、网络游戏以及网文中的暴力描写等,都极大地增加了青少年实施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有些自媒体,甚至大肆宣扬“以暴易暴”的“勇敢和自信”,他们对于校园欺凌的发生有着不可推卸的“原罪”。应该说,网络社会中的暴力化场景是校园欺凌低龄化的重要催化剂。

  (二)

  毫无疑问,被欺凌者是校园欺凌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心灵疗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施暴者不以恶为恶、不以丑为丑,不以悲愤为悲愤、不以绝望为绝望,“唤醒”其灵魂同样十分迫切,而这,既需要法律,也需要教育。

  校园欺凌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只有坚持在法律框架下审视校园欺凌,受害者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欺凌者才能得到威慑和惩处。校园欺凌事件的当事者很多都是未成年甚至小于14周岁,所以目前欺凌事件的处理多以“息事宁人”的方式,赔偿道歉了事。事实上,相对于受害者所受的伤害来说,这样的处理实在太轻了,对于施暴者来说,也未必有多大的纠治力。

  拿最近发生的“小男孩被逼吃粪便”事件来说,警方通报中“责令严加管教并赔礼道歉”“双方家长已达成和解”的解决办法,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这种极其恶劣的欺凌手段与“轻飘飘”的处置结果形成了太大的反差。“未成年人”这个身份成为施暴者欺凌他人的“保护伞”。

  对未成年的惩戒教育是时候重新考虑了,已经不能不考虑了。综观各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调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值得考虑。

  未成年人的三观到底还没有成熟,“治病救人”是最重要的方式。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反思和努力。

  对于学校而言,德育一刻也不能放松,学校要进一步优化德育的方法,更有效地引导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少年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试、辅导等,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对劲”并加以教育引导帮助,此外,要强化法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敬畏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同时秉承“严慈相济”的原则,在孩子行为正确时予以鼓励,在孩子行为偏差时予以批评和适当惩罚。

  校园欺凌是一道复杂的难题,但也是必答之题。这需要全社会多方的合力,需要切实有效的举措,不容任何一方不重视、“和稀泥”“凑合事”。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在青少年时期就是非不分、不知敬畏,那是对社会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而且,相信也不会有人愿意看到:下一个受害的孩子,以同样的方式和遭遇,出现在我们身边。

上一篇:上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怎么干?重点来了
下一篇:《封神第一部》两天破1亿,成绩对不起制作成本,大有扑街的可能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