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多个设区市纷纷“牵手”省内外知名高校,为哪般?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8-26
手机版

  

  先来看《福建日报》的一则报道。

  8月10日,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在福州会见了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一行。

  周祖翼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复旦大学长期以来给予福建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福建省情。周祖翼说,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我们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四个更大”重要要求,高质量推进新福建建设。福建与复旦大学渊源深厚,合作基础良好、合作空间广阔。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产教融合、校企联动以及科研创新、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携手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样板,成为校地合作的典范。

  裘新代表复旦大学党委感谢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复旦大学的支持指导和对相关附属医院的帮助关心。他表示,希望结合福建所需和复旦大学所强,全面推进省校战略合作,在重点领域深化双方合作,强化顶层设计、系统集成,更好助力福建高质量发展。

  这是推进省校合作的一次会见。

  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积极与大学合作,已然成为地方发展的新趋势。

  除了省级层面,福建多个设区市近期也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展开深入合作,签署合作协议,建设研究院、附属学校、医院或者实训基地等。

  福建多个设区市分别与哪所大学合作,合作意图为哪般?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地方主要利用高校优势资源,聚集人才促进城市发展。纵观合作同时可以发现,福建各地在引进高校资源时,合作对象选择各有不同,有些借力外省名校合作弥补短板,有些牵手本土高校共同成长。

  先来看,各设区市与非本市高校的“牵手”。

  

  厦门“牵手”复旦大学等高校

  8月9日,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会见了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一行,双方就深化市校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崔永辉表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市校合作硕果累累,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先后共建三家高水平医院,显著提升了厦门医疗卫生水平。“我们期待与复旦大学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携手加快合作协议实施,加强医疗卫生、智库和研发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不断续写市校合作新篇章。”

  白鹭洲知政注意到,参加此次会见的复旦大学领导包括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和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

  复旦大学与厦门合作成果亮眼,堪称校地合作典范。5个月前,今年3月7日,崔永辉曾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走访调研,与复旦大学共同推动新一轮校地合作。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是厦门与复旦大学市校合作的典范成果,该医院也是厦门为补齐医疗短板而建设的一家高水平综合性三级医院。2020年10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成为全国首家挂牌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2022年,厦门市政府与复旦大学再度签署关于合作共建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的补充协议。该院将在厦门市政府和复旦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人才培养、科研教学、项目规划等方面建设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深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医院建设新模式。

  一直以来,厦门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2021年,《厦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指出,到2025年,科技创新实力和产业链国际化水平跻身创新型城市前列。去年5月,由厦门市委主要领导挂帅的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

  强化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赋能加持。今年2月,厦门市市长黄文辉率团赴武汉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洽谈市校科技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是黄文辉的母校。

  华科大科研实力强劲、工科优势明显,与厦门市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契合度高。在华科大的座谈会上,华科大校长尤政表示,希望与厦门市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在人才培养、城市建设和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共赢发展。

  今年5月,华科大进行回访,科研专家先后介绍了“高频信号收发前端芯片”等10余个项目成果,围绕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重点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在2月份武汉大学座谈会上黄文辉提出,希望与武汉大学以北斗导航、微电子、国际法、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的成果转化为先导,进而开启市校全方位合作。会上,厦门市科技局局长孔曙光还汇报了校市科技战略合作的前期筹备情况。孔曙光是武汉大学校友。

  实际上,厦门市与武汉大学已经在众多领域展开了合作。

  去年7月16日,在厦门举办的集微峰会-武汉大学校友论坛上,“武汉大学厦门集成电路研究院”项目现场签约。两天后,厦门市科技局与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武汉大学海峡科学技术创新中心”。

  提及厦门市引资引智,推动自身科技产业发展,就不得不提到由厦门市委市政府发起倡议、厦门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及校友会积极响应的“大厦栋梁”计划。“大厦栋梁”计划启动仪式暨厦门校友经济联盟成立大会于2022年在厦门市举行,此计划成立了厦门校友经济联盟,围绕“母校+校友+城市”模式,促进厦门经济发展。“武汉大学海峡科学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就是在校友的牵线搭桥之下落地厦门的。

  福州“牵手”同济大学

  6月18日,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与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座谈,就加强产学研对接、深化校地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郑庆华表示,同济大学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与福州在城市规划、科技创新、学科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同济大学正助力福州打造新地标“闽江之心”。

