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经验分享」30天上岸市直!乡镇公务员遴选实录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8-04
手机版

  时光飞逝,距离我通过遴选上岸市直单位已过了一年,然而备考遴选时的全神投入,跨越“笔试关、面试关、考察关”三大关的惊险刺激,最终上岸的满怀感激,都还记忆犹新。整个过程中,我觉得从公选王中获益良多,所以谈谈备考感受,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01立志

  后来回想起来,我常常觉得自己颇受幸运女神眷顾。2017年我大学毕业,当时和现在的就业风气天差地别,整个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气正盛,互联网巨头的传奇被推崇备至,舆论对“铁饭碗”多为劝退态度,我在就业季看了无数篇“不要选择体制内一眼看得到头的人生”类似的文章。

  

  然而学的是传统文科专业,考编热潮丝毫没受任何影响,大四整整一年,班级同学不是考研,就是考编。在这种大背景下,计划当老师的我参加了研究生考试。

  很遗憾,几分之差没有考上,在考研笔试成绩出来的当天,我哭了一天一夜,随后痛定思痛,马上决定转向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当时距离公务员省考已经不到两个月时间,由于缺少体制内的亲戚朋友,前期又从未想过走这条职业道路,在相关知识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我报考了家乡乡镇的公务员,最终成功上岸。

  作为工作的第一站,乡镇确实是珍贵的大课堂。征地拆迁、防汛抗旱、疫情防控、后勤会务、宣传报道、材料写作……作为年轻人,镇里大大小小的工作,每一样都需要亲身参与,每一天都在学习新东西,积累经验。

  虽然在小镇,同事同龄人比较多,人际关系相对单纯,为群众做实事时成就感满满,但是置身其中的时候,看到读研究生的同学最终谋到一份一、二线城市的教职,和知识分子们谈笑风生,而我顶着烈日和群众宣传征地政策,面向黄土背朝天;同龄县城机关的女生周末在各处“探店”,而我因为防汛,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别的同事一天下来可能只要填一个表,而我身兼五、六项工作焦头烂额。“我真的要在这里待一辈子吗?”,离开乡镇的想法在脑海里默默埋下了种子。

  为了离开小镇,我认真琢磨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利用一切渠道给各大报刊、内刊投稿。随着写作水平提高,稿件在大大小小的平台上刊发,渐渐在县里也有了一点点名声。

  2020年,意料之外,我获得了一个到市委办跟班的机会,市里的舒适的办公环境、优越的医疗教学资源、规范的工作程序,给我了巨大的冲击,我意识到,也许我能到更大的平台,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离开乡镇、到市里去!”的种子迅速生根发芽。但是在跟班的过程中,也很遗憾地了解到,调动很难,更何况我还有服务期。跟班结束后,我回到了小镇,生活兜兜转转,好像又回到了起点,但我知道自己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

  2022年,在服务期即将到期之际,本省发布了市级机关遴选公告,这个消息让我又惊又喜,喜的是本市已经五年以上未出遴选公告,而这次正好有我能报的岗位;惊的是我之前从未考虑过遴选这条路子,从公告发布到笔试,只有30天的时间了。

  我能上岸吗?

  我必须上岸!

  后来,我和一些成功上岸省、市机关的同志交流,发现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极其强烈地想要上岸的决心。

  他们有的是35岁的背水一战,有的是常年异地迫切想要夫妻团圆,而支持我必须上岸的理由——我不愿一生都囿于这个乡间小镇,我迫切想探索更大的世界。

  

  精神力量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30天在职复习遴选,时间紧,任务重,心理压力大,每每读不下去的时候,我便默念非常喜欢的白居易的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深吸一口气,就继续做下一道题。在竞争性考试中能突出重围,实力固然重要,但强大的精神力,也许也是最终胜出的重要一环。

  02备战

  我主要分三个阶段准备备考。

  第一阶段搜索信息,熟悉情况:

  由于本市多年未组织遴选考试,我主要通过网上搜索的获得关于遴选的信息,大概了解到遴选作为公务员内部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选拔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同志到中央、省、市机关工作。

