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严谨真为理 一片丹心育群英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1日电(陈静)赵东元,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12月参加工作,复旦大学党委委员、化学系教授。35岁归国献身教育科研,44岁当选中科院院士,57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59岁获评上海市科技功臣。
“自然科学奖”历来是科技奖励中最基础的奖项,赵东元从“0到1”做起,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突破性成果。并成功地将原创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中石化齐鲁石化工业应用中,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他深受学生爱戴,多次被学生评选为“优秀研究生导师”和 “研究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他恪守“课比天大”的信念,连续20年坚持面向自然科学大类本科生讲授《普通化学》,该课程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广受学生喜欢,并入选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
作为功能介孔材料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他培养了近百名高层次材料学科人才,开创了介孔有机高分子和碳材料研究新领域,开拓了中国材料科学快速发展之路。
归国奉献,拳拳赤心报国
1998年,赵老师放弃了优渥的条件从海外归来,选择进入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摆在他面前的,是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三万元的启动经费,一千元的每月工资,以及一间空荡荡的实验室。可赵东元却说,这有什么好抱怨的,这是我的祖国啊,你会抱怨自己家里穷吗。于是,赵东元带领着学生白手起家,自己搭建实验室,几乎每周的工作时间都超过八十个小时、连续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立足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本职,视祖国材料化学科学发展为己任,他将个人理想融于国家进步为荣耀,在国际材料化学领域第一梯队发出了中国声音,在介孔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原创性突破性成果。
他带领团队发明了 20 余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介孔材料(FDU 系列);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新思想,创制了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首次将介孔材料从无机组成扩展到有机体系;提出了“酸碱对”“界面组装”等新理论,合成了一系列热稳定的、大孔径的、高度有序的新型功能介孔材料;在介孔材料结构、界面组装、能源催化应用等方面形成独特见解,为介孔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国际介孔材料领域领军者。
赵东元坚持用科研服务国家,成功地将原创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中石化齐鲁石化工业应用中,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与中国石化等国家大型企业合作,新技术每年可增产150万吨航煤和柴油,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贡献。他发明了高热稳定性介孔碳材料也在北京奥运村LED路灯、上海世博会电动汽车等项目中实现了示范性应用。
他在Science(2)、Nature(3)、Nature Mater(3)、 Nature Chem(1)、Nature Commun(12)、Science Adv(5)、J Am Chem Soc(74)、Angew Chem(41)、Adv Mater(40)等发表 SCI 论文 800 余篇,撰写专著 2 部。论文引用次数近 14 万次(h 指数181,谷歌学术),被国际ISI Web of Science公司列为近十年 100名全球引用率最高的化学家之一,连续多年(2011-2022)被汤森路透社列为全球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被Science Watch列为介孔领域发表论文、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排名第一)。2002年被选为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IMMA)理事、秘书长,2004年被选为国际沸石协会理事,2006年再次当选为 IMMA 理事、副主席,2007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IMMA主席。现担任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浩清”教授、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2007年出任国际“胶体和界面科学杂志”(J Colloid Interface Sci)编辑,2013年出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材料杂志 ”(J Mater Chem)主编(Editor-in-Chief),以及J Am Chem Soc,Joule,Adv Energy Mater,Nano Today等10多家国际刊物的编委、顾问编委。目前任美国化学学会ACS Central Science和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编。在国际、国内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影响力,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内外重要奖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第一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第一完成人),中石化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科学奖一等奖(2021,第二完成人),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第一完成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023),上海市科技功臣(2022),美国化学会 ACS Nano Award (2021),Nano Research Award(2020 ),Khwarizmi国际奖(2019),国际胶体与界面科学JCIS Darsh Wasan Award(2018),第六届中国化学会“化学贡献奖”(2018), 首届中国分子筛成就奖(2017),TWAS科学奖(2016),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9),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IMMA成就奖(2008),杜邦奖(2005)等。所带团队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功能介孔材料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支持。
立德树人,垂范师德师风
赵东元是一位杰出科学家,但在学生心目中,他更是一位谆谆教导、以身垂范的老师。
教学相长是他一直坚持的教学原则。他最喜欢的称呼是“老师”,“课比天大”是他始终坚守的信念。5月26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赵东元获得“科技功臣奖”。没想到在媒体发布会上他一介绍完自己的研究,就一路小跑提前离开了。原来,他要赶着去给本科生上化学课。这门“不能迟到”的课,他一上就是20年。202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后,他手提布袋装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赶去给本科生上课的照片在社会各界被传为佳话,“布袋院士”的称号由此得名。
20年来,一周两次课,他几乎从未间断。他给自己定了规矩,上课“不能迟到”“学生们都等着呢,迟到5分钟就是教学事故了。”作为一位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授,赵院士可谓教学经验丰富。但是,为了使课堂活色生香,他每天都认真备课,去外地出差,就在飞机上备课。他上课时带着笔记本,里面有他精心制作的课件。