  据了解,“闽江之心”西起三县洲大桥、东至闽江大桥的陆地及水域,涉及台江码头、青年会、青年广场、苍霞公园、中洲岛、江心岛等。作为福州新地标,“闽江之心”是“两江四岸”景观带的核心段。

  就“闽江之心”整体提升工作,7月24日,林宝金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一行座谈。

  林宝金在会上对院士团队给予福州城市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目前“闽江之心”核心区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已逐步成为近悦远来的省会城市会客厅和城市新地标。希望常青院士继续关注福州,多提宝贵意见,在历史建筑保护、城市景观提升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助力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常青院士表示,团队将围绕福州城市发展定位,不断优化完善相关设计方案,努力打造精品工程,为“闽江之心”整体提升、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外,梳理公开资料,福州市政府与同济大学曾在2021年底签署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同济大学与福州市将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加强合作。

  彼时,还举行了福州同济技术转移创新中心、福州同济职业教育师资培育基地、福州同济跨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同济大学—福州智慧地铁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揭牌活动。

  事实上,2021年底的那次合作,有一个大背景是,当年召开的一场大会。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6个月后,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被提上日程。

  白鹭洲知政注意到,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子波、校长陈念东于上个月19日至20日赴同济大学访问,就落实《福州市人民政府 同济大学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和进一步拓展深化合作领域进行座谈交流。

  省里近期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十条措施》。该措施经省政府同意,上个月的7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通知。

  泉州“牵手”兰州大学、南京大学

  7月8日,南京大学与泉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座谈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泉州市副市长汪志红率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汪志红在会上指出,泉州以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著称,也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城市,石油工业、石材产业发达。

  她表示,希望依托南京大学的科研力量支持泉州的产业升级,以基于异地研发开展南京大学校地合作,开拓校企合作进一步的扩展空间。

  泉州副市长汪志红此番前往南大寻求合作的背后,其实是泉州产业升级的问题。

  众所周知,作为福建的工业重镇,泉州“传统底色”明显,包括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等在内的9大千亿产业集群几乎都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

  今年5月,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特别提出,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当下,泉州也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推动传统产业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离不开科技创新。积极与高水平大学合作、补上创新短板,是泉州当下经济发展的主线任务。

  这也是南大与泉州最近一次的“谋合”。从2018年共建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开始,南京大学与泉州即开启了强强联合的高水平校地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了解,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是南京大学设立的首个江苏省外的技术中心。

  另一方面,泉州正在积极培育拓展新兴产业。

  

  在今年3月举行的兰州大学与泉州市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上,泉州市委书记张毅恭说,泉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布局战略型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转型发展。

  他希望借助兰大在化学、核学、医学等基础学科和前沿领域雄厚的科研实力,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

  泉州市在与高校合作中,更加注重校企合作。白鹭洲知政注意到,包括安踏集团、九牧集团、特步集团、金座集团、鸿星尔克实业、安腾集团、三六一度集团、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天守集团有限公司、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甘肃陇晟恒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兰州长征机械有限公司、甘肃海龙鲟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达利集团等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与兰大的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

  龙岩“牵手”中山大学

  

  8月2日,龙岩市委书记余红胜率龙岩市对口合作考察团走访中山大学,并召开座谈交流会。双方就推动共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中山大学龙岩市公共卫生与重大疾病防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4家附属医院与结对帮扶的龙岩5家重点医院安排干部交流挂职等事项达成一系列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龙岩市与中山大学将推动共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这实际上是在推动政策措施落实。

  近年来,福建省正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增效。去年8月,龙岩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若干措施》。

  《措施》提出,到2025年力争新材料新能源科技企业培育库产值达到800亿元,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区域竞争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实现千亿级产业。

  白鹭洲知政注意到,除了走访中山大学外,余红胜还率考察团走访考察了广州开发区和世界500强企业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工控集团等企业,且与广汽集团就投资建设锂电新材料新能源项目达成共识,将围绕龙岩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特色,加快投资相关产业项目。

  座谈会上提到的中山大学4家附属医院与结对帮扶的龙岩5家重点医院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龙岩市第一医院和上杭县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龙岩市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武平县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与汀州医院。

