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研究|顾江:南京融入共建长江文化产业具有四大优势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8-03
手机版

  转自:新华财经

  长江流域人口、经济总量、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均超过全国的40%,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长江经济带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上、中、下游文化习俗、人才资源、文化市场等不同要素体系各具特色却又彼此关联,是引领长江流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践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须强化文化价值引领,下好长江文化产业带发展“先手棋”。

  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游成渝经济区、中游城市群和下游长三角地区。当前,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具有区域特色鲜明、发展极具韧性、市场潜力巨大、国企实力雄厚、消费市场活跃等特点,但也存在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和民营企业支撑力不足、支撑自主品牌的强产业链不够完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够充分等问题。

  作为长江下游的中心城市,南京是展示长江文化气质和历史底蕴的主要窗口之一。南京融入共建长江文化产业,可为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因子”。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顾江认为,南京融入共建长江文化产业具有“地理区位与城市定位优越、创新资源集聚、国际文化品牌与高标准文化载体并存、消费和供给双轮驱动”四大优势。

  在地理位置上,南京承东启西、连通南北、海陆畅达,处于扬子江创意城市群、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在城市定位上,南京既是江苏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全球创新高地,示范效应日益突出。根据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南京未来将打造“一江两岸双主城”,即实现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的“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空间布局,功能辐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南京集聚全球优质创新资源,51所高等院校、97万在校大学生、94名两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等一批战略科技力量,9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同构建了南京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在创新资源推动下,南京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新增长极。2022年,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等16个数字文化新业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占规上文化企业营收比重超70%,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对产业增加值贡献度超75%。

  南京文化品牌不断涌现。1982年,南京获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9年,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2021年,南京在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CBII)中排名第九,城市软实力持续提升。南京还持续高标准打造文化载体,加速业态融合。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获评文化和旅游部“第五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高淳国际慢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秦淮区、江宁区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与此同时,人流、物流、商流的便利性以及南京都市圈的广阔腹地,为南京提升消费市场辐射力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加之近年来南京文化企业成长迅速,文化产业供给端优势明显。2021年南京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前列。消费和供给双轮驱动,为长江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动能。

  今年以来,南京进一步放大长江文化的经济效益,做强长江文化带产业链条,于7月14日-8月31日期间举办长江文化旅游节,发布四条长江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组织一系列生态、研学、夜游、展览、演出等文旅消费活动,邀请八方游客来宁开启夏日南京江岸之旅。以长江文化旅游节为牵引,南京推进长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长江“流动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促进长江文化带产业高质量发展。(余伟婷)

上一篇:中山大学多少亩
下一篇:教育部实施“国优计划”!这30所“双一流”高校成为首批试点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