  市级以上机关与县乡两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政策的制定者,后者是政策的执行,那么对前者的要求就更侧重于对政策的理解把握,对理论的学习掌握和文字表达能力,复习时要更关注目前中央、省的重要政策决策和各类文体的写作办法。

  在一过程中,值得一听的是公选王在公告出来不久就推出的免费备考公开课,能够全面了解命题趋势、考试题型和相关的信息,比如在课程中我就了解到省、市机关遴选是同一套卷,对小白来很实用。

  第二阶段分块复习,逐个突破:

  我所在的地区考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为20题选择题,主要考察中央、省近期的重要政策,由于时间紧张,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在客观题复习上,我采取的战略是抓大放小,每天抽出半小时到1小时把近三年的《...学习关键词》、各种报告和半年以来学习强国上所有的专题选择题刷3遍,熟悉到留下一个大致印象,选择题能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主观题分为案例分析、公文写作和大作文。由于我备考时间短、工作繁忙,工作日每天最多4小时投入遴选复习。最终我决定还是要报一个线上冲刺班,机构教授的内容虽然有可能千篇一律,针对性略显不足,但是对于时间紧张的人来说,如果尽可能吸收机构冲刺班的内容,短时间内拿一个中上的分数还是可以的。

  我曾经读过一本讲时间管理的畅销书《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作者是五个孩子的妈妈,在做好医生工作的同时考上了哈佛大学硕士,里面提到她备考哈佛硕士时,攻克棘手的数学从集中练习“一本书”下手,把一本书吃深吃透,反复操练错题,成绩就不会差。

  办了多年的机构都有一套成熟的做题体系,买各种不同的教材并不一定就有效果,重要的是把一个课程学好学到位。

  因此,对于公选王的冲刺课我是百分百信任,把各个题型的课程都听了2遍以上,每天吃饭、通勤都在听课,做好笔记,力争把所有课程的内容都消化完。此时,离考试只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了。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遴选是竞争性考试,既然是考试,那么“真题为王”就一定没错。在最后一星期,我完全模拟考试形式掐表做了近三年的真题,根据做题的情况,认为本省遴选通用卷有题量大、答卷字数多、时间紧张的特点,把做题顺序调整为公文题(保分)-大作文(确保写完不大扣分)-客观题(快做,缓解手酸)-案例分析(时间不够可以踩点得分,失分情况比大作文没写完损失面要小)。最后把复习期间的笔记背记三遍,便上了考场。

  正式考试和预料中差不多,总之就是把之前制定的策略全部用上,出来后感觉进面应该问题不大,在成绩出来之前熟悉了一下真题题型和各类型题目答题套路。

  最后提供一个小贴士,作为工作繁忙的在职人员,最烦恼的事情莫过于复习时间少,注意力不够集中,时间飞逝而过,却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复习,越临近考试越焦虑,最后还没参加考试内心便已认输。

  

  我认为要克服这些,首先要有坚定地决心,这点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赘述。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复习时间,比如我在早上学习效果更强,就把备考时的作息时间调整为凌晨4:30起,晚上10点休。

  第三,《增广贤文·劝学篇》提到:“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我们无法改变加班到凌晨、取消双休等等突发情况,但是或多或少,每天都要学习一些内容,保持复习的感觉,这样才能把整个辛苦的备考过程坚持下来。要知道,上考场便已成功了一半。

  03后来

  笔试成绩公布的那天,我正忙着疫情防控,抽空查了成绩,70多分,比第二名高出10分,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只感到很安心,嘴角悄悄地勾了起来。

  因为笔试的绝对优势,面试、考核都非常顺利,前后不到半年,我便办理了从乡镇到市直机关的调动程序,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心仪的单位。

  市直单位的工作其实也并不轻松,虽然分工明确,但工作要求比基层高许多,加班加点实属常事。但工作视野更开阔,接触的高水平人才更多,办公、生活环境也好了很多,真正感到了未来可期。

  工作六年,我由衷感到,人生可以是轨道,在既定的范围内努力往上攀登;人生也可以是旷野,趁年轻的时候选择到更大的平台发光发热。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可能性,不断地成为更好的自己,与正在备考路上的大家共勉!

  举报/反馈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工作总结怎么写
下一篇:中外合作办学丨同济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