  今年2月,龙岩市委书记余红胜、市长胡盛曾率党政代表团赴广州开展对口合作,签署了上述医院对口合作的协议。

  南平“牵手”中国人民大学

  如果说龙岩、泉州两地与高校的签约,更多聚焦在产业的发展上,那么南平与中国人民大学的签约,则更多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7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与南平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南平市政府与人大校地合作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推动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据《闽北日报》报道,双方合作主要涉及加强振兴革命老区、建设生态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个方面。

  这并不是南平与中国人民大学的首次“牵手”,早在2020年9月,南平市就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在课题研究、决策咨询、论坛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同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南平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在南平举办。此后每年定期举办一次,至今年5月,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

  南平是闽江源头,福建的生态屏障,全国唯一的集双世遗和国家公园为一体的地级市。作为福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南平不断探索绿色金融赋能绿色发展之路,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规模200亿元的福建省绿色产业基金、武夷国际茶叶交易中心等纷纷落地南平。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此次签约仪式上表示,将通过“地方出题,专家学者答题”的模式,由当地政府提出如何改善生态环境、打造支柱产业、推进乡村治理、实现乡村现代化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深入县乡进行调研,把学术资源、资政资源融合到基层建设中,帮助基层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白鹭洲知政注意到,助力南平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服务团已有行动。

  7月22日至7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一行20人,赴南平市开展2023年暑期调研,围绕“老区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环带绿色产业发展”等重要选题开展求索与求解。

  何为环带?

  环带即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2021年,南平市创造性提出了打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即在紧邻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外围,初步划定了约4252平方公里的“缓冲区”,涉及武夷山市、建阳区、邵武市、光泽县4个县(市、区),用大的“外圈”来保护好武夷山国家公园这个核心“内圈”,这个缓冲区就是环带。

  博士生服务团成员深入光泽、邵武、建瓯等地,围绕产业发展、茶旅融合、红色研学、非遗传承等方面,详细了解环带沿线自然人文资源、项目规划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为环带建设出谋划策。

  莆田“牵手”福建中医药大学

  据莆田网5月4日报道,近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莆田市长林旭阳表示,当前,莆田市委、市政府正大力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端医疗资源、专业医疗人员、重大创新平台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莆田将落实好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持续做好跟踪服务保障,与福建中医药大学携手实现共赢。”

  据悉,此次合作,双方将在医疗合作与技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中医药产业开发等方面深化合作。

  近年来,莆田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各级中医院发展。去年5月,在莆田市政府领导大力推动,市卫健委努力牵线的背景下,荔城区中医院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主动有效沟通,成功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

  在莆田市荔城区中医院加挂“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协作医院”名称,建立四个名中医专家诊室和一个名中医“师带徒”工作室,并以开设“师带徒”工作室、示教、教学查房等方式在学科建设、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深入合作。

  宁德“牵手”中国人民大学

  

  7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赴福建省宁德市看望“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二期研究生并召开座谈会。

  

  会上,四位研究生代表分享了实岗锻炼感悟,汇报调研收获。文学院2022级硕士生张艺萱分享了在蕉城区霍童镇的基层锻炼经历;应用经济学院2020级博士生高又壬汇报了在福鼎市叠石乡参加基层公路建设的经历;经济学院2021级博士生班若琳用事实和数据分享了周宁县在企业和民生的普惠政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国学院2021级博士生谢贤良分享了在寿宁县下党乡感受到的艰苦奋斗、感念党恩的民风。

  中国人民大学“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于去年5月正式启动,面向全校选拔一批政治坚定、德才兼备且有志于从事公共服务事业的研究生骨干。通过课程培训、研讨交流、实岗锻炼、经验总结等环节,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深刻理解党政机关运行机制和社会治理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与宁德市渊源颇深,自2013年与宁德市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校地双方不断深化合作,在战略研究、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而中国人民大学开展“治国理政”计划以来,组织多批研究生赴宁实岗锻炼,并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旅经济等课题开展实践调研,有力助推了宁德的建设与发展。

  宁德市副市长叶其发表示,当前,宁德全市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正在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宁德的发展充满无限机遇,对人才的渴望无比热切,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深化与宁德的人才战略合作,动员更多学子关注宁德、来宁锻炼。

  当前,宁德正在打造什么样的“增长极”,建设哪”四个区“?