他指导多届学生完成“莙政学者”“望道计划”等本科生研究项目,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普通化学”课程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2023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
立德树人是他教书育人的根本遵循。他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作为导师尽最大限度支持课题组中每一位学生,给予科研条件的支持和学业的引导。“24小时在线”是学生们对导师授教的生动描摹;“论文不厌百遍改”是赵东元传授学生的治学准则,学生的文章他都一字一字改、一章一章过,大到思路逻辑,小到拼写标点,全部仔细标记批注,反反复复直至达到要求才准允投稿。他告诉课题组的每一位学生:“你们有问题,随时来找我,我办公室的大门是永远向你们敞开的”。
对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心理上的问题,解除学生学业上的后顾之忧。有一次,他的博士生打篮球摔断了小腿,他连夜联系到手术医生询问病情,第二天一早又赶到医院,先行垫付了手术费用。
创新求实是他为人为学的言传身教。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无人区,培养学生独立科研思想是赵东元作为科研引路人的倡导。他经常说:“创新就是不随波逐流,多提问题。若是无解,那便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他多次开展介绍科学思维和创新研究的“科研创新之我见”专题讲座,训练科学表达的“科技论文写作”系列讲座,以及拓展前沿知识的“畅谈化学与未来能源”讲座。2022 年上海疫情期间,他坚持在线开展相关讲座,受众达 7 万人以上,反响非凡。
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为大众介绍化学和材料的知识,激发全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尤其是对青少年学子的创新素养培育,开设了包括面向大众的“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面向党校学员的“中浦讲坛”,以及每年多次的中学生科普讲座等,还参与录制了央视的“开讲啦”、东方卫视“未来中国”等科普电视栏目,主编了《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 · 化学卷》等科普书籍。
勤哺英才,涵育中国团队
赵东元在复旦执教二十年,桃李满天下。作为一名归国党员教师,他始终把发挥先进性、带动身边人的职责落实在教学科研中的每一环节,以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师生。“当时入党的初衷是,看到党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年轻时我也要求自己要走在前列”。赵东元相信,拥有敢于争先的意志、不断上进的决心,在任何工作中都能起到带头作用。作为功能介孔材料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他培养了近百名高层次材料学科人才。
延伸科学精神,鼓励为国奉献。在团队建设中,他不仅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更经常教导青年人要真正热爱科 学研究,并在科学研究中为国家作出贡献。他常说,与老一辈学者相比,我们经历了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全面系统的学术训练,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有活力,二三十岁正是科研思想形成的时期,正是创造力旺盛的时期,科学研究需要坚定的意志、需要自我更新不断质疑的精神,这就是科学的精神。他常以自身经历告诉青年学子们,踏入科研之门,从不懂到懂,这个过程很艰苦,但是一旦从中发掘出乐趣,就会感受到科学的无限魅力。他把团队每一位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师生都作为未来科学家培养,鼓励他们把成才梦融于中国梦,在实践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施展才华、奋发作为。
储备学术资源,推进团队发展。赵东元注重科研梯队的建设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始终关注年轻师生的学习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指导和尽可能丰富的机遇平台。除了学习阶段的教育指导,在学生和青年老师面临职业发展规划、研究方向选择、深造学习安排等困惑时,积极给予中肯建议、提供帮助;在论文发表、项目申请、人才计划申报等工作中,大力给予指导;课题组的研究,他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努力和贡献。在复旦大学二十多年,赵东元团结了一批人。他所带的团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他获奖所得的金,有 20%-30%用来资助年轻学者发展。自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 已指导 18 名学生获得硕士学位、指导 65 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出站博士后23名。所培养的研究生中有3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0人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4人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12人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
勇为科学桥梁,促进合作交流。赵东元曾担任国际著名材料化学学术期刊英国皇家化学会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主编(Editor-in-Chief),也是亚洲地区唯一一人出任主编。他不仅在国际材料化学界享有盛誉,而且积极引荐和促进中国的对外交流。他曾担任国际著名物理化学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副主编,也是亚洲地区唯一的副主编,由于任期内的出色工作,卸任时他推荐我校化学系另一名优秀青年教师接任,经杂志社综合评估获得首肯,为中国更多青年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发声、展现才华搭建平台。他大力促进复旦大学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新加坡A Star国立研究所、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等国际国内一流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其共同主导的复旦大学与厦门大学、中国科大、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研究获批 2011协同创新平台。
由于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赵东元三次荣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2003)、全国劳动模范 (2005)、复旦大学校长奖(2007)、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4)等荣誉,2016年获评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2018 年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2021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和2023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海不辞水成其深。赵东元老师矢志于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事业,朝乾夕惕,志远如云,赤子情怀,唯系作育英才、恢廓学风、 攀登科研高峰。他以卓越的工作赢得了国际介孔材料学界的尊敬,也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展示了新时期教师的精神风貌,是新时代海外归国人员投身高等教育事业,报效祖国的楷模。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上一篇:「视频」王京蕾:这些美好,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上大学啦,我有我young④
下一篇:湖南计算机二级准考证打印时间9月的相关问题解答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