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最美人物·最美教师丨躬耕教坛 求是创新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9-16
手机版

  ■编者按近日,我省2023年度“齐鲁最美教师”发布。“齐鲁最美教师”展现了山东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山东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累累硕果。本报今起陆续刊发他们的先进事迹。王芬:科教融合 阐释文明以鲁东南地区聚落考古、章丘焦家遗址考古为代表的考古工作,为探寻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之路作出贡献。主持这些考古工作的,就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王芬。王芬教授团队在章丘焦家遗址确立了黄河下游地区目前年代最早的城址,这是一处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原生型“古国”代表。二十年来,王芬教授团队坚持围绕重大历史问题集中力量攻关,致力于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方面有所突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王芬说。王芬还聚焦科技创新,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走出一条学术新路。她首次在国内提出“化学考古”,运用化学成分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开展史前陶器的前沿研究,经过十多年努力,在方法论上率先搭建并优化了符合中国实际且被国际同行所推崇的陶器产地、流通和消费等链条式研究的分析规范。刘振光:讲好每一堂思政课齐鲁师范学院教师刘振光多年来不惧病痛,靠自制“拐棍伞”支撑在三尺讲台。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相结合,用思政课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照亮学生的追梦之路。他担纲的全省高校“同城大课堂”——“五三惨案”获评教育部“一省一优质课”。“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理论越彻底越能说服人。”有着37年教龄的刘振光说。为了不断充实自己,他坚持一天至少看一篇文章,一月至少看一本书,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功底,同时尤其注重以身边的故事讲好理论。学生们说:“最爱听刘老师的思政课,有趣、有意思!”2011年,刘振光罹患多发性肌炎,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拄上自制的“拐棍伞”,照登讲台不误。“在岗一分钟,就要干好六十秒,讲好每一堂思政课。”刘振光说。陈绍杰:把论文写在采矿第一线“陈老师自掏腰包,给学生发了奖学金!”连日来,山东科技大学师生传播着这则暖心消息。大家口中的“陈老师”,就是该校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院长陈绍杰。他个人出资捐赠100万元,设立“踔厉奖学金”激励青年学子。“我是教育的受益者,也想尽最大努力反哺教育事业。”陈绍杰说。陈绍杰出生于河北定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近20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他常常把学生看作当年的自己。博士毕业后,国内外许多大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但他选择了留校任教。“对我们这个专业来说,现场就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把论文写在采矿第一线,将科学研究根植于采矿主战场。”陈绍杰说。就是这种信念,驱动着陈绍杰带着青年教师和学生“泡”在煤海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科研成果。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屈晓说:“陈老师的科研态度令师生钦佩,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举报/反馈

上一篇:提升课堂质量 开展一体化教学联研
下一篇:斩获4个全国奖项!为贵阳这些中学生点赞!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