  时间回溯到2021年。当年9月,中国共产党宁德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宁德提出着力构建“一核两廊五轴”发展格局,建设全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现代化湾区经济的试验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的先行区等“四个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宁德这座过去常被称为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的小城,迅速崛起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一举跨入中国百强城市行列。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宁德经济总量244.62亿元,而2022年gdp总量达到3554.62亿元,跃居全省第5名,排在福州、泉州、厦门、漳州之后。

  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黑马”,宁德是怎么做到的?

  十余倍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宁德培育形成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宁德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省第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1%。

  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宁德时代的崛起。

  众所周知,宁德是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的家乡。宁德时代于2011年12月在宁德注册成立,十余年间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迅速成长为全球动力电池“巨无霸”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曾毓群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989届本科校友。作为上海交大的杰出校友,近年来,曾毓群与母校合作颇为密切,带领宁德时代与上海交大共设清洁能源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交大等单位共同签署未来能源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去年1月,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正式入驻上海闵行区。

  三明“牵手”福建医科大学

  7月24日,三明市与福建医科大学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福建医科大学与三明市渊源深厚,1938年至1945年曾在沙县、永安等多地办学办医。194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其时校名:福建省立医学院)首个中共支部在沙县沙溪河畔成立。

  支部13名党员以挽救国家危亡为己任,在三明这块红色热土上发展党员,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积极发动组织抗日救亡运动,与三明人民结下深厚情谊,也孕育了“红色闽医”文化。

  据了解,福建医科大学与三明市将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疾病防控研究、推进科技创新、培养专技人才、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等领域深入交流合作。

  三年前,2020年4月,三明市市长曾带队专程拜访了福建医科大学,双方就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医学人才短板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值得一提的是,起始于2012年的三明医改是中国医改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全国深化医改树立了样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双方商定,在适当时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合作事项落实。

  平潭“牵手”厦门大学

  8月2日,厦门大学一行到平潭调研,双方就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工作情况、厦门大学与平潭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海洋考古与南岛语族研究合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番提到的“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2月,系厦门大学与平潭合作共建。

  该研究院旨在对接平潭发展定位和产业需求,以台湾研究交叉学科、海洋科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mba)、戏剧与影视学等一级学科为主,开展具有平潭特色的学科建设,为实验区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服务,努力打造集教学、育才、研发于一体的创新型研究院。

  自201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厦门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课题研究、举办两岸论坛和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特别是大力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社会、政治融合先行先试实践活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模式,进行《平潭台胞社区发展研究模式》《平潭综合实验区对台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初步研究》等项目的研究。

  同时,还成立厦门大学海峡两岸发展研究院,为实验区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在实验区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同时为实验区开展两岸教育、文化、科技、经贸交流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2013年3月,厦门大学牵头组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这是一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首批理事单位。

  

  再来看厦门、福州与本市名校合作的进一步走深走实。

  福建的省会城市福州以及计划单列市厦门,它们分别与福建的两所“双一流”高校——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在“名城+名校”合作模式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先来看福州。

  今年2月8日,福州市长吴贤德赴福州大学座谈交流,双方围绕深化校地共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等进行深入交流,并就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达成共识。

  据了解,福州市政府和福州大学新一轮校地战略合作重点在高层次人才引育、人才培养、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城市软实力建设、福州市高等教育提质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福州市布局形成新兴产业集群提供科技力量和人才支撑。

  再来看厦门。

  长期以来,厦门市一直把厦大发展视为城市发展大事,不遗余力支持厦大发展。20世纪以来,厦门市与教育部、福建省连续5次签署重点共建厦门大学协议,在经费、土地、住房、政策等方面给予鼎力支持。

  今年5月4日,厦门市与厦门大学市校合作联席会议举行,双方合作步入新阶段。

  

  联席会上,厦门市人民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建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厦门市人民政府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建厦门大学附属学校框架协议、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框架协议、火炬集团收购厦大科技园翔安园区项目部分资产等四项市校合作项目现场签约,进一步推动市校合作走深走实。

  在当前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地方区域发展“弯道超车”的关键。

  福建各设区市频频与高校合作的背后,即是产学研的紧密结合。通过与高校合作,人才、产业、文化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的渠道得以打通,这也是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背后的一条实线。

  来源:白鹭洲知政(海峡导报记者 宁诗慧 单宁)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程沛

  本文作者:白鹭洲知政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村里开设爱心托管班 郫都三道堰镇农村娃的暑假这样过
下一篇:联想 Legion Go 游戏掌机细节曝光:8 英寸屏幕、AMD Ryzen Z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